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粟裕最会打仗”
(二)
1937年——1945年
1937年上半年,率领挺进师粉碎国民党军队从1936年底开始的动用43个团兵力的第二次“围剿”。总结出“敌进我进”的游击战战略方针和六项战术原则。9月19日 与国民党遂昌县政府代表谈判,达成共同抗日协议。9月23日 率红军挺进师一部和地方干部告别遂昌县。10月10日抵达平阳北港,与刘英会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11月―12月,兼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
1938年3月18日,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日,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挺进,执行战略侦察任务。6月11日,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敌人,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枪支20余支。先遣支队于6月21日撤销,回到第二支队仍为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
1939年1月,1月6日 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歼敌31人。8日,指挥横山战斗,歼敌50余名。20日,率第二支队奇袭官陡门,8分钟解决战斗,击毙日伪军200余人,俘敌57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4月10日,组织指挥狸头桥战斗,毙伤日伪军70余名。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10月4日,指挥第二支队第四团一部在沪宁线上的伏击战,歼敌110余名,炸毁火车一列。
1940年2月22日 指挥所部击溃偷袭江南指挥部驻地水西村的日军。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七千多人,挺进苏北。9月,创建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粟裕任副总指挥。10月4日,黄桥战役打响,虽敌众我寡,但粟裕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取得辉煌战绩。歼灭国民党顽军1.1万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黄桥决战的胜利完成了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1月29日 指挥发起曹甸战役,歼灭国民党顽军八千余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2月18日,任讨逆总指挥,指挥所部发起讨伐叛国投敌的李长江部,攻克泰州城,俘虏李长江部叛军五千余人,并争取两个支队反正。3月上旬率第一师指挥机关到达海安、东台以东地区,在以三仓河为中心的沿海滩涂地带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以积极的军事行动粉碎了日伪军摧毁新四军首脑机关和围歼第一师主力的阴谋。4月10日在海安角斜旧场召开第一师直属队干部会议上,作《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的一些问题》的报告,提出工作重心由城镇转入农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同时,开辟海上交通,组建海防部队。4月中旬发动对日伪军据点的攻势作战,首创生俘日军的记录。6月中旬指挥反“扫荡”作战,以先发制人的行动袭击敌人,在战略上策应保卫盐城部队作战。7月中旬―8月初指挥苏中军区主力对日伪军发动凌厉攻势,并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突袭日军南浦旅团部驻地泰州,迫使日伪军转兵南下,再次粉碎日伪军围歼新四军首脑机关的阴谋。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敌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4]),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同时,发动“十团大战”,向苏中各地日伪军薄弱据点广泛出击。12月26日 与楚青在黄海之滨石家庄(今如东县石庄)结婚。
1942年1月中旬,率第一师指挥机关转移到苏中第四分区,具体指导第四分区的反“扫荡”斗争。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六师部队统一由第一师指挥,第六师番号不变。3月,兼苏中区党委书记。5月 抗日军政大学苏中大队改称抗大九分校,粟裕兼任校长。6月3日 指导第一师第七团进行斜桥伏击战,歼灭日军70余人、伪军140余人,缴获平射炮1门。6月5日向新四军首长建议,乘日军发动浙赣路战役、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之机,新四军主力向苏浙皖边区发展。6月中旬,率领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留在“清剿”区内,具体指导反对日伪军第一次“清剿”的斗争。9月25日 指挥第一师第三旅一个团进行谢家渡战斗,歼灭日军南浦旅团第五十二大队大队长保田以下110余人。10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电示:“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2] 1943年2月中旬 为配合盐阜区反“扫荡”斗争,指挥苏中部队展开攻势作战。3月8日,作出反“清乡”斗争军事部署,率精干指挥班子留在第四分区指导斗争。3月中旬指令第十八旅向北挺进至曹甸地区,打通与第三师、第四师的联系,控制这个战略枢纽地带。7月1日 组织领导苏中军民进行对日伪军“清乡”封锁墙的大破袭战,烧毁竹篱笆150公里。
1944年1、2月间 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士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在他指挥的车桥战役中,歼灭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敌碉堡50座。当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在以南坎战斗为中心的一系列作战中,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一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反击国民党陈泰运部,并打击来援伪军,歼灭陈泰运部及伪军2300余人。
1945年2月,率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浙西三次反顽战役,歼国民党顽军1.3万人。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8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令,下令苏浙军区所属部队实行总反攻,命令苏浙地区日伪军和一切伪组织投降、反正。8月12日,新四军军部电令苏浙军区部队立即行动,控制京沪杭要道,并占领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任命粟裕为南京特别市市长。
抗战胜利后,8月19日发出致各纵队各分区并报新四军军部的电报,作出反攻作战部署。到9月中旬,接连解放县城11座、重要集镇100余处及广大乡村,苏浙解放区面积扩大到10.87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00余万。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待续)
往期推荐
中国足球产业有望形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增长极——读骆德荣《戮力发展中国足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有感
推进中国特色足球强国建设的大胆探索与科学构想——读骆德荣《戮力发展中国足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有感
我军“政工元帅”罗荣桓(上)
黔北川南新思想重要发源地——土地革命时期赤水地区学生运动概述
何长工与抗大教育(上)
-
END -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百年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