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文字是有力量的”这句话,是听公司刘总说的。那时我俩在一个办公室,忘了因为什么话题,他说了这句话,一下子就记住了。
去年春天从市南搬到西海岸,这一年多来,特别是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我们种菜种花种草,越来越感觉到:种植是有力量的。
简称“种植力”。
我第一次见“种植力”一说,是在多年前认识的一个博主那里,她有个公众号以前就叫“种植力”,后来改名为“中年人的活法”(可以搜一下)。
当然地里的活主要是觉主干的,我顶多算是个打酱油的。他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内外整洁,播种点豆浇水架苗,也在左邻右舍那里获得了一个“真能干”的美名。
一个从没种过地的人,居然成功地种把冰箱里四个发芽的土豆(眼看)种植成功了。
晚上我蒸了土豆蚕豆焖饭,土豆是在网上买的云南小土豆。他说以后不用买土豆了,过些日子地里的土豆应该就能吃了。那一垄土豆,不得收四五十斤?
虽然我也没种过地,但听他对土豆大丰收的期待,说“一棵苗按结三四斤土豆计算,十棵就三四十斤……”觉得他还真是个乐观主义者。
万一,万一一棵就结一个土豆呢?或者只长苗不长土豆也有可能啊?……我这么想,不过没敢说出来。怕自己乌鸦嘴,也怕他天明等不到天黑,会去扒开土看看到底结了几个土豆。
去年冬天种的大蒜也已经可以拔蒜薹了,觉主每天在院子里呆的时间都比较长,大概是看着自己种植出来的、地里长出来的东西,特别有成就感吧。还有,他说自己每天提水浇园,肩周炎都好了。
种植是有力量的。除了植物本身的发芽、生长、向上的力量,种植的人,也因见证植物的成长,有收获有成果,而感受到一份喜悦和力量。
种植,也有疗愈的力量。当一个人能够专注种植,把精力倾注或一部分精力放在种植蔬菜和花草上,就多了一份责任,一份工作。曾读过一本有关临终关怀的书,里面写到养老院里的老人,原本无精打彩的老人,当每人分配养育一盆花,他们便也焕发出了更强的生命活力。
我之前对种地兴趣不太大。主要是买菜很方便,五天能赶一个集不说,还有大大小小的超市,还有路边地摊,随时都能买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关键是,各种青菜都很便宜。院子里种那点豆角芸豆茄子柿子等等,真不够费事。
今年,因疫情原因,特别是上海的情况,让我格外有了危机感。觉得有个院子能种点菜,万一呢,万一遇到封控……就能解决吃菜问题。
上次回家,婆婆给了她育的辣椒苗西红柿苗茄子苗丝瓜苗,全部移栽成活。我又在网上买了豌豆种子,种在网购生鲜的快递泡沫箱里,按说明书把一包种子种在土里,敷土,洒水,眼见它冒出新芽,把土层撑高起来,又眼见它一天天长高,长出绿芽,长出细长的须子。觉得豌豆真是了不起的植物。
我小心地用剪刀一棵棵剪下来,清洗,焯水,拿芝麻盐凉拌——第一次吃自己种的豌豆苗的心情,简直——太好了。
不止蔬菜。不止所有的种子发芽生长都让人心动,让人感受到种子的力量,种植的力量。
还有花。
去年春天,回老家给二姑上坟,院子里西墙上一架蔷薇花开得正好,是复瓣的花,大得简直像玫瑰,不知是什么品种,问表哥能不能押(是这个字吧)活,他说很好活,剪了几枝让我拿着。
小小的几个枝条,我怀疑过能不能活。带到青岛,居然就让觉主给种活了。
蔷薇移栽到地上,眼下已有一尺多高。贴地面先开了两朵大大的花,我剪了插在花瓶里,又找出去年在二姑家拍的照片,生出很多的感慨。
去年给那蔷薇拍照的时候,二姑父还在,今年,姑父也走了。那个房子,除了表哥表姐回去上坟偶尔去看看,就空了。这个春天,蔷薇该是寂寂寞寞地开在那里,无人欣赏那一场繁华。
把蔷薇花照片发给表姐,告诉她在二姑院子里移植的蔷薇活了,她也发来几张照片,说是上周回去拍的。那蔷薇藤蔓已经扩到机井上,开得也更绚烂了。
我一边泡了茶喝,一边盯着茶几上的两朵蔷薇,心愿是希望再过两年,院子里的蔷薇也能长成她们在莒南老家的样子,枝枝蔓蔓地延伸出去,开成一道风景。
那时,如果有人喜欢,跟我要这蔷薇的枝条或者自己剪了去,也满心欢喜。这花,便也借由喜欢她的人的力量,继续在各处活了下去。
去年花开时
表姐拍的/蔷薇今年的样子
认真吃豌豆苗
推荐阅读
农妇有点田
又见杏花开
田园梦
谢谢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