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作为中部老大的武汉,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竟然比中西部其他省会城市少多了,武汉有且只有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而长沙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还有一个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临空区,成都有3个国家级的开发区,一个国家级临空区和一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不说了直辖市更多。
综合对比会发现,武汉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太少了。但是武汉有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那么这四个省级开发区能不能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呢?如果可以,那么哪个开发区的机会最大呢?下面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01江夏经济开发区
江夏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首先背靠光谷,北部的产业布局自不用说。庙山、藏龙岛都有不少的产业,且庙山曾经被光谷代管过,那时候是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发展的。所以庙山和藏龙岛其实具备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条件。
然后江夏开发区除了有藏龙岛、庙山,还有大桥新区和金港,金港那边有体量巨大的通用汽车,如果江夏经济开发区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就更好的和对岸的经开进行联动,促进武汉南的发展。
而最重要的是,江夏是武汉的南大门,但是目前南大门几乎没啥政策,光谷不跟江夏玩,在去年最新的副城规划里,江夏已经退出光谷副城,以后受光谷的辐射也会越来越少。把江夏经济开发区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采取东西湖行政区和开发区一体模式,正好填补南边的空白,促进整个南大门的快速发展。
因此,从实力和发展需求上来看,把江夏经济开发区升级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很有必要。就看武汉会不会积极去申请了!
02蔡甸经济开发区
不知怎么搞的,蔡甸这几年在武汉的经济排名一直很尴尬,虽然人均GDP不差,但总量一直上不去,而更尴尬的是,它被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包围了,但却没有吃饭多少红利!
目前有且仅有常福这边跟经开有一些交集,可以承接部分产业,但是随着经开托管汉南,常福受到的辐射大幅度减少。而中发生态城这边虽然也在发展,但是后劲不足。
所以,蔡甸其实是最需要国家级开发区的地方,特别是在汉阳站建设起来后,蔡甸和汉阳可以趁热打铁搞中法生态城。
如果蔡甸经济开发区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跟东西湖一样来个全区域国开区,采用一套班子两个牌子,把常福、中发生态城、和蔡甸老城区全部融合在网上一起,那蔡甸尴尬的境遇可以得到完美改善。
因此,蔡甸是武汉最迫切需要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地方,但也是申请最难通过的地方,因为周边已经有3个了。
03
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每次说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很多人喜欢说那边只有房子,其实这是对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误解,因为大家以为的盘龙城并不是真正的盘龙城开发区。
盘龙城开发区最前身是滠口发展区,后来升级成升级开发区,改名为盘龙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位置有88平方公里,包含汉口北、盘龙城,从汉口北一直到宋家岗贴近机场一块,都属于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目前武汉在采取市区共建的模式积极打造武汉国家级临空示范区,包含了盘龙城宋家岗片区和横店部分片区,未来盘龙城经济开发管委会估计会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一体。
等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起来了通过托管模式把汉口北、巨龙大道刘店全部纳入,所以盘龙城经济开发大概率不会单独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
04新洲阳逻经济开发区
阳逻经济开发区理论上是最应该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的地方,因为它拥有长江中下游第一深水港,是华中重要的水运枢纽中心,也是第一个被武汉直管过的省级开发区。(最开始市里直管,后来变成新洲自己管)
如果阳逻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那么凭借着阳逻港,以及双柳的航天产业基地,整个新洲南部将发展得更好,还可以和左岭与团风联动,带动鄂东发展。
但是目前阳逻已经纳入长江新区,作为长江新区副城中心,未来的发展前景还不错,而且长江新区是奔着国家级新区去的,阳逻开发区大概率不会再单独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
而阳逻被长江新区托管后,为补偿新洲,双柳或许后期会升级成省级开发区,估计短期内不会以双柳为主体申请国家级开发区。新洲与国家级开发区短期无缘了。
///
综上,4个省级开发区里盘龙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长江新区的原因,几乎没有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的可能。
江夏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蔡甸经济开发区由于缺乏副城支撑,承接周边国家级开发区辐射红利越来越少,需要靠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增添新动能。
原则上是可以去申请国家级开发的!其中,江夏经济开发区比蔡甸经济开发区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如果武汉打算在武汉临空示范区和长江新区落地后,再申请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小编觉得以江夏经济开发区为主体进行申请的概率最大。你觉得呢?
-END-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