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后,我写了篇观后感发在网上。不能算影评,就是个人观感而已。
我看电影、看书往往会在豆瓣上记录一下,为了忘却的记忆。任何人脑中都有个橡皮擦,难说被擦除记忆的那一天何时到来,凭着那些记录,或许还能回忆起某些往事。我做这件事,包括写文章,都有这层意思。
网上看到很多极不友好的留言。有个人说一看就是给迪士尼洗地的,还有人问我收了多少钱……后来的留言我不再看了。
我还没达到某种境界,比如笑着面对,看看是不是骂出了什么花样。对别人的评价还会在意,有骂我的还会立刻马上反击、拉黑。为避免情绪波动,我往往选择视而不见。
眼不见心不烦。这是真的。
《花木兰》差评如潮,我在文中说几句电影的好话,就是风险。后来我想,也许是受“同心同德”教育久矣,很多人习惯了“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接受多元化的思想,不同的声音。
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和而不同”的。他们不懂,以为我必须要和他们“保持一致”,必须发出同一种声音。
我不以为自己有什么问题。你看《花木兰》拍成了狗屎,我只愿——见好,不辜负29块钱的票价,不浪费往返影院的两个小时的人生。
我当然知道真人版《花木兰》有问题。既然巩俐扮演的巫女法力无边,入皇宫杀皇帝是分分钟的事,易如反掌,干嘛大费周折让可汗去杀?逻辑上就讲不通啊。但我,只是更愿意——见好。
而已。
我的观后感是我的,你的观后感是你的。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你的人生关我屁事。
挑毛病这种事,我年轻时候可在行了。我一个处女座、一号型格的人挑别人毛病,鸡蛋里挑骨头会挑不过你?
只是,到了现在的年纪,真的更愿意发现生活中的小欢喜、小确幸,更愿意表现得慈眉善目。
我现在看蓝天白云都觉得好美啊。下午在海边看到一个贝壳,哎呀,太漂亮了,我在那个壳上看到了如黛的山脉,看到了青花瓷的效果(头图就是)。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看上去很慈祥?
那是因为他们更愿意说“好,好,好”,他们隐藏了锋芒。
那天,在抖音上看到懂懂老师的一段话。
“我们看故事(电影或小说),并不是为了评判三观对错,而是了解世界上确实存在这么一种生活状态。”
这段话,我看了三遍,很疗愈,也很受用。
《红楼梦》好吧?十几岁时候读《红楼梦》,跟几十岁读《红楼梦》读后感肯定是不一样的。一遍遍读的人,自然每一遍又都能读出不同况味。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
先生说得很明白:你是什么人,就会看到什么。
蒋勋、白先勇都讲过《红楼梦》,都推崇红楼,但他们俩人的视角、观点,确有很大差异。我后来想,那也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人生体验不同所致。我们对他们有分别心,说谁讲得好,谁讲得不好,都是自己内心的倾向罢了。
关键是什么?是允许别人对故事(电影或小说)有个人的观点,看法。而不是别人跟你不同,就批评、指责、打压,甚至恶意中伤。
不评判三观对错,能了解、接纳、尊重世界上多元生活方式。
我觉得很受教。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别人的话里、故事里,给自己的观点找到证据,给自己的行为纠偏。
即便活到年过半百,七老八十,抱着学习的心态,也常有这种收获。
推荐:
《花木兰》:认识花木兰
发现平淡生活中的小欢喜
国庆中秋双节在即,如果不带孩子去旅游,就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吧。点击次条了解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可下单,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