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包森
包森(1911—1942 ) 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义龙赵家村人。兄妹6人,排行第三。包森幼年读私塾,1927年,入蒲城县第一高小上学。当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人民陷于深重的灾难之中。在学校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的启发下,他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和同学们讨论社会问题,探讨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逐步懂得了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从此,他积极参加学校的进步活动,同年在学校进步力量召开的追悼李大钊的大会上,他走上讲台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说,痛斥军阀张作霖的罪行,受到广大进步师生的赞许。
包森
1930年,包森入三原县省立第三中学上学。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侵占中国东北,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的反动政策。包森义愤填膺,联合学校爱国同学组成宣传队,在三原、泾阳等地举行示威游行,带头冲入泾阳县国民党部,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在遭到拒绝后,他一怒之下将县党部牌子砸碎,回到学校发动学生举行罢课,反对国民党卖国投降政策。当时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抗日爱国是有罪的,最后被学校开除了学籍,他激情难遏,立誓“不达最后胜利决不罢休”。
戴季陶
包森被学校开除后回到家乡。立即四处奔走,寻找革命同志,联络爱国同学,到处宣传抗日救国。1932年2月,在蒲城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进入西安高中上学。这年4月25日,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来西安视察,在陕西省教育厅召开的欢迎大会上,大放厥词,宣传反共,为蒋介石投降卖国政策作辩护。包森带领一些爱国学生当场对戴季陶进行质问,痛斥国民党的卖国政策,把戴问得张口结舌,十分狼狈。在“打倒戴季陶!”“打倒国民党!”的怒吼声中戴季陶匆匆溜走。随后军警赶来镇压,愤怒的学生徒手与军警搏斗,并烧毁了戴季陶乘坐的汽车。
同年8月1日,在党的领导下,西安各中学学生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诞生,宣传抗日救国,抨击国民党政府反动政策。西安反动当局派了大批军警包围了会场,逮捕了大会领导人包森等32名学生。在被关押期间,包森与难友互相鼓励,继续宣传抗日救国。后来西安学联发动全市学生进行抗议,才迫使反动当局不得不将包森等人释放。
1932年,陕甘边区在农民游击战争的基础上建立了新苏区。冬季,党派包森到泾阳苗嘉祥游击大队工作,不久又调他到三原武字区领导游击战争。1933年春,又调他到新字区开辟工作。当时新字区属于白区,环境非常恶劣,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经过短期的艰苦努力,不但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成立了游击队,并建立了新的区委,开展了游击战争,扩大了渭北革命根据地。
1933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党组织又派包森赴西安恢复党的工作,他毫无畏惧地接受了这个新的任务。到西安不久又被敌人逮捕,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监狱中,他受尽酷刑,仍然痛斥国民党的反动罪行,组织难友发动绝食斗争,为此被敌人定为“首乱分子”,隔离监押,加以重镣,坐监三年多,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获释出狱。出狱后,正值我党与东北军、西北军密切合作,党派他到西北军任特务营二连指导员,从事政治工作。
徐海东
罗荣桓
邓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为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又派他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派赴抗日第一线,随徐海东部长途跋涉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师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留他在师部宣传队工作,后又到八路军独立一师地方工作队,活动在涞源、定县、唐县一带。不久又挺进平西,任邓华部三十三大队党总支书记。在平西曾任游击队长和联合县委书记,是房(山)、涿(县)、涞(源)联合县党的创建人之一。
1938年7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东,在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虽然是人地两生、孤军活动,但他凭着在渭北打游击的经验,灵活机动,与敌人巧妙周旋,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他乘敌不备时猛然出击而连连获胜,首先攻克了佛爷来村的伪警察局,打开粮库,为贫苦农民放粮;接着又设伏于药王庙,伏击自佛爷来返回遵化之70多名伪军并将其全部俘虏。包森还向南到长城沿线洪山口一带缴获了龙山口金矿矿警的武装,保护金矿照常开采。只用了几个月功夫,就建立了包括遵化、兴隆、迁安、玉田在内的冀东游击区,游击队伍也壮大到200多人,
同年10月,包森被任命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二支队队长。当时四纵主力西撤,敌人见有机可乘,就在蓟县、平谷、密云一带大举进攻,以致抗日力量遭受重大挫折,数万游击队员失散,冀东游击战争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包森受命于危难之际,一直在遵化、兴隆之间,坚持武装斗争,不仅保存了实力,同时还大力收容失散的游击队员,使自己的力量不断扩大。1939年春,第二支队队伍发展到千余人。从1938年冬到1939年夏,日寇在冀东增设了许多据点,频频出犯,组织大兵力“扫荡”即有五次之多。包森率二支队先后以奇袭、奔袭、强攻等灵活战术,相继攻克了地处遵化、迁西、兴隆、玉田等地的洒河桥、三屯营、堡子店、东新庄、平安城、黄花川、辘辘庄等十多个据点,并与敌作战数十次,使敌“扫荡”接连失败,游击区也不断扩大,创造了冀东之冠的战绩。
包森在冀东最为辉煌的战果当属智擒赤本。赤本是日本军曹,1939年初坐镇遵化、任遵化宪兵大队队长,他从多次“扫荡”中深知包森的厉害,竟异想天开地妄图劝其投降。包森知情后,便让自己的警卫员王振西故意被敌俘虏,伪装投降,引诱赤本入彀,赤本果然上钩。1939年4月26日,王振西带着赤本到遵化城北的严家沟去找包森,当走到距严家沟只有三里的大柳庄时,王振西为了摆脱敌人的大队人马,便机智地对赤本说:“你带着这么多队伍,包森看见能不跑?”并且劝赤本换成便衣以缩小目标,赤本觉得有理,便让大部队随后,只带了王振西和翻译换了衣服向严家沟走去,正好钻进了包森预先设好的埋伏圈。当时由贾振远、年焕星率领的五、六个游击队员化装成老百姓,正在一家门前打土坯,当王振西领着赤本走近时,战士们立即拔出手枪大吼:“不许动,”从坝台上跳下,将枪顶住了赤本和翻译的腰眼,赤本一时发蒙,待到他反应过来欲摸手枪时已为时过晚,只好束手就擒,成了瓮中之鳖。战士们带着赤本迅速转移,等到鬼子大队赶到时,早已没有踪影,鬼子只好向北追赶。游击队员拖着赤本北撤,但这家伙死拖硬缠,不肯配合,辗转到天黑出了长城,走到马峪口外的柳树沟子时,由于鬼子紧追不放,形势紧迫,便将赤本就地处决,战士们则分头隐蔽起来,结果鬼子大队又扑了个空。赤本被俘的消息大大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他们到处打听赤本的下落,传闻曾派著名特务川岛芳子来遵化搭救,虚言愿重金赎回赤本,并派城里的商人给山里送信,信封恭敬地写着:“面呈包司令官”,要同游击队讲交换条件。包森边扯信边说:“狗日的,还给我封官了。”看完后的回答则更为斩钉截铁:“告诉他们,讲条件嘛,两条:一是让他们投降,二是他们滚出中国去!”敌人对此事的强烈反应,让这件事越传越神,把赤本说成了日本天皇的表弟,职务是大佐,其实赤本本名池本信次郎,职务为军曹,属于日军中的初级军官,并非大佐,但川岛芳子来遵化进行营救却确有其事。1944年6 月22日,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延安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这个战绩。
叶剑英
1939年9月,冀东大部地方干部和一、三支队调赴平西整训,上级决定只留下第二支队和少量游击队在冀东坚持斗争。成为冀东战场的主力部队。冀东部队统编为十三支队(1940年改为冀东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为政委,包森为副司令员。
包森司令员
包森在侦察敌情
1940年初组织上决定让包森主持西部军事工作,到盘山去开辟抗日根据地,包森勇敢地承担了此项任务,便于元宵之夜率二百人自遵化南部向盘山进发。敌军闻讯堵击并派飞机投弹助战,但包森部巧妙地甩掉敌人,乘夜幕渡过南河。敌人又半路设伏,他却将计就计,避开敌人伏击,改进原订路线,绕道南行,深入敌战区,和敌人玩起了“失踪”游戏。下半夜到达玉田县之小山庄宿营,平安休息一日后,入夜又折向东北,数日后到达盘山与当地游击队会合。包森到盘山后,首先整顿游击队,加强纪律性,提高战斗力,继而剿灭了蒋德粹、白老八等十多股土匪,加强了蓟平密一线“警防队”的争取工作,成立了盘山地区八路军政治处,建立了小型的随营学校,训练军政干部。整顿工作完成后又接连取得了几次战斗的胜利,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把土匪遍地的盘山变成了抗日根据地。
包森骑战马
同年6月,平谷、蓟县、三河等县日伪军千余人扫荡盘山,还由唐山调来了有“长胜将军”之称的武岛所率领的日军精锐的骑兵中队。包森得知后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长胜将军”武岛也被击毙。首开冀东整连全歼日军战斗的先河。秋季冀东军分区13团正式组建,包森兼任团长。13团成立后,四处出击敌人,捷报频传,先后攻克蓟县上仓、下仓、三岔口,宝坻之新安镇、八面城、林亭口,宁河之张头窝等数十个敌据点。然后挥师南下,复又率部北上,9 月初,包森率领一、二两营在平谷东郊水峪击溃自北平方面前来扫荡的日军,追击20公里,直至平谷城下。9月12日又与这股敌人大战于杨家会,打得敌人逃回城内。缴获山炮、机枪、步枪等多种武器,经过一年艰苦奋战,包森出色地打开了西部局面,游击区包括蓟县、平谷全境、南至玉田,宝抵、宁河边界,北至兴隆、密云、长城西线,西部和东部连成一片,整个冀东游击队达七千人,解放区人口有二百多万,成立了七个县政府,为建立强大的解放区奠定了基础。
在这期间,他曾经带领13团1营创造了步枪打飞机的奇迹,那天他们正在盘山上练兵,一架小型日军飞机大摇大摆地飞了过来,几乎和他们的视线、枪口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们能看到飞机的驾驶员,包森立即下令开火,顿时,机枪、步枪子弹一古脑儿地向飞机射去,只见飞机一侧歪,肚子就冒出了黑烟,斜插着跌入盘山的后山腰。事后查获飞机上载的是日本驻华北方面军特高课长谷川少将。从缴获的文件中发现,他是飞往日本东京作秘密报告的,内容是对中国降日官员的考察、忠实程度、劣迹、功绩、嗜好以及采取的对策等。这些有价值的缴获送交上级,受到挺进军萧克司令员的通令嘉奖。
包森与战友的合影
1941年春,包森获悉天津宝坻县八面城、林亭口、张头窝据点的敌人疏于戒备,便率领13团2营和特务连利用午睡时间,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袭击3个据点,全歼守敌3个中队。日伪驻遵化县马兰峪据点部队队长山口正雄,是个杀人魔头,带领手下,四处扫荡,制造无人区,群众对其深恶痛绝,其与蓟县赵各庄伪警备联队队长李午亭订有联盟,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支援,这就为消灭山口增加了困难。是年秋,包森采取诱蛇出洞的办法,佯攻李午亭,在马兰峪与赵各庄之间的险要地带丈岩台设伏,山口果然中计,进入埋伏圈后被我军击毙,剩余之敌,除被歼者外,全部被俘。群众拍手称快。庆功会上有200多名小伙子报名参军。茅山伪警察中队在山口被毙后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携枪反正,弃暗投明。此事也成了包森军事生涯中精彩的亮点。
1941年日寇华北方面军实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妄图采取“以华治华”的手段变解放区为敌占区。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日寇以两个旅团和四万“满洲队”、“治安军”,从六月份开始对冀东实行大规模“扫荡”,“治安军”还高唱“曲线救国”,与汪伪狼狈为奸,拉拢游击区内外上层分子,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敌人军事政治双管齐下,冀东陷入困境。面对这种局势,冀东区党分委决定开展消灭“治安军”的战役。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同年11月15日,包森部与十二团相配合,在东起白马峪,西至大柳树一带布成长达三十里的袋形阵地,伏击自屯营向遵化进驻的“治安军”第三集团第六团,歼其团部,毙、俘敌四百余,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300多支,首战告捷。11月26日,包森率部进攻“治安军”第五团一个营新建的东双城据点,战斗以奇袭开始,由突击队战士化装成赶集、送粮、探亲的人,打算进入据点后强占敌营部,内外夹击迫使全营放下武器。不料情况有变,包森当机立断,决定在断绝增援的同时,采取强攻速战。连战二十小时,全歼守敌。12月26日,包森率十三团三营、特务连和遵化游击队,向“治安军”第五团一营新建的东双城据点发动进攻。战斗从奇袭开始,由于奇袭队员进村被伪军检查发现,敌人死守待援,战斗呈胶着状态。包森分析敌人死守,主要等待援兵,若断其援兵,集中力量对其打击不难攻克。于是派出三个连分头设伏阻击可能来援之敌,然后亲临村内指挥三个连向东双城据点之敌发起总攻,逐院逐屋进行争夺,激战数小时,迫使敌人全部缴枪投降,毙俘伪军300余人,缴获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支,在冀东创造攻坚克敌的首例,使八路军军威大振。
1942年1月3日,包森又率部于刘备寨,迎击自平安来犯的“治安军”第十团一个营,一举歼灭。1月5日又设伏于亮子河村内,采取前后夹击的办法歼灭了前来为日籍教官收尸的另一个营,该团余部闻风丧胆,仓惶放弃据点逃走,途中又被游击队击溃。“治安军”第十团从此寿终正寝。1月9日,包森又率部拔掉了伪军的东新庄据点。1月12日,包森以七个连近千人的兵力,沿果河沿一线迎击进燕山口“扫荡”的两个团三千多名“治安军”,他立即率部急行军,设伏于燕山口内果河沿北岸进行伏击。拂晓,敌后续部队进入包围圈,包森命令吹起冲锋号,向敌军进行猛扑,毙俘700人左右,有300多人奔上别古寺死守待援。我军在处理俘虏时,得知该部为伪“治安军”第四团,其集团司令部正率第三团准备进入东面界山口,与四团合围玉田东新庄、平安城,方知玉田之敌已倾巢出犯。此战已取得基本胜利,但尚未全胜。包森分析敌我兵力相当,只要战术得当,取得彻底胜利是有把握的。于是分出部分兵力准备阻击援敌,然后对别古寺的敌人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发起猛烈冲锋,顷刻之间,惊恐之敌打死日本教官举起白旗,全部缴械投降。此时伪“治安军”笫二集团司令部和第三团于清晨已进入界山口。他们听到果河沿的枪声,以为第四团正在战斗,认为该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不会吃亏,便停在界山口休息等待,中午时分炮声和枪声继续不断,才命令第三团向四团靠拢。下午3时听不见枪声了,传来了四团被歼的消息,恐惧的心理立即笼罩了全军。下午4时许,其先头部队向我军进攻,我等待阻击援敌的部队向敌人发起猛烈反击,恐惧的敌人唯恐重蹈四团的命运,丢下山炮等重武器掉头狂跑,仓惶逃命。出于时间已晚,八路军未予追击。此战历时16个小时,全歼伪“治安军”第四团,击溃第二集团司令部及第三团,毙俘中校团副以下官兵千余人,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26挺,长短枪700余支,弹药10余万发,及其它大量军用物资。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这个胜利不仅在冀东是空前的,在国内战场上也是少见的。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晋察冀军区接到战报,大喜之下惟恐失实,令重查再报。然而经核实再报,战果与原电无误,方确信无疑,聂荣臻司令员来电嘉奖。日军二十七师团长官铃木启久少将对此战果都感到奇怪:“不知怎么?八路军忽然有这样大的力量,把治安军打得溃不成军!”2月4日,包森部又设伏于遵化龙虎峪西之贾庄子,毙敌中佐大队长以下七十人,余敌失去主帅,仓惶而逃。
在短短三个月里,由于受到接连不断的致命打击,伪“治安军”兵力损失三分之一,从此一蹶不振,摧毁了“治安军”接替冀东日军防务的计划,挫败了日寇“以华治华”的阴谋。敌人则把包森视为克星,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包森的英名使敌人闻风丧胆,日军听说包森的军队到了,便会有人摸着脑袋:“死了死了的”非常怯惧;伪军们平常发生口角,便会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在冀东一带包森的大名妇孺皆知,人们亲切地称他“包队长”“包团长”“包司令”。包森打仗常常深入前沿阵地,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他左手提望远镜,右手则在身后摆动,好像要把射击在他周围的子弹哄走似的,他还一面甩手一面叨咕:“真讨厌,真讨厌!”而那些“突,突”的子弹,就好像说着“不,不!”被他给扒拉开了。他常风趣地说;“那打过来的子弹 也长着眼睛,它一看你挺胸而立,气宇轩昂,就会躲着你走,给你让路。”于是老百姓竟传得神乎其神,说:“子弹看见包司令就吓跑了!”
包森上百次地出没在与日伪军短兵相接的战斗厮杀中,不止一次地负伤挂彩,1940年5月,包森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头部中弹,伤及下颔骨,经过曾在北平医大学习过的蓟宝三联合县县长王少奇的精心治疗,月余痊愈,又投入战斗。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坚守在战斗指挥的最前沿。1942年2月17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三,正值春节之期,包森率部于野虎山与日军和“满洲队”交战,在观察敌情中,不幸被敌之狙击手冷枪击中胸部,英勇捐躯,年仅31岁。
包森牺牲地
包森牺牲后,为防止敌人趁机反扑,消息被严密封锁,就连他的战马和警卫员也被安排在一个偏远山洞四十天,造成包森正在执行其它任务的假象。包森的遗体也在秘密安排下悄悄掩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河北省人民政府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包森雕像
包森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冀东党政军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3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的头版为包森等烈士撰写了社论,赞扬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他们那许多传奇般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日本媒体也以《包森司令长官战死》为题报道了他牺牲的消息,其语言也不得不有敬重之意。他的英灵,如今长眠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天津市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唐山冀东烈士陵园都为包森建立了衣冠冢,遵化烈士陵园、玉田县烈士陵园、热河烈士纪念馆、野虎山牺牲地都修有包森纪念墓碑或悬挂遗像,供后人永远纪念。包森的战绩曾被唐人所著《金陵春梦》收录。叶剑英元帅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把他与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传奇英雄相提并论。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叱咤风云的主人公李向阳,其艺术原型据说就是包森将军。1982年拍摄的彩色遮幅式故事片《剑吼长城东》,则更是为纪念包森殉国四十周年的献礼片,其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即是包森的化身。长篇小说《无人地带》中的主人公鲍森,则更是直用其名了。200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在《历史的丰碑》《抗日英雄谱》中也专辑介绍了包森的事迹。2009年,包森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
包森纪念馆
包森故居内景
包森故居内景
2019年,包森故居经蒲城县文物旅游局、镇村领导的多方努力协调,包森后裔自愿捐献,故居修复后建立包森纪念馆,现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永远铭记着这位从渭北走出的抗日英雄,包森的英名永垂千古!
最后且题《赞包森》七律一首,以为本文作结:
千里奔波赴冀东,投身抗日建奇功。
从无到有游击队,以少胜多生力兵。
运计铺谋擒赤本,神出鬼没战顽凶。
威惊敌胆包司令,历史丰碑留美名。
往期推荐
落英纷飞悼英才——回忆朱厚泽(上)
追忆老八路傅克先生
喷施宝公司与大学研究院强强联合,携手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
传承、革新、跨越,让民族文化绽放光芒——宜兴吴门紫砂陶艺百年传承纪实(一)
李富春蔡畅的高风亮节
END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