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何长工与抗大教育
下
熔炉火焰代代相传
2017年6月1日,何长工之子何光暐在何长工宿办室参观留影
2018年6月1日,何长工之子何光皓参加抗大建校82周年活动留影
2014年4月12日,何长工之子何光晔到抗大陈列馆参观留影
2020年11月4日,何长工之孙何刚参加抗大总校挺进邢台(浆水)办学八十周年活动
2021年6月1日,何长工孙女何佳霖捐赠何长工珍藏的抗大历史照片20张
何长工同志撰写的《抗大教育方针及特点》
甲,教育方针及其根据
抗大的教育方针,不是一个什么新的问题,很早就确定了的。这就是毛主席对我们的训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林校长也曾经把这个教育方针更具体地归纳为下面三个基本内容,即是:
1、政治上的统一战线;
2、军事上的进攻战法;
3、精神上的革命传统。
实施这教育方针的具体办法就是:“少而精的原则”,“理论与实际联系”,“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政治、文化并重”,“集体研究”,“互相帮助学习”等。这些问题过去已有了成文的东西,而且经常地说到,所以不专门的谈它。这里我只把决定教育方针和实现方针的根据,和这个方针的新产生的根据,概略地叙述一下:
一、根据我党的总政治路线,即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及抗战建国各种基本政策,以之教育学生如何掌握路线与党性,如何在统一战线中不犯“左”或“右”的倾向,并且在空前的错综复杂,瞬息变幻的严重局势环境中,锻炼成具有灵活锐敏的策略眼光,宽宏大度的胸襟。环绕着斗争的轴心,正确地认识斗争与联合,进攻与防守进攻的关系,求得适当的转动自如地运用。
二、根据全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六中全会指出:“为了保证共产党员能在抗战建国大业中,起其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共产党员广大发展,成为能担当抗战建国大业中一部份光荣任务的伟大力量,必须大批培养和提拔有胆有识,能作能为的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并且适当地使用,教育和爱护这些干部,必须加紧认真地提高全党理论水平,自上而下地一致地学习马克斯、恩格斯、列宁、史太林的理论,学会灵活地把马克斯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研究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研究中国历史,提高工农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文化水平。”抗大是党培养干部最高学府之一,它的教育方针与实现这一方针,必须是与全党的教育方针相适应的。
三、根据建设党军的需要。朱彭总副司令指示我们:“抗大今后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巩固与建设的骨干。在建设八路军新四军,使正规军成为铁军,游击队成为正规军的事业上,要起骨干的作用”。
依据这个指示,来确定教育方针,是十分必要的,任何忽视与模糊的观念都是不容许的。假若我们的教育方针脱离了这个原则,那就会大大的影响到党军的建设,影响到战斗的胜利。
四、根据敌我双方对策,以及我军编制装备,技术条件与战术传统思想。如日寇采用囚笼政策,依托这种政策进行所谓“总力战”(包括武力战、政治战、经济战、思想战等),我们则以全面战全力战为对策;敌人的装备技术远胜于我,我则就现有装备与技术,积极地高度地发挥其效用;从战术传统上,针对着敌人对策,创造出新的特殊的进攻方法,制胜敌人。这些精神,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是很重要的,必须加以贯彻。
五、根据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及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文化教育政策,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与为新的政治经济抗战建国而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科学的大众的学术运动相联结的。是与守旧复古派所进行的奴化教育,复古教育,束缚青年思想,剥夺言论自由,实行封建守旧的愚民政策,没有丝毫相同的地方,同时,还要与专谈“中国特殊”专谈 “国情论”者作生死的搏斗。
六、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战争实际的需要,取得与时倶进,随战争形势发展而发展,恰合时宜,符合部队需要。如军事方面,从现在的技术条件,及可能发展的前途著眼,求得统一条令与各种教练,及战术思想等,由学校的统一,推及部队的一致,吸收新颖的知识,淘汰陈旧的东西;运用欧美各国经验,而又不是全盘西化。学习人家的长处,而又不是与之同流。否则,学校则所学非所用,部队则所用非所学,不但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而且徒劳无功,吃力不讨好。
七、根据不同教育对象与动荡困难的环境,抗大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如第一二期时,主要的是工农干部,三四五期时,则是外来知识青年占多数。六七期时,又转为工农干部占多数,他们之间的觉悟程度、文化水准、斗争经验、工作能力、成份出身、性别年龄、习惯志愿等均有差别,因此实现教育方针必须注意到各种不同的对象。
环境困难和动荡,更必须特别注意,这是由于敌后战争的频繁,驻地经常变动,物质来源异常缺乏。所以动静教育,要注意到轮番的采用,生活、学习、生产渗透的进行。游击化要升为正规化,正规化有时又要服从于游击战争的需要。集中与分散的问题,要加以灵活适当的处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不受 “扫荡”反“扫荡”的影响,不受物力人力的限制。
乙,教育的组织领导原则
一、遵守组织原则,把握领导中心。学校的组织原则是集中的(军事学校是军队的缩影,是军事化的战斗化的),要很好的运用集体领导,科学分工:个人负责制。我们要求学校的一切组织与制度,环绕着“以教育为中心”的口号,而各个组织互相有机地配合联系,则是实现这个口号的前提。同时组织机构与编制要根据敌后战争的动荡的环境,主观的条件,干部的质量,教育任务,尽量地求得短小精悍,机动灵活,能动能静,可分散可集中:适于山地又适于平原。否则老是庞大繁沉,累赘笨重,不仅会影响到实际工作的效率,而且会影响领导的威信。
二、提高干部质量,发扬光荣传统。“提高党性,增加知识,力求进步,反对落后”,应该成为教育每个干部和每个干部自我修养的准绳。在经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干部,増强干部质量,是达成工作任务的有力保证,个别干部如果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自暴自弃的心理,而不愿进步,就应该迅速地纠正过来。其次关于发扬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方面,是要求发扬干部团结友爱,提高政治责任心,在工作上刻苦耐劳与勇敢牺牲的模范行动;处事深入彻底,跟踪追迹,朴素切实,沉着坚定,虚心坦白,高度发扬自我批评精神,这也就是布尔什维克应有的品质。
三、周密详尽的计划,经常的督促检查。一切工作都要有周密详尽的计划,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要切乎实际和合理。拟制计划时,对上级所给予的任务,和自己工作性质特点,必须加以详细研究分析,使之互相结合,制定前应慎重考虑,颁发后须发动干部研究讨论,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办法,求得完满实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应该经常的有组织的进行督促检查,经常的督促检查,是工作的开展与深入的重要步骤。经常的督促检查,不仅可以了解与反映具体实际情形,可以确切的指示下层工作向前进展与努力的方向,纠正其缺点,帮助其解决困难,而且同时还能使上下精神贯注,考验自己计划,是否正确,洽和实际。并且可以互相交换经验,彼此观摩有所效法,因此督促检查是组织领导上必不可少的工作。
四、排除前途障碍,征服一切困难。“抗大是大时代的伟大历史产物”,(王明)它这面光辉的大旗,能招展在新中国伟大战争的前面,是由于它是在征服一切困难中,生长壮大起来的。在他与顽固派守旧派黑暗专制的教阀学阀们的雍塞昏聩,欺骗麻痹的反动思想理论展开无情的斗争中,虽然使他们迭遭惨败,但他们未曾一日忘情,千方百计鬼域多端的压迫青年,屠杀青年,对抗大竭尽其造谣污蔑诅咒中伤的能事,以断绝我们学生的来源。他们这种阴谋诡计,在投降危险空前严重的今天,只会变本加厉。至于物力人力困难,过去已曾征服过不止一次两次,不论在教学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上,反“扫荡”战斗上,不论任何夹击与封锁,都是无坚不摧,无攻不克,任何阻碍与困难,在我们面前是不能立足的,不过今天这些阻碍与困难也随着形势发展而在继续发生,需要我们更能继承与发扬排除障碍与克服困难的传统精神,以克服一切新的障碍与困难。
五、巩固正规制度,坚持已定方针。各种正规制度,不论是教育工作,政治工作,供给卫生工作方面,都已明确地建立起来了。正规制度的建立是各期经验,与全体人员所费心力的结晶,建设学校,使学校日趋正规化的基础,今后必须进一步地求得熟悉与巩固,不折不扣的坚决认真的执行。至于已定方针,是我们已定行径的总目标,没有它,即会迷失方向,而徘徊歧途无所适从。所谓坚持已定方针,即是要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对象中,创造出多样的具体实现方针的办法,求得方针的贯彻,不受环境与条件的限制,而影响方针的掌握与执行。
六、适当配备与调剂干部,避免中途抽调更换。在每期开始时,对干部的调剂与配合,应是异常慎重,量才(政治条件与工作能力)使用,并尽可能配备齐全,在学期未结束前,不轻易更调,使之熟悉与有系统地了解自己工作的特点与工作对象,以及有系统地积累经验,否则,若是中途常有更调,会使工作受到不应有的影响。
七、正确适当的指导,不断求得进步。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的变动与新发生的问题,适切经常的给予下级指示,或提出补充计划,帮助解决其困难,发扬其成绩,纠正其缺点,以提高下级工作的信心,获得工作新的开展,在工作上不断地求得进步。
八、创立领导模范,发扬民主作风。领导上要有切实朴素,埋头苦干,有功不居,有患不避,面向连队,面向群众,面向薄弱部门,深入下层的艰苦的模范行动,在政治上生活上学术研究上,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民主实行民主。不倾听大家意见,不采纳好的意见,不接受新的经验,一意孤行,自以为是,这是恶劣的领导与工作方式,这里没有它的地位。
九、适应环境变化,争取时间与时机。敌后环境动荡不定,事前对动对静不能做出具体的估计,增加领导上不少困难,因此,对时间的抓紧和时机的利用,成了领导上异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提出实现“不旷废一刻亿分钟的时间”,“不放过一点一滴的时机”的口号。
丙,教育实施的经验
一、关于教育计划问题。每期教育计划,它的重要性,好比部队作战的战役计划,所以,我们的教育计划,必须是精密的科学的,不仅合乎目前的需要,而且适应着战争发展的前途,不仅是一般的,而且还要顾及特殊,不仅军事政治文化的各门课程内容上有联系,而且对时间配当上也互相衔接,此外则是要有中心,而又不把次要的忽略放松,体力劳动与精力运用相互结合,具体精细与不妨碍灵活机动,否则若是偏差中心,片段隔离,或者流于千篇一律,或者流于顾此失彼,那就会使教育实旋感到困难,徒耗时间,得不到应有效果。
在教育计划公布后,要动员干部(不仅仅是教育干部)研究讨论,并间学生传达解释,使每一个干部、学生,深刻的了解教育计划的内容,和它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执行教育计划的积极性。
二、关于教育制度问题。制度问题,上面已有提到,但是这个问题,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异常重要,所以再提一下,教育制度是实施教育的一个利器,教育计划确定了以后,必须有教育制度,去保障其实现,教育制度的能否确立与巩固,直接影响到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效果。
我们教育制度有一些什么内容呢?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会议、会报、报告制度,检查总结制度,平时考核定期测验制度,所课制度,定时作息制度等,这些制度也就是教育工作的组织性,纪律性,统一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更好地实施教育,就必须更明确地建立这些制度,使这些制度更加健全,发挥更大作用。
三、关于提高教员质量与教授方法。怎样提高教员的质量呢?主要靠教员主观的努力,自觉自动地把自己所应研究的课程贯通融会起来,进一步的确实掌握生动的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能以先进的科学知识,锐敏的策略眼光,布尔什维克的坚定立场,抨击与揭穿敌人与投降派顽固派任何巧妙的曲解与欺骗宣传。打击他们的要害,摧毁他们思想上的堡垒,能在布尔什维克光荣的教育岗位上,真正做到忠诚积极,循循善诱,艰苦深入诲人不倦,不放松点滴的教育机会,不放弃一个可能争取的对象,教育争取到最后,任何消极马虎,敷衍塞责,都为我们所反对,教授上抽象的公式,死板的教条,孤立的结论,空洞的清淡等等皮相的东西,比为我们所唾弃。
至于教授方法,主要的决定于教员质量的提高,教授内容的改进,有人以为方法与内容各不相关,这是不对的。好的教授方法,必须先有好的内容,不过了解与掌握教育对象的特点,注视其思想意识转变过程中的速度,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解能力的强弱等,也是决定教授方法的原则。此外如吸收学生经验,倾听学生意见,多开准备会,教员之间经常相互交换经验等,都是改善教授方法的具体步骤,讲解时则要原则与实际联系,有条不紊,掌握中心,照顾全局,简明通俗,不流于庸俗粗率,启发与注入相互采用,演绎与归纳渗透并行,如教的是深奥,学的是皮毛,都应引以为戒。
四、关于学习问题。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首先应该遵守学习制度,遵守学习规章纪律,不旷时,不缺课,养成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作风,以高度的自动积极精神,破击学习中的障碍。
在学习方法上:个人与集体轮番采用,强调思想意识的锻炼,言论与行动的一致,反对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对问题要不耻下问,虚心耐心的探讨,注重理论根据,避免死记条文;不偏枯脱节局限片断,不贪多庞杂,迷失中心,理论环绕着实际,实际证明着理论,善于把握原则,并把原则发挥与充实,发挥原则要与实践联贯汇通;具有顽强争辩的精神,理直气壮当仁不让的态度;善于质疑询难,挑动舌战,但不是咬文嚼字,专钻名词;对理论原则切忌调和折中,态度应是平心静气;对同学要度量宽大,乐于帮助,反对自私自利,锦标独出,进步的推动落后,聪明的帮助迟钝,贯彻互相友爱精神,求得平衡发展,普遍深入。
丁,抗大教育的特点
一、真正是站在国防教育的最前线,为抗战建国服务,忠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了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一切服从前线上战争的胜利,所教所学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以争取抗战胜利,民族社会解放为主。
二、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旧的教育是将青年囚禁于书斋,闭户潜修,闭门造车,即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 ,造成文弱脱离实际的书呆子,隔离社会的空谈家,而我们的教育,则与之完全相反,教育学习实际并重,不仅要教要学,而且要做,学校与部队沟通,学习与斗争配合,教育与发动学生接近社会,进行群众活动,以实际问题和实践精神,来充实我们的教育,与求得学校教育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三、教员与学生一致,休戚相关,血肉不分,团结友爱互助,没有任何隔膜,能互相研究共同探讨,教员不仅教育学生,使学生进步,而且还向学生学习,求得自己进步,决不像旧教育制度下,教者往往以为奇货可居,高高在上,不愿真正接近学生,帮助学生,学者目的常在拿文凭造资格,藉图显扬声名,光大门楣,为个人图利出发,没有远大目标。
四、消灭了雇佣制度,一切出于政治上的自觉自动,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为个人饭碗,而是克己奉公。不是为了目前个人的享受,而是为了整个事业的成功。在雇佣制下,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寄托于雇主意旨束缚之下,囿于狭小的圈套而不能自拔。至于受恶势力的引诱限制,不惜作出不可思议的许多卑鄙龌龊的勾当,违背真理的行为。以教得抽象玄妙深奥不懂,使学生愈糊涂,壅塞愚昧昏聩麻痹为成功。我们则是为追求真理,实现真理,以新时代革命科学知识,教导学生,一致的为真理而斗争,所以我们欢迎进步的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打破雇佣制度,来此共同为着国防教育事业的开展而努力。
五、人尽其材没有毕业即失业的恐慌,每一个抗大毕业的学生,都有工作的权利,有工作可做,而且是按其才能,分配适当工作,这是在旧教育中未曾有过的。旧的学校里,学生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要担心自己的前途,毕业以后的工作问题,因为他们的学校与政府,对他们前途与工作,没有任何保证。
六、有共产党的领导与政治工作的保证。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党军干部的学校,它与党军部队一样,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政治工作的保证下,组织教育的实施。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在我们的学校里,就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刻不能离开它。学校之所以有今天,与学校的政治工作是不能分离的。一切轻视政治工作的观念,在我们这里是不容存在的,这与没有政治工作,或有而等于特务工作的旧教育,或所谓“党化教育”截然不同,这样的“政治工作”,只有阻碍教育的迸步,绞杀活跃的青年,丝毫没有保证的作用。
七、教育的迅速普遍于各地。我们的学校在近三年中,居然发展了八个分校,东至东海之滨,西至西北高原,都是“抗大”这面灿烂的国防教育的大旗在飘扬着,在各个不同地区,实施着统一的教育。教育如此迅速的发展,恐怕历来的任何学校都未曾有过,有的话,也不过只是形式上的普及,有的名义上在各地设立很多分校,而实质上却不是也不可能是实施统一的教育,它只是为各地统治者个人训练干部,以供其争权夺利,维持其统治的需要而已。
转自:抗大陈列馆发布
有关何长工同志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FM106.2抗大之声,收听方式为:车载广播FM106.2;
喜马拉雅搜索“FM106.2抗大之声”;
手机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抗大陈列馆发布” 。
(完结)
往期推荐
中国是可以成为世界足球强国的——读骆德荣《戮力发展中国足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有感
贵州重点推广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土著益生菌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迈进现代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大力弘扬特区精神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