致烂萝卜养殖专业户们



2022年8月18日  |  树成林的第113期
萝卜理论。
我们的脑子里面有坑,很多观念的坑。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往坑里面种萝卜,拔萝卜的过程。
有的人乐观积极,主动勇敢,生活快乐,说明他们的脑子里面都是好萝卜。
有些人敏感脆弱,消极畏怯,总是悲观和迷茫,说明他们脑袋里面的萝卜,良品率实在太低。
我们称之为“烂萝卜养殖专业户”。
很多人总是想猛烈地改变自己。
最好能够看完一部电影,看完一本书,甚至最好能够看完一篇文章。
就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好今天和明天,能够变成两个人。
今天的敏感,就变成明天的钝感。
今天的迷茫,就变成持久的坚定。
今天的讨好自责,就变成明天的据理力争,进退有据。
但其实。
我们脑子里面有些坏萝卜。
已经根深蒂固了。
就像是撕开伤口的绷带一样,慢慢用水浸润。
慢慢地拉,再到最后一次撕下。
如果我们用力过猛,反而会造成新的创口。
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种萝卜的过程。
人成熟的过程,就是把烂萝卜拔出来,好萝北种进去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大脑想成一片农场。
不大的面积里面,几十个坑。
都要种胡萝卜。
这些萝卜,也就是所谓的“观念”。
好的观念,就是好的行为模式,以及对行为的解读能力。
诸如敏感的人。
行为模式。
他们的行为模式对身边的人和事,有更高的关注度。
能够以“更低颗粒度”观察这个世界。
诸如,一个眼神,一个动态,一个神态。
他们能够捕捉到。
解读能力。
“过分解读”,超量的信息,过度的解读,会导致他们的CPU时刻都在高速运转。
敏感的人在社交里面,非常容易疲惫,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一个人呆着。
并且,放大化也是他们解读的一个特点。
敏感往往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害怕冲突,害怕袒露心声,害怕面对面的问题。
他们沉默地产生各种感受,开始各种试探。
他们沉默地在你的反应里面确认。
就像是恋人关系里面。
他们表达不满的方式,更倾向于沉默,更倾向于冷淡。
他们确认这段关系是否依旧的方式就是
“他的情绪变化,他的冷淡,你是否有捕捉到,是否愿意主动去解决。”
观念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他们得到的反馈,会反过来继续强化他们的观念和行动。
一个孩子到底是如何变得敏感的?
大多数时候,拥有一对情绪化的父母就可以了。
高度的敏感,往往是建立在高度缺爱和安全感的基础上的。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生冲突了。
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殃及的就是孩子。
孩子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要被恶劣的言语对待,就要遭受冷漠的情绪暴力。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被奖,什么时候要被罚。
慢慢地就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开始察言观色,开始谨小慎微。
开始对父母的眼神,动作,情绪,过度反应。
甚至,他们开始倾向于“撒谎,表演,讨好”。
这一切,都是为了自保。
诸如说谎,本质上就是“我害怕说出了真相,会受到惩罚”。
一个孩子感受不到稳定的支持,慢慢就会失去安全感。
因为本来,家庭是提供安全感最大最坚固的阵地。
这才导致,那么多人,总是心心念念想着恋爱。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对恋人,对伴侣,对soulmate,极高的期待。
这也是一种过度补偿,从父母那里拿不到的,要从恋人那里拿到。
这个园子里面,那么多的萝卜坑啊。
原生家庭的萝卜,是最先扎根进来的。
他们占下来一些坑,可能带给你的会是:
“勇敢”
“乐观”
“坚定”
不过,大多数父母无意识,传统的家庭里面。
更容易带来的是
“缺爱”
“敏感”
“怯懦”
“自信缺乏”
“过分相信天赋,不相信改变”。
这些消极观念,会很容易给你的生活带来痛苦。
诸如
“夜深人静的时候胡思乱想,突然的迷茫和悲观。”
最后幻化为了,那些非主流的emo朋友圈和说说,不妨可以看看早期空间。
诸如
“过分依赖在你生命中出现的某人。”
把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自己的情绪高度诉诸于某人。
诸如
“在事情出了意料之外的问题时,第一时间总是担心和怀疑,是不是我不行,是不是我本来就不适合。”
过分归于内因,和过分归于外因,一种会让人过度自责,一种会让人完全逃避。
小时候的疏离。
小时候的亲密关系匮乏。
会延续到之后,你对别人的疏远,回避,以及过度的高期望变成的攻击。
缺乏什么样的经验,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那就是“和人的相处能力”变得很差,在各种关系里面进退失据。
“你的合作能力很差”。
无法确认自己的价值,也很难舒服地接受别人的成功。
超过两个人的关系,你裹挟在其中,相处起来就会别扭和难受。
关系越亲密,就会得到你更多的负面情绪,负面回应,甚至是暴戾。
原生家庭的种子占据了你大部分棚户。
后来,你的萝卜大棚里面。
又陆陆续续飘进来一些种子。
长大之后,你的校园生活;
长大之后,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消息;
长大之后,你身边最亲近的朋友。
要是你遇到了很好的朋友。
遇到了温和的班主任。
遇到了友善的班级环境。
也许,不安全的萝卜就会慢慢动摇。
最终坏萝卜连根拔起,相信别人的种子被慢慢种下。
甚至如果说,就算你原生家庭很好。
如果你在学校里面,遭遇了校园霸凌,遇到了班主任的针对。
你也会慢慢退回“世界比想象中危险”的想法。
在你没有意识的过程里面。
一大半原生家庭的萝卜,覆盖了这些坑。
剩下一小半的萝卜坑,也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被留下种子。
我们的农场里面,看着郁郁葱葱。
“如果我们没有刻意地去观察,你并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等着它们慢慢长大。
最终收割的时候。
得到的是“成功”或者“失败”。
有些自以为是,没有反思的笨蛋。
一直都在拼了命地对着坏的萝卜灌水,施肥。
对那些真正的好的,却总是无视,放养,最后慢慢枯萎。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坏的越扎越深,直到很难连根拔起。
年纪越大,固化越强,改变越难。
他们长起来的,就是失败。
经常的迷茫。
容易感受到的孤独。
人际关系里面的游离。
亲密关系里面的进退失据。
都是失败的副产物。
什么叫意识觉醒啊?
有些人,都他妈地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农场主。
有些人啊,根本就没有判断,好萝卜和坏萝卜的能力。
没有意识到,坏的萝卜要挖,也从来没有种过新的好萝卜。
怎么找好萝卜啊?
去偷啊。
去别的农场(认识别人)晃悠啊。
去找那些长得郁郁葱葱的啊。
拎两片叶子,扛着就跑啊。
多接触厉害的人。
多接触行动力强的人。
更深层次地接触。
孤独是容易出事的。
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缺乏对萝卜品种的了解。
你想嘛,你只有看到了足够多,你只有认识不同的人。
接触不同人的想法,看到不同人的态度,预见和了解不同人的结果。
你才拥有了自我审视的可能。
“把对当下的理所当然”变成“有意识的自我反思”。
我现在是对的,还是错的。
如果我要改变,朝着谁改变。
我认识的人里面,谁的人生态度,谁相处起来是最舒服的。
怎么靠近他,怎么跟他学?
学会“偷别人的萝卜”,学会深度地跟别人接触,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思维。
但,需要开放的心态。
还有,那些公共的农场啊。
书啊。
一年都不看两本。
偷菜啊。
离那些农场里面全是烂萝卜的人远一点。
天天抱怨的那群人。
天天朋友圈骂这个骂那个的人。
天天情绪化控制不了自己的人。
离乐观的人近一点。
离有希望的人近一点。
离那些勇敢的人近一点。
把我们自己活得具象化一点。
请专业化地养殖自己农场里面的萝卜。
掌握一些判断标准。
知道哪些萝卜不好,知道哪些萝卜好。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并且,知道这些坏萝卜是从哪来的,好萝卜又取自何方。
(回溯自己的经历)
最后,有决心把坏的萝卜连根拔起,把好的萝卜种下去。
(有意识地接触厉害的人,接受优质的信息,远离负面的人负面的信息)
对那些坏萝卜,有点耐心。
长了一二十年了。
没点决心,摇个十次,二十次。
“理想化地觉得自己能够一步到位”,一看就没有拔过萝卜。
慢慢摇。
一次肯定不行。
多摇几次。
种萝卜容易,拔萝卜难~
改变一个人。
就是改变一个人价值观的过程。
什么是价值观,就是判断一件事做不做,好或坏的标准。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这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下,人们会进入一种高度的惯性。
那就是只相信,只能看见一种人生轨迹,那就是:
“高考好好努力,大学继续努力,考研或者读研,然后毕业进入大厂工作。”
你们选择了关注我们,选择了长时间关注我们。
其实已经一定程度地被我们的价值观改变了。
那就是相信“也许我自己可以创业,也许我自己可以做iP,也许我自己可以通过副业就养活自己。”
我们对传递价值观是审慎的。
因为你很难评价,什么价值观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但是我心里面还是倾向于一种标准,那就是:
“好的价值观是能够让人越走越开阔的,能够让人越走路越多的,而不是只能让人一条路走到黑的。”
 END. 

撰文 | 树林同学
排版 | Jodieny
图片来源 :网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