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才真的是“病”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人穷,而是心穷(志穷)。
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趁着我们还健康,保重身体,努力赚钱。
时间过的真是快,转眼间,今年还有12天就过完一半了,不知道大家年初定的计划是否完成了如愿的进度?。
我们每年都会认为明年会比今年要好,可事实上,往往明年和今年差别不会太大。
回想我小时候,家境不富裕,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母亲骑车带我去赶集,身上只带了1块5毛钱,买了三种不同的菜我们就又返回村子里,下午还要下地干活。农村的集市一般赶到下午2、3点就没有人了,而早上天儿凉快,适合下地干活,所以就只能中午去赶集了。
06年我就到北京上学了,那个时候北京的房价很便宜,西五环苹果园地铁站附近的房子只要2300块钱一平米,那时候我感觉很贵,我清楚的记得我母亲那个时候的工资是一个月800元,相当于3个月才能买得起一平米的房子。
我同学他家买了一个90平米的房子,在南二环外的方庄,我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不是羡慕他买了房子,是羡慕他家有钱,生活条件好,他告诉我说,售楼处可以帮忙凑首付,而我依然没有要从北京买房子的想法,我那个时候心里想的是,我要努力上学,将来挣了钱回村里盖一个大房子。
你看,同样是面房产这个资产,我们的想法截然不同。
为啥?因为太穷,感觉不现实,不敢做梦。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可悲,做梦又不要钱,但是连最基本的想象空间都被限制了。

别小看贫穷对一个人影响,你永远都不知道一个原生家庭差的孩子有多自卑,没钱,让他们变得胆怯,什么都不敢尝试(输不起),跟厉害的人说话都没有底气。
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了,对于富有的人来说,他们用金钱地收获着掌声和自由,而普通人则为金钱奔波(职场最好欺负的就是成家立业,有房贷车贷的),为金钱失去尊严,为金钱无休止地出卖劳力,为金钱焦头烂额一辈子。
吴京拍“战狼”这部电影的时候敢卖了自己的房子,去做一部不知道票房的电影,普通的打工人敢顶着房贷车贷压力,辞职全职创业吗?不敢,还是因为普通人输不起,输了一次,你会发现要用若干年来恢复元气。
多数没钱的普通人就像刚从光脚的时代过度到穿上了草鞋,走个路都小心翼翼,生怕给穿坏了,你要想换一双AJ?想都不敢想。
我们海外的项目至今上线已经3个月了,在这中间经历了短信到达率低、用户转化率低、流量不稳定、支付崩溃、账户冻结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也焦虑,经常在深夜关上灯看着屋顶,想最近发生的事,我做了哪些是有效果的?哪些又是徒劳的?为什么会这样?
项目成不成,重点还是在于人,经过这段时间与自己的对话,我对自己了解的更深入了解,不知道你会有会有这些情况:
特别害怕被拒绝
上学的时候,特别怕老师,怕提问,怕回答错误。
工作后怕找领导,不太敢提要求和发言。
我清楚的记得在联通实习的时候,第一次给用户打电话,坐到工位后,看到电话就像看到了定时炸弹,不敢打给用户,最后拿了张纸提前把要沟通的内容写了下来,先自己演练好几遍,才拨出了第一通电话。
当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工作的锻炼,让我现在对电话沟通,游刃有余。
特别害怕求人
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很少会去求人。
现在我怕不怕?依然怕,不过不像以前那样怕了。求人也是讲方法和技巧的,求不求是我的事,帮不帮是别人的事,我只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会拒绝别人
只要有人找来,范围内的事,都会答应,把自己搞得永远干不完的活。
这个问题在我身上特别明显,不过我认为这种事情要分阶段,比如刚毕业的时候,不会拒绝对自己就很有利,毕竟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多帮别人做点事,也就能多学到一些不同岗位上的经验,可以辅助自己未来职场升级。在职场干5年后,自己的基本盘就稳了,对于自己来说,要把时间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比如优先完成okr,优先完成关键点,做一些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投放到杂事中。
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宁愿委屈自己
自己做的事情,只要有人提出点反对意见,就会放弃,而不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后来,我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
想来想去,这应该是与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有关。
过于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本质就是是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
这主要跟儿时的经验相关,特别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总会以一些很严苛的标准来要求我,他们总是告诉我:你还不够好,你还不够优秀。他们也很少会夸赞我,给予我正面的评价,总是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这就造成了我从小以来一直都是: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别人对我的赞同或否定都会对我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不知道、也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我还会有一些讨好别人的倾向。
关于这一点,我是这么做的:
我是成年人不是小孩子,应该只看利弊,委屈算个毛线?
做事,首先要想明白的是,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
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
相关利益方都是谁,他们在乎的是什么?
我的方案是什么?
对方提出看法的是否符合大目标,对于来说有没有帮助?
有,听之,学之。
无,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他辨一辨,这个过程非常锻炼人,要知道你与他人辩论,不只是靠嘴皮子,还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要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个过程正好可以帮助你完善你的计划。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站在我的角度想到了对于我适用的方法,而且一直在实行,希望对你帮助。
疫情对很国家、企业、和很多人遭成了很大的打击,别灰心,只管努力就好了。
如果你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不要因为穷,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光。
穷不是你的错,不夸大困难,别逃避问题。
努力之后,你会发现,困难也就那么回事。
不要因为穷,就屏蔽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时的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都跳不出穷人思维。
你只有跳出阴暗潮湿的井底,才发现广阔的天地其实一直都花红灯明。
不要因为穷,就不爱惜生命。
正是因为咱们家境一般,所以你更要撑得久一些才行。
只要你活成一棵不怕风雪的树,你的后代才有机会在前方开出芳香扑鼻的花。
你要得明天,
在疫情中,
在疫情后,
在下一站拐角处,加油!
【思维】你不干涉,就是默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