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人,还配不配谈理想?


去年的一天,跟别人聊天,说自己“还有很多理想需要实现”。
那人一笑,摇摇头重复了一遍我的话。意思似乎是不相信,是“你都年过半百了,还扯什么理想?”
他的表情很令我很不爽。
不是我敏感,是我在人生里接受了一个教训和事实:如果你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令别人不爽、不舒服,使对方产生了“误会”,那一定是你的错,连解释都不需要解释。
后来我偶尔就会想,像我这种年纪的人,还配不配谈理想?配不配有理想?
冯唐经常在文章里写他老妈,偶尔也会发老太太的视频。一个80多岁的蒙古族老妇人,爱穿大红裙子,染彩色头发,脖子里挂狼牙,一边喝红酒吃花生米,一边回答冯唐的问题,让人看了,就觉得她热情似火,热气腾腾。
有一期视频里,冯唐问“你有什么理想吗?”
老太太夹起一个花生米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想买个庄园,在昌平。”然后,又很不好意思似的,“不过我的钱还不够……”
这太有意思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还有买庄园的理想!我才50出头,就不配谈理想了吗?
读完《我想要始终不渝地生活》,更坚定了一种信念:人生在世,应该始终心怀梦想,心有理想。
当下,很多人喜欢讲“初心”,我所理解的初心,只不过是理想最初始的形态,跟理想属同一概念。
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老师会不会布置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小学四年级还是五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布置过这篇作文。我写的理想是长大了我要当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为祖国发现蕴藏在地球上的宝藏。那篇作文得了95分,现在还记得分数。
前段时间我忘了看谁的文章,也说自己曾经的理想是勘探队员。那个作者跟我同龄,也跟我一样是看了电影《李四光》受到启发。那个人和我一样,这辈子都没有当地质勘探队员的可能。但那是我曾经的理想,人生中的不可磨灭。
我另一个同班同学的理想是当个化学家,他也是部队子弟,当年住在我家后面。有次聚会,说起小时候的理想,我问他还记不记得自己的作文,“你的理想是当化学家”,他一脸茫然。
如今的他,在体制内一家单位工作,头发已经花白,全然忘记了自己小学时的人生理想。倒是我,莫名其妙地替人家记得一个儿时的理想。
大概,因为他的那篇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在班里读过吧。
理想,还是要有的。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
哪怕那个理想不一定能够实现,哪怕中间你会调整理想目标(改变初心),但一定要有。
不管多大年纪,“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理想,人生就不一样。
哪怕已经人到中年,哪怕年过半百,哪怕七老八十,哪怕知道生命还有倒计时的三天……不是配不配谈理想,而是只要活着,就有资格、有权利谈理想。
周星驰在电影里说,“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今天青岛下了小雨,气温降到零度。我一天没出门,没下楼,一口气在Kindle上读完松浦弥太郎的这本小书,如沐春风。
50岁,年过半百,到了人生中途。《我想要始终不渝地生活》是松浦弥太郎50岁时出版的作品,他在一档广播节目里讲《五十岁的基本》,这本书是广播内容的选编。
“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固守内心的“基本”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我在今天读到这本书,真觉得——太好了!
得到了很多启发。五字头的人生,年过半百,“绝不是还很年轻,但离老去还很早。”也是时候,好好梳理一下自己五字头的人生了,认真思考该以怎样的状态,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启发一:每天保养。有规律地早睡早起。年纪越大,应该越珍惜自己。规律生活。
启发二:不勉强自己。放松。“真正迷茫时,把问题交给时间。”
启发三:慢下来。松浦弥太郎说,“慢下来才是生活。”他跑了七八年马拉松,每隔一天就跑一次,50岁后“不追求速度,而是追求跑步的质量。”
启发四:说“我喜欢钱”。我一边看书一边问小曦同学“你喜欢钱吗?”她说“当然喜欢,不然我干嘛打工?!”很好。你爱钱,钱才会爱你。金钱是生存的“重要的基本”。
启发五:把自己当作公司来运营。“不管在哪里、被谁看到,都不觉得羞愧的财务状况才是理想状态。”每天都努力赚钱,存钱;把钱用在对的地方。
启发六:尝试新事物。明确自己热衷的事(比如写作),“全身心地对世界抱有好奇心、观察力、洞察力”。
启发七:定期从现实中抽离。比如昨天一个人去海边,明天一个人去爬山。读书,听音乐,看电影……都是。享受生活。
启发八:“要有只穿一条短裤站着也不难为情的身体”。过了五字头,新陈代谢明显慢了下来,很容易发胖。最重要的是通过运动保持 身材。松浦弥太郎每天早上跑步,周六日跑十公里,每年参加数字马拉松。“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即使穿着再好看的衣服、穿着再好品牌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好看。”
启发九:把“成长”当关键词。成长不止是小孩子的事,五字头年龄以上的人,也要有成长力,不断给自己充电,赋能。打破心中的界限,多和年轻人交往。把自己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松浦说:“不断看到世界上的新事物,不断遇到比自己更了不起的人。我想要从这样的人身上学习很多。”
启发十:有价值的输出。写文章的时候,问问自己,这篇文章要给读者、朋友、家人传递什么?这份分享,是不是有价值?把自己当商品,增加输出的含金量。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不止十条,在这里记下来,十条足矣。
我很喜欢读日本当代作家的作品。小说除外,不管作家性别是男是女,基于生活的随笔散文,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表现生活中琐屑的幸福、极致的细腻。就是写日常的生活,工作,把事情做到极致。
我也要这样的写作。
人到五十,年过半百。从五十岁开始的人生,需要平静地度过,也需要继续谈谈理想。
人若在,理想就在。

推荐文章
松浦弥太郎:给不愿变老的你
发现平淡生活中的小欢喜
没有谁喜欢别人对自已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
今日荐书
文艺青年必备手册
《梵高》+《莫奈》
点阅读原文购买,
次条看详情!
谢谢你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