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身边总会有同学、同事、朋友、亲人,这些人会以各种身份向你吐槽或者诉苦,当我们听到后,怎么回应才能更好的处理对方的情绪呢?
处理好情绪在生活中又被称为高情商。
拿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举个例子:
给女朋友办完生日聚会到家后。
女朋友说,“今天这个生日会真失败,我一点都不开心”
你回道,“为什么不开心?要知道为了这个生日会,我可是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了,买的都是你喜欢的,请的人也是经过你批准的”
女朋友说,“你是感觉委屈你了呗”
你回,“不是委屈,是我觉得花了钱是为了让你开心的,大家都很开心,谁知道你并不开心”
女朋友说,“我就不开心,怎么啦?没人逼着你办生日会”
两个人就此吵了起来……
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很多类型的场景,最后都会演变成争吵。在这段对话中,你在一遍一遍的告诉你女朋友不要相信她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你的判断。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成人,都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在感受上,没有对错之分。
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分析,有以下几种方式,你试着感受一下,如果你听到这些方式之后,当时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
1.否定感受:“有什么不开心的,你应该知足才对,我那么忙,能想着给你生日会就不错了”
2.讲大道理:“我们所有人都了为你的生日会前前后后的忙了半个月,你有什么不开心的呢?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看开些就好了”
3.给出建议:“既然你不满意,改天我们可以按你的想法办一个生日会”
4.提问:“是什么让你不开心?你讲出来啊,别不说话”
5.过分同情:“真是太糟糕了,真为你难过”
6.产生共情:“今天对你来说,确实是比较糟糕的,我也没有想到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让你承受了压力,我理解你,你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
这个实验,当时我们找过1万多个人测试过,95%的人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否定、讲大道理、提问和过分同情。给出建议解决的是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没有解决眼下的问题。97.5%的人看到产生共情这一条时,会感觉到对方在真正的听他的倾诉,认同他此时内心的伤痛,给对方提供了机会,让对方说出自己当下的困扰,讲完之后,自己反而就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没有那么郁闷和困惑了,当然此时的情绪就平稳了,你们之间就可以探讨下次未来再遇到的时候怎么解决的问题了。
你看,产生共情这一条,我们并没有给出建议,是对方自己认为他被重视了,有人懂他,所以他自己平稳和情绪,从而自己就把当下的问题给处理了。
产生共情要注意几点:
一是:一定要全神投入的倾听,最好眼睛能看着对方,让对方感觉到;
二是:用“噢、嗯、这样啊、理解”等词回应对方;
三是:说出情绪者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懂他此时的心情。
只需三招,让你在职场中快速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