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我们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讲的其实就是,勇于试错才是人生的态度。
一切都是试错出来的。
不断地试错,才能理解当下,发现正确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最后才能赚到钱。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或者机会的错过,多数不是因为没有思考到位,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才错过最佳的时机。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
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
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当我们犹豫要不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你越是想,问题就越多,可是你一旦真正去做了,你会发现解决方案其实总是比问题多。
很多人之所以迟迟不行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追求完美,一个是找不到头绪,雾里看花
追求完美
很多人总是想追求完美,把90%的时间耗费在“学习”、“准备”上,比如 ——
想学写作。
结果把大把的时间耗在:看写作书、上写作课、记学习笔记、看别人经验帖子、大量地看书阅读......
想考英语四六级。
一下课就跑去自习室记单词、买《新概念英语》教材、英语作文书、英语词汇书、xx机构的一大堆习题卷子、搜集n个不同老师的网课、买了听的看的一大堆......
而迟迟不动手去做,只把最后10%的时间留给“操练”,比如 ——
关于写作:做了半年的写作学习后,尝试写了10篇文章,发现没几个人点赞和阅读,自己就放弃了。
关于考英语四六级:还有1个月四级考试,发现真题试卷还没练完一遍,考试果然破产。
要掌握一种技能,学习、准备得再多,其实进步约等于0;只有行动、操练起来才能遇到真问题,进而获得真进步。
功课做不足,只会雾里看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事情太困难,而是功课做得不足。
特别是在工作上,当挑战来临时,任务压下来时,刚开始都是雾里看花,不明就里。看着手头的工作一片迷茫,不知从何处着手,脑子里一片浆糊,只能摊开双手摇摇头。
经过多年的工作之后发现,功课做得不足,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许有清晰的目标,由于没有了解到工作内容的相关资料及情况,找不到痛点对症下药。
所以,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导致工作停滞不前,不能层层推进,最终只发现困难越来越多 ,阻碍越来越大。
都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清楚敌情的将军不是个好将军,放在现代来说,不清楚手头工作情况的职场人,不是个拎得清的职场人。
每当手头接到新的任务,我们都需要知晓其基本情况,并且根据公司的要求制定对应的目标,再根据目标,确定周详的计划,最后,就是一步一步,向前摸索,找到突破口,伺机拿下。
事情就是这样抽丝剥茧,化繁为简,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最后,愿我们都能行动起来,疫情虽然依然很严重,但终究会有过去的时候,别沮丧,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
当下最重要的是过好现在,别让明天的你,讨厌今天不曾用尽全力的自己。
不要再让想太多,成为你生活里的主旋律。
愿昨天,删去,
今天,尽力,
明天,依然不放弃。
给你5条,实用的人生经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