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游历:青州记之井塘古村


去青州之前,我并不知道井塘古村。
周一那天打车去云门山,我问出租车司机青州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好玩的地方。他想了想,报出一串山名地名,我听到jingtang的发音,并不确定是哪两个字,在地图上搜出来给他看,说是的。
周二上午先去了青州博物馆。青博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比我之前去的所有博物馆都小。但人家那里有状元卷,有龙兴寺佛教造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博物馆不在大,有真迹名品则赢。
我在网上预约上午十点钟进馆时,看到那一个小时时间段的预约人数已近五百。在博物馆转了三圈出来,看到两辆淄博的大巴车停在馆前的广场上,显然也是为了参观的奔赴。
博物馆暂且不表,回头专门记叙。
先说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距青州市15公里,是“一座历经6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具有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
虽然看到小红书上有博主评价说踩了雷,但我还是被网上的这句介绍吸引了。当然,也是因为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在青州游逛。
南方北方的古村已去过不少,古镇格局大致相当,如周庄乌镇同里,小桥流水也相似,但总归一处有一处的别致和美好,更有不同的人文故事可以探寻。
井塘古村交通并不方便。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好在打车很便宜,距市区也不远。
打车抵达古村,我问司机怎么回去方便,他说如果我游览完了,出来打不到车,可以打电话给他,他来接。
我不放心,进景区时又问值勤的工作人员。她让我记了一个出租办的号码,说可以打电话约车来接。
正是后来接我的那个出租车司机,让我对井塘古村的印象加深了。
他很健谈。先是问我对井塘印象怎么样,我说还行吧。
当然是敷衍。在村里我一边沿石级而上,一边也有想到:如果让我长期生活在这里,我愿意吗?
扪心自问,我的回答是NO。
当游客就罢了,生活在这里?不会的。虽然我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过,村中院落跟我们老家的房子也很相像;虽然这里算得上山清水秀,林木也茂密;虽然井塘还是《红高粱》拍摄地(电视剧版,没看过)。
古朴是古朴,但距理想中的“最美乡村”还有很大的距离。讲宜居,南方的古镇似乎更合乎理想。
评价“最美乡村”应该有一个最起码的标准,我以为,就是你愿不愿意在那里定居、长期生活。
就像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写的,对有效管理者的评价之一,是问“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司机师傅也就三十多岁,很精神。大概是健谈留给我很精神的印象。他又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村叫“井塘”?
被问到,我信口瞎编起来,就说应该是有个“井”还有个“塘”吧。进入景区,在检票口前,就看到一口井。塘没看到。
没想到我蒙对了。他又说自己的兄弟媳妇家就是那个村的。难怪说起井塘这样一个基本已经废弃的古村庄,他如数家珍。连“衡王嫁女”的故事和吴家大院的渊源,也讲得头头是道。
如果不是遇到那位司机师傅,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故事。毕竟村里没有导游讲解,也没看到相关文字资料和记载。
说的是——
嘉靖皇帝的兄长,衡王,封地青州。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嫁的都是高官贵族,门当户对,夫婿身体却都不太好,两个女儿早早地守了寡。三女儿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她比较个性,招亲不比武,只一个条件:身体魁梧强壮,能吃饭。
井塘村人吴仪宾,平日靠打柴、卖柴为生。一天,他到城里卖柴,听说衡王正在选婿,就想去蹭顿饭填饱肚子。吴仪宾一口气吃了六个还是八个馒头,衡王的三女儿看在眼里,便将绣球抛给了他。
司机师傅好像把那场景看在眼里,描绘得惟妙惟肖。说:能吃,说明他身体健康啊。
衡王虽不情愿女儿嫁到穷乡,但见小吴身强力壮,老实本分,也就同意了。衡王不愿女儿受委屈,在井塘村为他们修建了大院和72间房屋。为方便女儿回娘家,又在村子与王府之间修了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俗称“官道”。
故事,也许是演绎是传说,也许是真的,毕竟留下个吴家大院。
沿官道走进吴家大院,发现那院子真的很大,北方的四合院的格局,有南屋北屋,东屋西屋以前应该是有的,历久之后,跟村子一样破败了。只留下有限的几间房屋和传说。
院子里有四五个工作人员,其中俩妇人着蓝布罩衫,看着像统一的工装,在刷抖音还是快手,放的是天仙配。声音远播。倒也应景。
我中午没吃饭,以为古村会有小吃售卖,随便买点什么饼啊糕啊的充饥就行。井塘还真是,路边除了几个卖山楂核桃手编筐的村民,啥也没有。
吴家大院高树钻天,院内有供游客休憩的秋千,还有磨盘做的石桌碌碡做的石凳。我坐在秋千架上喝水,吃包里的两个桔子,还有一包当作零食的坚果。一只花猫跳上秋千,我跟他分享了果仁,扔了瓣桔子给他,却走开了。
井塘古村是保存得比较完善古村落。村口有土地庙,有古石桥、古井、古树,村子至高处有古炮台,比古庙古桥古井古树古炮台更古老的,是古老的石头砌成的房子和石阶,还有山,也许还有树,还有林间流荡的风。
路遇一位卖手作的老妇。专心致志编草筐,问她年纪,说八十了。一惊,跟我妈同龄,看着却年轻。问村里老人可长寿,自豪地说村里五百口子人,八十的有,九十的有,一百的也有好几个。
不知真假。
前段时间看到个说法,长寿村多半不可信。年龄造假。那一代人多不识字,也没有出生证,连他们的父母也不记得他们出生的年份,怎么证明他们的真实年龄?最长寿的人,在北上广,特别是ZNH,医疗和生活条件好的地方。
有道理。
井塘古村的建筑跟蒙山一带的古村大致相似,我在蒙山脚下的沂蒙人家也见过这种房子,只不过井塘规模更大罢了。都是就地取材。都是石头房子石头墙。
古朴是古朴,“最美”却值得商榷。毕竟,作为风景区,有点疏于管理,至少还可以打扫得更干净卫生一点。也可能我此去之时正是秋天,落叶缤纷,尚不及清扫,更给人萧瑟寂寥之感。
从井塘到火车站大概四十多分钟。途中出租车司机还讲了云门山上的“寿”字的故事,以及状元卷、龙兴寺佛像出土的事件,有正史也有野史。
我问他何以知道得这么多,他说因为经常有乘客问,就自己找些书来看,觉得很有意思。
他又问我,知不知道青州名称的来历。我到青州后才做了点功课,就说“海岱——”,后面三个字没出口,他接了过去“惟青州”。
还告诉我:云门山比泰山看到日出更早,青州在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叫“青州”。
这倒是新知了。
在青州遇到的司机师傅,不论是公交车还是出租车,都和蔼可亲,有古道热肠感。
也许,这正是古城的性格。
忘了问司机师傅的名字,虽然有电话,也不好再问。
相忘于江湖吧。




























相关文章
无知的游历:青州记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10——在新疆乘火车    新疆记 9:五十度高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8——八卦城特克斯,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 新疆记 7: 请到喀拉峻大草原来看雲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6——走在夏塔古道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5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4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3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2     新疆记:中巴边境一家邮政所的《衣物捐赠倡议书》    新疆记:谁比喀什的店主们更会取名?!   无知的游历:新疆记 1
无知的游历:海南记 4 无知的游历:海南记 3 无知的游历:海南记 2 无知的游历:海南记 1 无知的游历:安仁记 无知的游历:乐山记 无知的游历:峨眉山记 无知的游历:都江堰记 无知的游历:三清山记 无知的游历:重庆记 2 无知的游历:重庆记1 无知的游历:篁岭记 无知的游历:景德镇记 无知的游历:南昌记 无知的游历:涠洲岛记 无知的游历:柳州记 无知的游历:钦州记 无知的游历:福州记 无知的游历:奉化记 无知的游历:泉州记 无知的游历:潮州记 无知的游历:宁波记 无知的游历:南澳岛记 无知的游历:汕头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