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小伙伴都在问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穷人难以摆脱贫困?
为什么穷人的家庭总是矛盾不断?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贫困?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
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现象, 它更像是一种疾病, 一种在精神上传染的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会在家庭成员、同学和同事朋友圈中广泛传播。
具体表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人际关系不和谐、自卑和焦虑,同时又表现出狂妄和懒惰;
知道理所应当,却过着极不如意的日子;
喜欢给别人提各种建议,却总是反驳别人的意见……等等。
穷人有很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的根源就是贫穷。
然而,贫穷的表象只是穷人最不起眼的缺点之一,如无法买到想要的东西等。
这就导致很多穷人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其根源就是贫穷。
比如玻璃心,比如自卑。
穷人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卑感的根源是贫穷,只有具备足够的财富,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底气。
因此,他们会刻意寻求“心理上的强大”。包括阅读大量混乱的心理学书籍、聆听名人的激励演讲,甚至花费大量资金参加心理成长蜕变的课程。
虽然这样的操作看起来很猛,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只要被父母或底层亲戚稍微指责一句,他们便会立刻退缩,陷入了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之中。
再如,家庭不和。
有一句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贫穷的夫妻家庭总是百事不顺,而他们的孩子更是受苦受难。
最常见的情况,便是他们用“我是为你好”这样的话语,将对孩子产生的无能和不如意转化为怨气,借此来剥夺孩子的信心。
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另一方面,他们不断地贬低和否定孩子,剥夺孩子的自信心;
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从来没有尊重过孩子,甚至常常打骂他们,不允许孩子反抗;
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强势,不要懦弱,但自己却总是自私自利,在家里欺压孩子,侮辱孩子,不给孩子任何反抗的机会。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只要不出现抑郁或是人格分裂等异常情况,我认为这些孩子已经极具高质量的人性了。
这种家庭本质上就是一个精神病院,即使正常人待久了,也会变得疲惫不堪,精神崩溃。
这种家庭的孩子,除非能够远离,否则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穷、重生获得新的生活。
对于有才华的穷人来说,要想改变境况,逆风翻盘,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底层穷人,坚决不要听取他们的建议,更不要尝试实践。
集中精力跟随那些取得成就的大佬,不断模仿他们,在模仿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开辟通向致富之路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