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肺功能分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姜源1 夏雨2 李海冰3 姚妹2 冯艺杰2 陈志敏1 王建华1 刘金玲1 毛姗姗2通信作者:毛姗姗,Email:6307003@zju.edu.cn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2):914-919.引用本文:姜源,夏雨,李海冰,等.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肺功能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12):914-919.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610-00662.
摘要
目的 分析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为SMA多学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SMA多学科门诊就诊的30例SM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型1例、Ⅱ型18例、Ⅲ型11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岁~21岁10个月。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SMA患者的临床特征、脊柱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肺功能特点,探讨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肺功能以用力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测量Cobb角以评价脊柱侧弯。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Ⅱ型SMA患者肺功能与年龄及Cobb角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Ⅱ型SMA患者Cobb角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例Ⅰ型患者肺功能显示FVC、FEV1下降;18例 Ⅱ 型患者中14例存在肺功能异常(77.8%):12例FVC不同程度下降(66.7%)、10例FEV1不同程度下降(55.6%)、12例PEF不同程度下降(66.7%);11例 Ⅲ 型SMA患者中,1例出现FVC下降(9.1%)。Ⅱ 型与Ⅲ 型SMA患者的肺功能比较显示,Ⅱ 型SMA患者FVC、FEV1、PEF显著低于Ⅲ 型SMA患者[(62.4±31.8)%比(90.8±11.0)%,(66.3±33.3)%比 (97.8±9.9)%,(65.3±30.1)%比( 98.6±21.1)%,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Ⅱ 型SMA患者FVC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64、-0.865,均P<0.001),FEV1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78、-0.863,均P<0.001),PEF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31、-0.783,均P<0.001),Cobb角与年龄相关(r=0.92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Ⅱ 型SMA患者FVC与Cobb角呈线性相关(R2=0.748,P<0.001),FEV1与年龄呈线性相关(R2=0.770,P<0.001),PEF与年龄呈线性相关(R2=0.690,P<0.00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bb角与年龄呈线性相关(R2=0.851,P<0.001)。结论 SMA患者肺功能损害可出现FVC、FEV1、PEF下降。不同分型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 Ⅱ 型SMA患者Cobb角增加,FVC、FEV1、PEF下降。了解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其开展多学科个体化管理。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肺功能;脊柱侧弯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一般特指由位于染色体5q11.2-q13.3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1,SMN1)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5q SMA,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近端肢体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1-2]。欧美存活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 000,携带者频率为1/40~1/50[3]。SMA患者疾病表型差异很大,根据起病年龄及所获得的最大运动功能,临床可分为4型。婴儿期起病的 Ⅰ 型SMA最严重,患儿肌肉严重无力,肌张力低,并发症重,死亡率高,多死于呼吸衰竭;儿童期起病的 Ⅱ 型和 Ⅲ 型SMA患儿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功能和肌肉力量进行性下降;Ⅳ型的临床症状最轻,多在成人期发病[1-2,4]。SMA修饰基因SMN2的拷贝数与SMA表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随着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的上市[5-6],多学科管理及支持治疗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这对提高SMA患儿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1,7]。因呼吸肌无力,SMA患儿常出现肺功能下降,Ⅰ 型患儿因易发生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而致死[2,7],Ⅱ 型SMA患儿除呼吸肌无力外,也易出现脊柱侧弯而影响其肺功能[8-9]。研究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有助于为其提供及时的支持治疗,也有助于评估SMA治疗药物的有效性[1,7,10]。目前国内缺乏SMA患者肺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11]。为了解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30例SMA患者的临床特征、脊柱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SMA患者的多学科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SMA多学科门诊就诊的SM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基因检测证实SMN1基因纯合缺失突变的5q SMA患者;(2)已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3)具有脊柱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标准:(1)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影响肺功能结果的疾病;(2)有其他先天性疾病;(3)已进行呼吸支持治疗;(4)1周内使用过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影响肺功能的药物;(5)已接受SMA药物治疗。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IRB-171),患者及其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 评估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含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等信息在内的SMA多学科诊疗登记表及基因检测、脊柱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2.1 基因检测及临床分型 患者均完成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法行SMN1基因检测,同时检测SMN2基因拷贝数。根据起病年龄及所获得的最大运动功能将SMA分为4型[2]。Ⅰ 型:出生后6个月内起病,最大运动能力不能达到独坐。呼吸肌无力突出,多在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Ⅱ 型:出生后6~18个月起病,最大运动能力可独坐,不能独站或独走。Ⅲ 型:出生18个月后起病,最大运动能力可独走。Ⅳ型:成人起病,可独走。1.2.2 脊柱侧弯的评估 由同一位观察者根据脊柱拼接正侧位X线片测定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的垂线的交角即Cobb角,确定有无脊柱侧弯,Cobb角>10°诊断为脊柱侧弯。1.2.3 肺功能测定 使用德国Jaeger公司的肺功能仪进行流量-容积曲线测定。肺功能测定前进行身高测量:能直立行走的患者站位测身高,即头顶至足底的垂直距离;无法行走的患者以肩臂长代替身高,即双手臂最大限度水平伸展时,两中指指尖点之间的距离。肺功能测定:能直立行走的患者取站立位,不能站的取坐位,按常规操作规范进行,至少测3次,各测试曲线重复性好。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one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测量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FVC、FEV1、PEF以实测值/预计值≥80%为正常,60%~<80%为轻度下降,40%~<60%为中度下降,<40%为重度下降;FEV1/FVC以实测值/预计值≥ 92%为正常[12-13]。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 Ⅱ 型与 Ⅲ 型SMA患者年龄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 Ⅱ 型与 Ⅲ 型SMA患者肺功能的差异。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 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与年龄、Cobb角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 Ⅱ 型SMA患者Cobb角与年龄的关系。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共30例,男17例,女13例;Ⅰ 型1例、Ⅱ 型18例、Ⅲ 型11例;年龄范围4岁~21岁10个月,Ⅱ 型SMA患者与 Ⅲ 型SMA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22,P=0.982)。所有患者SMN2基因拷贝数≥3,其中拷贝数为3者28例,拷贝数为4者1例,为 Ⅲ 型患者,拷贝数为5者1例,为 Ⅱ 型患者。1例 Ⅰ 型患者无脊柱侧弯(Cobb角9°);Ⅱ 型及 Ⅲ 型脊柱侧弯情况见表1。2.2 不同分型SMA患者的肺功能特点 1例 Ⅰ 型患者肺功能显示FVC、FEV1下降;18例 Ⅱ 型患者中共14例存在肺功能异常(77.8%):12例FVC不同程度下降(66.7%)、10例FEV1不同程度下降(55.6%)、12例PEF不同程度下降(66.7%);11例 Ⅲ 型SMA患者中,10例肺功能正常(90.9%),仅1例出现FVC下降(9.1%)。所有患者FEV1/FVC均正常。12例FVC下降的 Ⅱ 型SMA患者中11例存在脊柱侧弯(91.7%)。5例FVC、FEV1、PEF重度下降的 Ⅱ 型SMA患者均有明显脊柱侧弯(Cobb角均>60°),年龄在12岁4个月~21岁10个月。6例FVC、FEV1正常的 Ⅱ 型SMA患者均无脊柱侧弯,年龄在4岁~6岁11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PEF下降。11例 Ⅲ 型SMA患者中1例FVC下降的患者无脊柱侧弯(Cobb角8°),10例肺功能在正常范围的患者中1例存在脊柱侧弯。不同分型SMA患者的肺功能结果见图1。Ⅱ 型SMA患者FVC、FEV1、PEF均显著低于 Ⅲ 型SM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2)。2.3  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与年龄、Cobb角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VC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64、-0.865,均P<0.001),FEV1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78、-0.863,均P<0.001),PEF与年龄、Cobb角相关(r=-0.831、-0.783,均P<0.001),FEV1/FVC与年龄、Cobb角均无显著相关(r=0.361,P=0.141;r=0.496,P=0.036)。Cobb角与年龄相关(r=0.922,P<0.001)。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与年龄及Cobb角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Ⅱ 型SMA患者FVC与Cobb角呈线性负相关(Y=85.857-0.673X,R2=0.748,P<0.001),FEV1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Y=115.886-5.107X,R2=0.770,P<0.001),PEF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Y=107.793-4.378X,R2=0.690,P<0.001)。Cobb角与年龄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bb角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Y=-29.166+6.598X,R2=0.851,P<0.001),Cobb角平均每年增加6.598°。结果见图2。
3
讨论作为一种致死致残性神经肌肉疾病,SMA可影响呼吸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国内外指南与共识均将多学科管理作为SMA临床诊治的重要方案[1-2,7]。呼吸管理是SMA多学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肺功能测定有助于指导呼吸管理[2,7]。由于不同分型SMA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分析不同分型SMA患者的肺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对SMA患儿进行合理的临床管理,提高SMA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比较 Ⅱ 型与 Ⅲ 型SMA患者肺功能的差异,分析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为 Ⅱ 型与 Ⅲ 型SMA患者的呼吸管理提供了临床依据。SMN1基因是SMA的主要致病基因,SMN1基因致病性突变引起编码的SM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或功能丧失[2]。SMA修饰基因SMN2可表达少量全长有正常功能的SMN蛋白,SMN2基因拷贝数与SMA表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SMN2基因拷贝数在 Ⅰ 型中多为2, Ⅱ 型中多为3, Ⅲ 型中多为3~4[14-15]。本研究纳入的SMA患者多为 Ⅱ 型及 Ⅲ 型,SMN2基因拷贝数均≥3。大多数未经SMA药物治疗的 Ⅰ 型SMA患儿无法活到能配合做肺功能的年龄,本研究仅纳入了1例6岁8月龄的 Ⅰ 型SMA患者,该患者临床表型较轻,考虑可能与SMN2基因拷贝数为3有关。SMA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与SMA的类型有关,不同分型SMA患者肺功能损害不同。SMA主要累及肋间肌和呼气肌,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常出现呼吸肌无力、胸廓畸形、肺功能下降[4],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FVC是肺容量测定的重要指标,是反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指标。FEV1是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用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在1 s内所呼出的气量,既是容量指标,也是流速指标。FEV1/FVC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病变。PEF是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与FEV1有较高的相关性,是反映气道通畅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神经肌肉疾病患者PEF可能会降低[16]。不同分型SMA患者肺功能不同,Ⅰ 型及部分 Ⅱ 型患者的FVC、FEV1显著降低,Ⅲ 型患者的FVC、FEV1基本正常[10]。本研究纳入的 1例 Ⅰ 型SMA患者FVC、FEV1降低,18例 Ⅱ 型患者中14例存在肺功能异常(77.8%):包括FVC(12/18例,66.7%)、FEV1(10/18例,55.6%)、PEF(12/18例,66.7%)下降,11例 Ⅲ 型SMA患者中仅1例出现FVC下降(9.1%),所有纳入患者的FEV1/FVC均正常,提示SMA患者肺功能损害以FVC、FEV1、PEF下降为主,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Ⅱ 型SMA患者的FVC、FEV1、PEF均显著低于 Ⅲ 型SMA患者,提示不同分型SMA患者肺功能损害不同。这与不同分型患者呼吸肌肉力量不同有关,还与脊柱侧弯有一定关系。对SMA患者进行呼吸管理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进行个体化的呼吸管理。SMA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和运动功能丧失[8,17],肺功能会随着时间而下降,对接受了脊柱侧弯合理管理的SMA患者FVC、FEV1的纵向分析发现,肺功能下降在儿童期明显,成年早期趋于稳定,肺功能下降模式与肌力下降模式相似[10]。FVC进行性下降与进行性呼吸肌肉无力、肺及胸壁生长受限及脊柱侧弯进展有关[18]。本研究结果显示,Ⅱ 型SMA患者FVC、FEV1及PEF与年龄、Cobb角相关。提示 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FVC、FEV1及PEF的改变与年龄、脊柱侧弯有关。这可能与SMA患者肌肉力量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下降有关。本研究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 Ⅱ 型SMA患者FEV1、PEF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提示随着年龄增长,FEV1及PEF呈线性下降。Ⅱ 型SMA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下降,进而出现FEV1及PEF的下降。本研究纳入患者的FEV1/FVC均在正常范围内, Ⅱ 型SMA患者FEV1/FVC与年龄、Cobb角不相关,提示稳定期SMA患者无阻塞性病变。SMA患者会出现脊柱侧弯,脊柱侧弯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相关[8]。60%~90%的 Ⅰ 型和 Ⅱ 型SMA患者在儿童早期出现脊柱侧弯并不断进展[2],不能行走的 Ⅲ 型SMA患者也可出现脊柱侧弯[1]。不同分型SMA患者脊柱侧弯的发生率不同, Ⅱ 型比 Ⅲ 型脊柱侧弯更明显[19]。本研究纳入的1例 Ⅰ 型患者无脊柱侧弯(Cobb角9°),18例 Ⅱ 型患者有61.1%存在脊柱侧弯,11例 Ⅲ 型SMA患者均能行走,其中9.1%存在脊柱侧弯。本研究仅纳入1例6岁8个月的 Ⅰ 型患儿,该患儿虽无脊柱侧弯,但Cobb角已达到9°,随着年龄增长患儿会出现肌肉力量下降,以后Cobb角可能会增加进而出现脊柱侧弯,需要随访观察。既往研究显示SMA患儿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相关[20-21]。有研究发现未治疗的 Ⅱ 型SMA患儿Cobb角每年进展8.4°[21],也有研究发现 Ⅱ 型SMA患儿Cobb角早期每年进展7.2°,术前1.5~2.0年每年进展10.1°[20]。本研究显示, Ⅱ 型SMA患者Cobb角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Cobb角逐渐增加,Cobb角每年增加 6.598°,与文献报道相似。脊柱侧弯可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2]。有研究发现,SMA患者肺活量与脊柱侧弯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3]。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 Ⅱ 型SMA患者FVC与Cobb角呈线性负相关,随着Cobb角的增大,FVC线性下降。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入组前脊柱侧弯未接受合理管理,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脊柱侧弯。随着对SMA患儿多学科管理的重视,国外很多有脊柱侧弯的SMA患儿接受了针对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9,24]。对脊柱侧弯的合理管理能否减缓SMA患者肺功能的下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随着年龄增长,SMA患儿疾病进展,轴向肌肉力量恶化,部分出现脊柱侧弯,同时呼吸肌无力,胸壁顺应性下降,患儿肺功能会出现FVC、FEV1、PEF下降。本研究中5例FVC、FEV1、PEF重度下降的 Ⅱ 型SMA患者均有明显的脊柱侧弯(Cobb角均>60°),年龄为12岁4个月~21岁10个月;6例FVC、FEV1正常的 Ⅱ 型SMA患者无脊柱侧弯,年龄为4岁~6岁11个月。SMA患者肺功能的纵向变化需要长期随访。随着SMA诊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SMA患者接受了肺功能检测,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对SMA患者肺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分型SMA患者的肺功能,结合其临床特征、脊柱影像学结果,探讨了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的可能影响因素,为SMA患者的多学科管理提供了依据。随着多学科管理的实施及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的上市,SMA患儿的生活质量将有望得到改善[1,7],在国内外专家共识推荐的SMA标准化管理中如何具体开展呼吸锻炼、康复及对脊柱侧弯的管理、干预以延缓SMA患儿的肺功能损害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纳入病例量较少且均为门诊患者,该类患者平时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且病情较轻。本研究纳入病例存在一定选择偏倚,今后可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研究。(2)本研究仅对SMA患者的单次肺功能进行了分析,不能体现肺功能变化趋势。随着疾病进展,SMA患者肺功能可能出现变化,今后可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3)本研究测量肺功能时,对能直立行走者与不能站立者采用的测量体位不同,体位对肺功能可能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SMA患者会出现肺功能损害,可表现为FVC、FEV1、PEF下降,不同分型的SMA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不同, Ⅱ 型SMA患者FVC、FEV1、PEF较 Ⅲ 型患者更低。Ⅱ 型SMA患者肺功能FVC、FEV1、PEF的下降与年龄及Cobb角有关,FVC的下降与Cobb角呈线性相关,FEV1及PEF的下降与年龄呈线性相关。掌握SMA患者肺功能特点有助于实施个体化管理,本研究可为SMA患儿的多学科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略(制作: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网络与数字出版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PDF全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