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震是个60后女歌手,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她了。
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她的歌,当然现在也还是喜欢。很多她的歌,《野花》、《干杯朋友》、《我热恋的故乡》、《铿锵玫瑰》等等,我都会唱。最喜欢的一首,是《执着》,因了这首歌的歌词,——
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 孤独总在我左右 每个黄昏心跳的等候 是我无限的温柔 每次面对你时候不敢看你的双眸 在我温柔的笑容背后 有多少泪水哀愁 不管时空多么转变 世界怎么改变 你的爱总在我心间 你是否明白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
看到河南一名56岁的女子“蓄谋一年‘逃离’家庭,开启自驾游”的相关文章,我再度想起这首歌,想起那句“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56岁的苏敏跟田震是同龄人,她肯定也是听过这首歌的吧。也许,她的离家出走行为,用“我想超越这压抑的生活”描述更妥帖恰当。
经历了漫长的、孤独压抑的30年的婚姻,苏敏说“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生小孩,把女儿抚养长大,看着她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孩,再看顾外孙到上学的年龄。她已经履行完社会意义上的所有母职。
当两个外孙9月份上了幼儿园,她终于要“过自己的生活”了。独自一人开着POLO,不顾丈夫的反对,踏上了“床车之旅”,以车当床当房,自由之旅。
从河南一路向南,目前她已经走了一千多公里。最近应该已经到了云贵地区。打算开到海南过年。女婿想让她赶在过年前赶回家,但她“不想给大家干活了”。
我特别留意到文章里写到她跟丈夫的关系。丈夫离开客厅她才能坐沙发看电视剧,要看丈夫的脸色行事,家暴,AA制,30岁以后便没再同居过,“丈夫最大的乐趣就是挑刺”,她和老公在一起的感觉是“压力,压力,压力”……
即便这样,她也没想过要离婚。因为在传统家庭,“保持一个完整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她抑郁了。2019年查出中度抑郁症,医生对她说,人的脑部有两条血管共同运行,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她这个黄河血管前端有点堵塞,脑部供血不足,所以经常感到头晕、头疼。
自驾游途中,苏敏上传的小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她的故事也上了热搜。很多人给她鼓励,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人留言,称她的行为是“一个人的末路狂花”。
奇怪,我看关于她的文章,也想到《末路狂花》,虽然剧情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
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有代表性。60后的女性,已然不同于上一代。
我之前也知道有很多女性长辈困在不幸的婚姻家庭里。她们,即便再厌倦甚至痛恨丈夫,经常说“下辈子再也不找这样的主(人)”,甚至交待子女“死了也别把我跟他埋在一起”,也还会继续把日子过下去。鲜有人像苏敏这样,有逃离的勇气。
不止是逃离,在苏敏身上体现的,还有超越。
60后的女性,大都读过书识了字,实现了经济独立。苏敏退休工资虽然只有两千多块,即便一个人生活,没有大病大灾大项的支出,也够花了。身体健康的话,还可以找个工作赚点零花。她不想就可以不看丈夫的脸色,不再伺候他,没有必要在那棵婚姻的烂树上一辈子吊死。
最关键的是,她会开车。清浅在《单身力》里专门写过一篇,《你为什么一定要尽早学会开车》,一个女人,会开车活动范围就比会骑自行车、电动车大,就不用求人载己。
苏敏还会上网。自驾游的行动,就是浏览网页时看到了别人分享的攻略。
为了“说走就走的旅行”,她默默准备了一年。“她还没有想好归期,也没有想过将来,能确定的似乎只有方向:她要开着自己的小POLO,一路往温暖的南方去。”
我转发了写她的那篇文章,说“这一生,至少为自己活一次。”
苏敏自驾游结束之后,即便她还会回到家中,也许什么都变了,至少她的内心已经有了阅过万水千山的变化,至少按自己的意愿活了一次。
相比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成怨偶,苏敏对女性起到的是榜样作用。
好的婚姻是能够白头到老的,甚至双双退休后结伴周游世界。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在澳门路海边遇到一对上海来的老夫妻。当时他们把车停在路边,后备箱打开着,我还以为是要出夜摊的,前段时间不是鼓励摆摊经济嘛。
一搭讪,才知道原来人家把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如此之浪漫——改装了一辆房车,夫妻俩正要走遍全国。青岛是他们旅程中的一站,那一晚,他们正要夜宿在音乐广场附近的海边,枕着涛声入眠。
我以前以为男人离婚或丧偶后,大多数都能迅速再婚组建家庭,是男性的优势;以为女性很难再婚,往往倾向单身,是在婚恋市场上处于劣势。其实这恰恰说明女性的独立生活能力更强!有经济能力的女人离开男人照样能生活得很好,一个人也会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把日子过得花红柳绿火树银花。
男人呢?未必啊。
60前的中老年男性(不是年轻一代),普遍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他们大多已经习惯在家里被女性照顾。一旦离婚,一旦配偶去世,“他们就像失去了长年的住家保姆,赶紧找一个顶上。”
我所住的小区中老年人居多,环视四周,大多也是这样的情况。男的没了老伴,前老伴“尸骨未寒”往往赶紧找了一个;若女的没了老伴,绝大多数都会独自生活。我最近听到一例,有个教授春天老伴没了,基于他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儿子给找了个保姆,结果没三个月,教授要跟保姆结婚,房子也说要给人家……闹得人尽皆知。
倒也无可厚非。有经济能力的老男人,花钱找个人照顾自己,你情我愿你侬我侬,也算双赢,顺便帮社会解决了养老问题,三赢。
是女人找不到吗?
不!
有个老师说,“女性在丧偶后,会有一种脱身的感觉,不用伺候老爷了,也不想伺候别的老头了,有多余的精力,宁愿帮子女带娃,换得养老相伴。”
是受够了!
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她的自传《活过,爱过,写过》里披露了一组数字,“北欧各国单身人群占人口50%,在美国、法国也都从三四成增加到超过人口过半数,就连东方国家日本也已经占到40%了……”
看了这个数字,就不会奇怪我们周围,现在,为什么那么多适龄男女不恋爱不结婚。90后00后中的很多人,是要为增加中国人口的单身比例做贡献的。
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按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有选择的自由,也恰恰证明了,他们比上一代人更有资格、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需要像苏敏一样的逃离。他们,是直接的超越。
推荐阅读
《寄生虫》: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海的女儿》与“人类女孩”的成长
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做女人吗?
今日荐书
《2021写给孩子的小小诗日历》
每天一首诗,给孩子一年365天的滋养
点阅读原文购买,
次条看详情
!
谢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