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两个月前小编写了一篇有关武汉地铁荒漠的文章,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有不少网友持续阅读评论,有网友说关山片区人口密集地方竟然地铁覆盖少,真是难以理解。
确实,关山大道、南湖大道常年堵车,光谷软件园地处三环内,那边上班的人巨多,但是一条地铁都没有!
而人烟稀少的光谷东马上两条地铁了,一些郊区地区四环外没什么人也至少1条地铁。
那么为什么武汉需要地铁的地方没有地铁,没什么人的地方却早早修了地铁呢?因为超前规划!
修地铁不仅仅能改善交通,更能促进发展。要致富先修路,那些通往“无人区”的地铁,大多是为了盘活无人区,吸引投资!
01超前规划促发展
其实一开始武汉的地铁确实是为了交通,比如1号线、2号线、4号线线路都是串联医院、火车站和各大商场,基本都是城区内部。
但光解决交通步行,还要加强各片区的联系,比如串联汉口和汉阳的3号线线和6号线,串联武昌和汉口的7号线、8号线,串联白沙洲与青山的5号线。
为了促进郊区与城区的联系,并且带动郊区发展,所以部分线路进行了延长,比如1号线、2号线、4号线和7号线。
而为了进一步盘活地区发展,城区地块不够,武汉便开启了不少超前规划线路,比如21号线、11号线和16号线。
其中21号线是最早开通的超前规划路线,也是武汉第一个跨出外环的轨道交通。
目前由于长江新区的原因,武湖地区这些年没啥发展,阳逻发展中规中矩,基本这条线路目前给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而11号线一期的超前规划还是相当成功的。虽然目前客流量依旧很低,很多站点依旧没什么人,但是11号线沿线很多地方已经高楼林立,曾经荒无人烟的农田都变成工业园区或者住宅以及商业字写楼,吸引了不少的投资者,加速了光谷东的发展。
16号线同样也是超前规划,是为了盘活小军山和汉南新城而生。这也是16号线不走纱帽老城的原因。随着经开在16号线周围布局产业以及招商引资,未来16号线有可能像11号线那样,带动沿线的发展,聚集产业和人口。
02城区拆迁成本大
另外,除了超前规划以外,城区拆迁成本大建设困难也是造成三环内有些地方没地铁的原因。比如命运坎坷的11号线二期,修了六七年了,至今还被拆迁卡脖子。
一开始武汉修城区地铁的时候确实也存在过拆迁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武汉地铁不是很多,财政资金足,拆迁成本也不是特别高,加上民众也支持武汉的发展,所以地铁被卡脖子的事不是很多。
但是后来武汉的地铁越来越多,投资成本越来越大,而拆迁成本也在上涨。还是拿11号来说,由于11号线一期优先开通,那个时候11号线一期沿线很多地方都是农田农村,拆迁成本很低。
但是修二期的时候,光谷东已经发展起来,房子也很贵,迫使关山片区的房子更贵,拆迁成本更高。一旦价格没谈拢,就会影响施工进度!
而这也不能怪拆迁户,毕竟周边的房子涨得老高了,拆迁款可能还不够自己在附近买一套的了,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同意拆迁。同样的,12号线目前也存在拆迁问题,反观郊区延长线以及一些四环外的地方就很少有大面积拆迁卡脖子的事。
因此老城区修地铁只会越来越困难,相反修一些新开放的地方不仅能盘活土地,聚集投资者吸引开发商,拆迁成本也小,这才是决策者不太热衷于修城区地铁的主要原因。
而关山片区属于光谷发展较为成熟的片区,已经没有什么地可卖,且拆迁成本巨大!民族大道那边也是一样,在光谷自己出钱修地铁的情况下,给光谷东修11号一期和19号线带来的回报比修11号线二期和9号线带来的回报更大。
///
综上,地铁不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修,而是哪里需要发展和改善交通才往哪里修,不过随着地铁大降温,很多城市的超前规划都被叫停,武汉的超前规划可能后期也需要等一等了。
目前武汉市第五期规划方案还未定,暂不具备申报功能。但是考虑到长江新区和武汉新城两大发展重心,后面如果申报地铁的话,可能会侧重这两个片区,至于硚口和关山两个三环内的地铁荒漠地带的相关地铁规划,可能还需要等很多年。
-END-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