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芯片行业产业分工形态,芯片制造与通信软件行业的区别,一直关注我号的小伙伴,会知道一个大概,我不想再重复赘述。想了解的可以翻阅之前文章。
这一次,哲库科技突然解散,给外界和行业感觉是非常悲壮。哲库科(ZEKU)是OPPO出资成立的芯片设计公司,用类似AutoCAD一样的设计软件画芯片设计图,以及做一些仿真测试和生产对接的工作。其下游生产企业是台积电、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烧制企业,但使用的光刻机完全控制在欧美手里。
不管是什么原因,突然解散,出师未捷身先死。身边的小伙伴,5月5号还在进行哲库的社招面试流程。5月12号当天宣布解散,中高层管理完全没有感觉,内部正常进行,有的员工前一天晚上还在加班。
OPPO的芯片梦就这样碎了,一夜之间3000多人成了“无业游民”。西安的小伙伴,需要领失业保险金的情况,可以参考:在西安上班领失业保险金可不容易,是个技术活。
不过,这都是资本市场的资源分配调整过程,不必大惊小怪,请允许我暂且这样高尚地评论此事件。听说哲库这几年里也烧掉好几百亿,不知是国家政策性贷款,还是高层自掏腰包的投资,还是股市里圈来的韭菜钱。不过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不知道哲库造芯水分有多大。
在造芯的路上,任重而道远,不只是投钱的问题,不然不差钱的菊厂早解决卡脖子问题了。华为破芯困局:芯片制造不是软件开发,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不可能迅速突破。不过,这3000无业游民刚毕业,后劲还没上来,将来会裂变出3万人,30万人的造芯从业人员。哲库科技,即将成为芯片业的黄埔军校。可能我这么说,菊厂的前海思员工不乐意了。
只是,如此脆弱的哲库,仅承载了几年的造芯故事,对不起西安高新最近几年冒出来的芯风芯语,高芯阅览,空余那些提前在软件新城和高新三期布局等待接盘侠的炒房客,站在山顶上瑟瑟发抖。
上面提到造芯的水分,不得不再推翻之前推论。既然,我一工匠耳,都知道中国芯片的卡脖子问题,在芯片加工制造上,不在芯片设计上。况且华为海思早已实践过芯片设计业务,结果在2018年被打趴下,也都看到了,那OPPO高层能不知道?他们自掏腰包,让团队继续走画芯片走老路,然后被再一次掐死,这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这里是否存在投机的成分?之前推论也不严谨,存在矛盾。那么,就有另一种可能了。芯片团队,本身就存在另类炒房客的身份和载体的嫌疑。只是炒到半山上能量不够了,发现前面太高能,CEO装出一副悲壮的样子,我们先撤下了,韭菜们,你们垫后啊。此时的韭菜,对前景完全不知,盲目乐观,但已经入局了,只能拿个N+3,各自安好了。哈哈哈,至此,故事结束。






写在最后:
文中数据皆来自网络和身边业内朋友。此号洞察问题的根本原因,本身探究具体数据的意义不大,动力也不大。文中所述观点仅是逻辑推理,不阐明结论。
身边小伙伴们讨论,哲库在西安一年70万,还是200万,这都不重要。此号只做深度吃瓜,重要的是哲库炒房团们能不能把一碗油泼面炒到30块?他们能不能把你的工资存款炒缩水一半?你老板给你加了500块工资,能不能对冲掉油泼面上涨的15块?假设人民纸跟着美元胡印放飞自我了,4月份居民存款又在减少,想想为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入粉丝群讨论。
最后借助公众平台的独立投票系统,为每一位读者,收集和显示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
如果您
喜欢此文的观点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