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杜义德


点击蓝字
了解更多

开国中将——杜义德
杜义德是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排长、连长、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作战参谋、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兼第四局局长、骑兵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红军西征、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队长、支队长、副校长、副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南地委书记、冀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反“蚕食”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陇海、定陶、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襄樊、淮海、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川南军区司令员,兵团副政治委员、代理政治委员,兵团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海军副政治委员、海军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川南剿匪和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杜义德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9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8岁。

(一)能文能武年轻有为
杜义德将军生于1912年,因为家贫只读过8个月私塾15岁就去做学徒工。因为年纪小所以受尽压迫和欺凌于1929年4月也就是在他17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虽然年纪小但是因为作战勇敢被敌人称为“尖黄陂”。所以到了1931年的时候已经在红11军31师4大队担任排长那时杜义德将军才19岁。
之后又升任红1师3团3连连长、政治指导员。1932年1月至1933年1月又担任红4军(原红1军)第10师30团3营政治委员。因为少年时不幸经历外加父亲被还乡团杀害,所以杜义德在战场上可以说是不畏生死敢打敢拼。
之后又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北等作战行动。
除了能打,政治工作也非常在行。虽然只是上过八个月私塾但是学习能力强,这也是杜义德将军被快速提拔的原因。我们再看看下面这段就会知道他的提升速度有多快了。
在1933年1月到7月任红4方面军第10师29团政治委员。部队扩编后又任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
1934年改任红31军第91师政治委员。在1935年1月任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在1935年5月参加长征后又任方面军总指挥部第4局局长。1935年6月-1936年2月任红4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1936年2月-11月任红军骑兵师师长。电视剧中杜德勇是带领骑兵训练或许来源于此。
从普通战士转变为中高级指挥员,杜义德将军用了七年。
之后杜义德将军所部编入西路军,西路军失败后随王树声将军返回陕北。1937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亮剑》中赵刚是北大学生,文化水平比杜义德高,但杜义德上了这个学,也将将能比得上赵刚了。
(二)驰骋抗日战场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义德将军一度要求上前线参加抗战。但是上级却交给了他另一项重要任务。因为红军长征途中大量干部牺牲。为了培养干部所以设立随营学校。根据公开资料: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成立于1938年2月,由129师原教导团整编而成。
1939年9月,杜义德将军被任命为随营学校校的副校长。虽然用不着经常冲锋陷阵但是任务更重了。
按杜义德将军的说法这些来自一二九师各部队,大都是从前线来的,有老干部也有新干部。因为人多什么样的想法都有,思想比较复杂,如认为进学校学习不如在前线打仗光荣等。”
更难的是这些学员中有不少是文盲、半文盲,连书都不会读。所以他不得不先给学员们扫盲,教授语文和算术。语文从认字开始算术要求学会加减乘除法,让学员能阅读报纸写日记和做基本的算数。为了激励学员,对成绩好的学员会奖励香皂、纸、毛巾等用品,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当时也不是那么好弄到的。

左数第一个是杜义德
随营学校为八路军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杜义德将军本人不过读过几个月私塾。其学习实践能力可见一般。
1942年杜义德将军转战冀南,并被任命为了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的司令员兼政委。1942年全年,冀南部队共进行大小战斗2500余次,平均每天7次。并粉碎冈村宁次发动的“4·29铁壁大合围”,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5年5月初,杜义德率部收复南宫、新河两县城,6月配合冀中军区发起子牙河战役,攻克艾章庄、东汪等敌人顽固据点,至8月底,冀南大片地区获得解放。
(三)搭档王近山
王近山和杜义德有过小矛盾。
1935年3月,在嘉陵江战役中,红军为夺取阆中、昭化等城,大部队开始渡江过浮桥,当时杜义德正好担任过桥总指挥。时任红4军第10师28团团长的王近山带着一群刚缴获的战马,因为浮桥是竹扎的,不牢固。杜义德大声说:“人从桥上过,马从水里蹚过去。”但是那时的王近山才20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所以非要带着马过桥不可。
结果杜义德抬手直接开枪,把王近山牵着的两匹马打死。最后两人吵了起来。后来因为被徐向前元帅看到,就把王近山批评了一顿。

结果日本投降后,六纵组建之后,王近山被任命为司令员,杜义德被任命为政委。
虽然二人以前闹过不愉快但是正好是年轻的时候,所以真正成为搭档后反而相处的可以。
1946年8月,在被称为六纵组建后第一战的兰封战斗中,全歼守军第五十五师七十四旅二二〇团,兰封保安团等3000余人。
在随后的定陶战役中六纵顽强阻击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最终在友军配合下歼灭整3师,活捉师长赵锡田。并缴获了坦克6辆、大小炮200门、轻重机枪710余挺、长短枪4300余支、汽车14台。
1947年,王近山将军因为受伤休养,杜义德一人领导6纵,刘伯承元帅曾称赞:“杜义德又当司令又当政委,才兼文武。”
在1947年时杜义德将军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用了一个月时间,攻克防守严密的河南汤阴县,活捉东陵大盗孙殿英。之后杜义德将军又参与潜力挺进大别山,和参与围歼黄维兵团等行动屡立战功。
在解放战争之后,王近山将军于1951年2月王近山将军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随后杜义德将军于1951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
当时第三兵团此时司令员兼政委陈赓入朝后一直在总部协助司令员主持志愿军全面工作。三兵团的全部工作,实际上是由副司令员(后为代司令员)王近山和副政委杜义德共同主持。
而这两位在朝鲜战争中打的最有名的战役当属上甘岭战役,
1952年,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秋季反击战的胜利。美军为扭转局面增加谈判筹码,发动了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企图改善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
当时杜义德副政委与王近山副司令、王蕴瑞参谋长等军团领导指挥第15、第12军进行上甘岭地区的作战防御部署。
此战被称为国魂之战,不少文章介绍过上甘岭之战。在广大志愿军战士顽强阻击下,
历时43天共击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取得了胜利。
杜义德将军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作为他戎马一生的肯定。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往期推荐
开国上将——赵尔陆
开国上将——张宗逊
赖传珠上将的高风亮节
独臂将军——贺炳炎
四野兵团政委——莫文骅


gonggao555@163.com
扫码投稿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百年强国梦

扫码关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