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奖最有趣的当属生理和医学奖了,科学家们发现了能感知自己是自己的PIEZO2蛋白、发现了能感知辣的TRPV1受体、发现了能感知冷的TRPM8受体,将遍布在神经末梢的感受器的分子结构揭露了出来,这些感受器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让人体感知到。
也就是说,要想切断这种感知,只需要抑制掉感受器“感受”的环节,就可以实现了。
舌头上也遍布着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不同的味蕾可以将特定的味道转化为大脑能接收到的信号,然后我们才知道吃到了什么味道的东西,详情可查阅Mammalian taste receptors。
精确到分子级别的定位,是现在医学的常用手段,到今天为止,已经不仅仅是只出现诺贝尔奖的“高科技”,而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
人体内会分泌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之后马上和其他细胞相结合,形成疼痛和局部炎症,就是大名鼎鼎的前列腺素。所以为了解热和镇痛,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于是就有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它们虽然作用机理不同,但都是在身体合成前列腺素过程的某一环节加以干涉,抑制身体合成前列腺素,实现解热和镇痛的作用。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有机化学,最早的有机物,被认为是无法通过人工合成的,夸张点说,就是我说我要通过纯化学的手段,做一块肉,或是做一个苹果。比方说刚刚提到的前列腺素,是在身体里发现的,是身体中合成的。但科技发展到今天,前列腺素已经不仅仅是身体的专利产品了,我们早已经了解了前列腺素的分子构成,并能够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出来。
这些都是向内求索的故事,向外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遥不可及的宇宙远方的一颗恒星爆炸的时间,可以计算下一次、一百次的日食分别是什么时候到来,可以把地球轨道上两个超快速飞行的精密仪器进行快速自动对接,科学家们是不是已经破译了宇宙的密码呢?
上面的所有文字,是想说明一件事,随着科学的进步,让原本神秘和复杂的世界变得不那么神秘了。
一个机器,螺丝钉坏了换螺丝钉,轴承坏了换轴承。人体感受器坏了植入感受器,某激素分泌不正常了人工注入激素。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创造了机器,所以知晓机器的“运作机理”,那人是谁创造的呢?是否是一个远超人类科技水平的生命体,运用目前人类难以完全掌握的高科技创造出来的呢?
古代的人虽然连细菌、病毒都没有发现,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思考得很深入。甚至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某某”创造的,所以有了重力、所以有了科学,而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也就是为大家揭示“某某”创造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科学和神在这个领域遇到了。
之前听古哥古点的《咖啡因与咖啡果》,很受震撼,里面详细地讲了咖啡因是如何进化成型的,并且最有趣的是,很多植物之间并没有任何交集,都按自己的路径进化出了咖啡因,也就是趋同进化,类似于鸟和蝙蝠都会飞,但飞行的原理完全不同,这里的飞翔能力也是趋同进化的产物。虽然是巧合的,但大自然的奥妙有时真的很像是有什么力量为制造出来的一样。
或许是科技之发达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奥妙,又或许是科技之不发达,让一些人仍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但不论是何种出发点,人类在对世界的认识上,确实在一步一步深入地走下去,我们应该为伟大的科学发现而自豪。
科学,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