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坏习惯就会进步?做梦!


要改掉一个习惯最有用的方法不是刻意不去做,而是用其它事情去占据它原来的位置。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长期陷入那种无限恶性循环的状态,抖音成瘾,游戏成瘾,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去做那些认为有意义,但又一直不能做的事情,课不进课,看不进书,很多计划或者思考持续不超过两三天。
我也曾经以为,问题是出在手机上瘾,作息不规律,不会时间管理这些一个个具体的习惯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就能 「自救」 成功。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错了。
这种状态的本质,根本就不在某个具体零散的习惯上。
这种状态的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你的生活所最适应的刺激水平,远高于你需要做的事情(如听课、读书等)对你而言的刺激水平。
那么多坏习惯,本质上都是一个习惯:追求刺激。
刺激这种东西就像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
你戒掉打游戏,也只会从打游戏改为刷抖音,而不是从打游戏改为学习。
你戒掉刷抖音,也只会从刷抖音改为刷剧,而不是从刷抖音改为学习。
你戒掉刷剧,也只会从刷剧改为刷其他的,而不是学习。
你无论怎么戒,都只会从一个高刺激的事情跳到另一个高刺激的事情,而永远不会从高刺激的事情跳到低刺激的事情上去,从而反复……
你回忆一下,最近一次能把平静淡泊的心态维持超过哪怕30分钟以上,都是多早以前的事情了?
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刺激太泛滥了。
你在地铁上刷抖音很习惯,那么嘈杂的环境,比看干货可有趣多了,于是你只会去看轻松刺激的抖音,而不是那些枯燥冗长的干货。
你在公交上拿手机看电子书,无数本小说当然目不暇接,于是你只会去看那些最刺激最起伏的故事,去看战争革命武侠修仙,而不是除了社交还是社交的经典文学。
你躺在家里的床上刷朋友圈,一篇篇推送肯定懒得看完,于是你只会去看那些最吸引眼球的推文,而不是那些臃肿无聊的生活状态。
你的思维习惯就是这么被惯坏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作者都在尝试争夺你的注意力,你的眼前越来越不缺高刺激的事物,你越来越有资本去变得奢侈。
这就像养蛊一样——越往后,越是只有那些最刺激的信息才能留在你眼前,你的刺激阈值不断地升高,你的大脑越来越难以被满足,等到你发现的时候,你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刺激的海洋。
为什么你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呢?
因为你不缺刺激啊。
你看一篇文章,看到不刺激的地方,你马上就可以关掉换一篇刺激的继续看,玩一个游戏,玩到不刺激的地方,马上就可以换一个更刺激的继续打。
你习惯了谁的刺激强,谁就能马上获得宠幸,谁不刺激了,谁就马上失宠的模式,于是“刺激”就几乎成了决定你注意力归属的唯一因素。
为什么你无法长时间做一件事呢?
因为你不缺刺激啊。
无论是执行计划,设计日程,长时间去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面,都是需要忍受长时间低刺激过程的。但刺激又是如此地渗透在你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要想做完一件事,可能要避开几十上百个刺激的陷阱。
于是,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你本来想在手机上订计划,却被朋友圈夺走了注意力;你本来想查资料,却被冒出来的国际新闻带跑了不知多久。
你的生活被刺激射成了筛子,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六十分钟,再也找不到能连续两天以上的计划。
为什么你的作息会不正常呢?
因为你不缺刺激啊。
处在高刺激的状态下,你是很难舍得去放弃高刺激而切换至低刺激的。即便你强行切换至低刺激状态,你的刺激水平也很难马上真正降下来,只会被其他高刺激的事情所填补。
于是,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你在晚上玩手机打游戏刷知乎,刷到凌晨一两点,仍然“舍不得”睡觉。即使放下手机上了床,你也会在大脑中胡思乱想一堆刺激的事情,然后失眠。由此引起的疲劳又加重了自控力的缺乏,从而恶性循环。
怎样戒掉对高刺激的追求呢?
很简单,那么多低刺激的事情,总有那么一两个是你比较喜欢的吧?我就不信你真的那么倒霉,喜欢的统统都是高刺激的事物,一个例外都没有。
那就多做这些事情,多体验那些来自低刺激事物的,不一样的快感。
譬如你喜欢看小说,那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看自己喜欢的小说。你喜欢听轻音乐,那就把班得瑞的歌单,神秘园的歌单,循环听一百遍。你喜欢养生,那就去做瑜伽,去冥想,去练太极……
永远记着,要改掉一个习惯最有用的方法不是刻意不去做,而是用其它事情去占据它原来的位置。
【成长】别拿不合理的利润-烫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