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教父朱元璋,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01
朱元璋,讨过饭,打过仗,当过和尚,做过皇帝,履历可谓精彩。
但你知道不,他还是个“化学家”......
没开玩笑,不少网友戏称朱元璋为“化学教父”!
不信你看看这些明朝王爷的名字:
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
朱安汞、朱在钠、朱均铁、朱成钴、
朱成钯、朱恩钠、朱恩铜、朱恩铈、
朱恩钾、朱帅钾、朱帅锌、朱寘镧、
朱徵钋、朱效钛、朱效锂、朱诠铍、
朱效钯、朱弥镉、朱諟钒、朱翊铕......
有没有一种熟悉感?
是不是除了在元素周期表外,再没见过这么多金属元素?

有机化学领域,明朝王爷,亦有涉猎,比如:
朱勤烷、朱孟烷、朱悦烯、朱定烷、
朱琼烃、朱颙炔、朱厚烷、朱厚烃.....
甚至还能加一个盐类:
大明安定王朱成鏻
宗室子弟名字怎么起,是朱元璋老早就定好了的。
难道朱元璋是个穿越者,前身是个理工男,所以用化学元素给后代取名字?
这当然不可能。
明朝王爷们的名字跟化学元素撞上,是个历史的玩笑。
不过,这确实是拜他们那个强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赐!

02
众所周知,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贫农出身。
贫农在元代,要是不上学不当官,是不配有正式名字的,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体重日期等命名。
朱重八老爹朱五四,爷爷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光看名字,就知道最底层的老百姓。
或许正是这么一段屈辱的“取名经历”,让朱元璋登上皇位后,便立下规矩,朱氏子孙一出生,就得有个堂堂正正的好名字!
他根据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定下五行取名法:朱姓+辈分+五行。
立下取名规矩时,朱元璋有24个儿子,一个侄子,外加五十多个孙子。
为避免出现重名问题,他还规定按房头论辈分,每个房头有自己的字辈。
例如太子朱标的字辈是: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的字辈是: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就是说,各房头后代取名时,名字的第二个字,要按照“二十字字辈”的顺序来往下排。
例如燕王朱棣的后代,名字是这样的:
朱高炽(仁宗洪熙皇帝)
朱瞻基(宣宗宣德皇帝)
朱祁镇(英宗正统/天顺皇帝)
朱见深(宪宗成化皇帝)
朱祐樘(孝宗弘治皇帝)
你可以对照上面的诗查看。

▲朱棣画像
至于名字的第三个字,则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采用“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的字。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朱棣等,都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孙子是火字旁。
例如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高炽、朱高燧.....
火生土,曾孙是土字旁,例如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垠.....
土生金,玄孙是金字旁,例如朱祁镇、朱祁钰.....
金生水,五世孙是水字旁,例如朱见深、朱见潾.....
水生木,六世孙又回到了木字旁。
以此类推,朱元璋定好了他后代名字的偏旁。

▲朱元璋。来源/电视剧《朱元璋》
03
朱元璋的取名法,设计得十分科学,但他忽略了一点,他的子孙太能生,好名字不够用啊!
前几代,大家还能取什么“铭”“钰”“钧”等相对好听的字为名,或者以“钱”、“锥”、“铲”等常见字命名。
可过了几代,朱家后代人口爆炸式增长,起名字就成了大难题。
按照朱元璋的祖训,得有个五行偏旁的字,还不能跟自己的五代以前的祖宗重字。
于是乎,各种“金木水火土”偏旁的生僻字,包括后来用为元素名的铬、钴、钋等,都被朱家后人们翻出来给子孙起名字。
这也是文章最开始那些王爷名字的由来。

▲明代宗室名字
04
因为明朝王爷的名字,成了今天的化学元素,所以朱元璋被戏称为“化学教父”。
但要说明朝王爷的名字启发了现代翻译《元素周期表》,古道觉得,可能性不大。
国内最初的《元素周期表》是晚清化学家徐寿(1818—1884)翻译的,目前没有可靠史料提及,徐寿翻译时参考了朱明皇室的命名。
而且,前明残存宗室在清朝一直低调做人,“朱氏家谱”应该很难流传到外姓人手中,更别提大批宗室中不出名且生僻的名字,被外姓人知晓。
最后,徐寿翻译元素表时,大清文字狱依旧盛行,徐寿不会自找麻烦,拿前朝藩王的名字译本朝的元素表。
所以,朱元璋的后代名字撞上现代元素周期表,大概是个历史的美妙巧合。
PS:朱元璋的第18子岷王,他的字辈后面是“宽镕喜贲从”,这个镕字辈出了个总理叫朱镕基。
PPS:明朝宗室都是由礼部拟名,明中后期,礼部官员经常因此向宗室索贿,有些没落宗室交不起“起名费”,就被取难听甚至羞辱的字。
比如周府汝阳王朱勤烝,“烝”的一层意思是指与父辈或兄长辈妻妾淫乱.....

推荐阅读
唯一一张太平天国封王的照片,看眼神就不好惹
和臣下抢老婆不成功,朱元璋把媒人做成肉泥..
9张细思极恐的照片,历史的血腥和恐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