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使用最多的APP,除了微信,可能就是微信读书了。
主要用来——听书。
当然,一本书也不拘于一种形式,亦听亦读。
一边听书一边读书,就听出些感觉。纯个人的,总结一下。
第一,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听。
这一点,在喜马拉雅或公众号听书时就有感触。
听书,很容易走神。除非是故事情节特别强的小说。
为什么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评书这种形式特别火啊,《岳飞传》《封神榜》……说书人是在讲故事,声情并茂,很多人不识字也能听得懂。
还记得有个报道,单田芳还是刘兰芳老师讲《岳飞传》期间,在广播的那个时间段,某地公安机关统计,犯罪率都是降低的。
这真是值得玩味。可能是评书太受欢迎,大家都在听岳飞故事,没时间去犯罪;也可能是受岳飞精忠报国之精气神的影响,有犯罪想法的人也收敛了。
在微信读书听戴建业老师的《我的个天》和《你听懂了没有》,发现个别篇章、讲唐诗宋词的,并不适合听。特别是对不熟悉的唐诗宋词,有有生僻字的,不对照文字,跟不上节奏,听不懂。
什么书适合听?
小说。
这期间听了双雪涛的《飞行家》。我之前没读过他的作品,只知道他的名字,获得过宝珀奖。
《飞行家》是短篇小说集。一听之下,惊为天人。
写得太好了。太有才了。
之前令我有这种感觉的青年作家,是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作者。
我决定把双雪涛的作品都找来读一读,或者听一听。
罗翔的《法治的细节》也适合听。
学术性专业性有,但里面的故事也很好听。
第二,什么时候适合听书?
通常,早上起来,从起床甚至是在床上“腻歪一会”时,就可以打开听书软件,一边穿衣服一边听书。不过,这时候睡意惺忪,很容易走神啊。
一边洗脸刷牙,甚至上厕所,都可以一边听。
有人喜欢把书籍杂志带到洗手间,甚至是在马桶边放上书,总难免让人联想到“拉s看报纸——假积极”。我是强烈反对把手机带到洗手间的。
还有,水龙头如果出水时降噪不好,声音会盖过手机音量,影响效果。也,容易走神。
我亲测有效的,在厨房做饭时,无论是择菜蒸包子包饺子还是做别的,最适合听书。还有拖地,整理家居。
一边听书,一边做家务,简直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还有就是运动时。跑步,散步,跳绳时,都可以听书。
很奇怪,我试图一边喝茶一边听书,完全做不到。
大概,喝茶需要静心吧。
如果是一个人吃饭,可以一边吃,一边听书。
如果是跟家人一起吃饭,哪怕是两个人吃饭,也不要让手机的声音来打扰。
吃饭就要好好享受食物的美好。不要让别的声音来影响用餐氛围。
一人食,最好也专注在食物本身。
第三,什么人适合听书?
人有不同的感元类型。
有的人是听觉型,有的人是视觉型,有的人是感觉型。
听觉型的人,可能会觉得听书更好;视觉型、感觉型的人,捧一本书,用眼睛看、心脑眼并用,可能效果更佳。
我可能是视觉感觉型的。读书本上的文字,会令我印象更深刻,记忆也更好。
我读一本书,哪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不折页不划线不做记号,若想找到那一段,可以凭借记忆,迅速在一本书中翻找到。
其实我是喜欢读纸质书的。电子书次之。
之所以听书,完全是因为老眼初昏花。读书要摘掉眼镜,看电脑、干别的又要戴上眼镜,麻烦得很。眼镜也越来越容易疲劳。
第四,我为什么不愿意参加读书会一类的组织。
前几天接到某读书会的邀请,让注册,让加微信。
我谢绝了。之前体验过,免费会员,听书一类的。
读书是非常个人的事。
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想读什么读什么。
不喜欢听别人讲他的读书心得。假装读书。关键还要收钱。
除非是蒋勋等人。他的声音,是治愈系的。据说连林青霞都会去听他讲红楼。同样是《红楼梦》,我也听过白先勇讲,完全听不进去,节奏和语气,都太慢了,听着让人着急。
可见,同一本书,同样是听讲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
最后说一句:微信读书是AI,只有男声和女声之别,听得多了,就是一个声音一个腔调读所有文字,真的很单调。
所以,偶尔,还是要到其它平台听听真人的讲座,和声情并茂并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读。
不论听书,读书,还是听别人讲书,都胜却不读书。
学习愉快~
相关文章
微信读书真是太好用了
别人的评价,算个屁!
最近一个月,使用最多的APP,除了微信,可能就是微信读书了。
主要用来——听书。
当然,一本书也不拘于一种形式,亦听亦读。
一边听书一边读书,就听出些感觉。纯个人的,总结一下。
第一,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听。
这一点,在喜马拉雅或公众号听书时就有感触。
听书,很容易走神。除非是故事情节特别强的小说。
为什么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评书这种形式特别火啊,《岳飞传》《封神榜》……说书人是在讲故事,声情并茂,很多人不识字也能听得懂。
还记得有个报道,单田芳还是刘兰芳老师讲《岳飞传》期间,在广播的那个时间段,某地公安机关统计,犯罪率都是降低的。
这真是值得玩味。可能是评书太受欢迎,大家都在听岳飞故事,没时间去犯罪;也可能是受岳飞精忠报国之精气神的影响,有犯罪想法的人也收敛了。
在微信读书听戴建业老师的《我的个天》和《你听懂了没有》,发现个别篇章、讲唐诗宋词的,并不适合听。特别是对不熟悉的唐诗宋词,有有生僻字的,不对照文字,跟不上节奏,听不懂。
什么书适合听?
小说。
这期间听了双雪涛的《飞行家》。我之前没读过他的作品,只知道他的名字,获得过宝珀奖。
《飞行家》是短篇小说集。一听之下,惊为天人。
写得太好了。太有才了。
之前令我有这种感觉的青年作家,是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作者。
我决定把双雪涛的作品都找来读一读,或者听一听。
罗翔的《法治的细节》也适合听。
学术性专业性有,但里面的故事也很好听。
第二,什么时候适合听书?
通常,早上起来,从起床甚至是在床上“腻歪一会”时,就可以打开听书软件,一边穿衣服一边听书。不过,这时候睡意惺忪,很容易走神啊。
一边洗脸刷牙,甚至上厕所,都可以一边听。
有人喜欢把书籍杂志带到洗手间,甚至是在马桶边放上书,总难免让人联想到“拉s看报纸——假积极”。我是强烈反对把手机带到洗手间的。
还有,水龙头如果出水时降噪不好,声音会盖过手机音量,影响效果。也,容易走神。
我亲测有效的,在厨房做饭时,无论是择菜蒸包子包饺子还是做别的,最适合听书。还有拖地,整理家居。
一边听书,一边做家务,简直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还有就是运动时。跑步,散步,跳绳时,都可以听书。
很奇怪,我试图一边喝茶一边听书,完全做不到。
大概,喝茶需要静心吧。
如果是一个人吃饭,可以一边吃,一边听书。
如果是跟家人一起吃饭,哪怕是两个人吃饭,也不要让手机的声音来打扰。
吃饭就要好好享受食物的美好。不要让别的声音来影响用餐氛围。
一人食,最好也专注在食物本身。
第三,什么人适合听书?
人有不同的感元类型。
有的人是听觉型,有的人是视觉型,有的人是感觉型。
听觉型的人,可能会觉得听书更好;视觉型、感觉型的人,捧一本书,用眼睛看、心脑眼并用,可能效果更佳。
我可能是视觉感觉型的。读书本上的文字,会令我印象更深刻,记忆也更好。
我读一本书,哪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不折页不划线不做记号,若想找到那一段,可以凭借记忆,迅速在一本书中翻找到。
其实我是喜欢读纸质书的。电子书次之。
之所以听书,完全是因为老眼初昏花。读书要摘掉眼镜,看电脑、干别的又要戴上眼镜,麻烦得很。眼镜也越来越容易疲劳。
第四,我为什么不愿意参加读书会一类的组织。
前几天接到某读书会的邀请,让注册,让加微信。
我谢绝了。之前体验过,免费会员,听书一类的。
读书是非常个人的事。
我还是喜欢一个人,想读什么读什么。
不喜欢听别人讲他的读书心得。假装读书。关键还要收钱。
除非是蒋勋等人。他的声音,是治愈系的。据说连林青霞都会去听他讲红楼。同样是《红楼梦》,我也听过白先勇讲,完全听不进去,节奏和语气,都太慢了,听着让人着急。
可见,同一本书,同样是听讲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好。
最后说一句:微信读书是AI,只有男声和女声之别,听得多了,就是一个声音一个腔调读所有文字,真的很单调。
所以,偶尔,还是要到其它平台听听真人的讲座,和声情并茂并配有背景音乐的朗读。
不论听书,读书,还是听别人讲书,都胜却不读书。
学习愉快~
相关文章
微信读书真是太好用了
别人的评价,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