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找虐呢?



事实证明,我是不愿意,不喜欢,也不太看得了恐怖片的。
上周末看了部英国电影《男人》(MEN)。虽然豆瓣6.8的评分不算太高,但读到几篇影评,多持赞赏口吻,有个女性作者甚至写自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影片开始还挺“正常”。正常加引号,单纯是指我的观感。半个小时后,恐怖气息就上来了,女主在目睹丈夫自杀后,一个人跑到森林别墅里,想换一个环境。入住收拾停当,她想穿越森林去逛逛,结果在一废弃的下水道处,遇到跟踪者。
阴森的森林,单身的女子,陌生的男人……有点吓人,背景音乐也烘托出了骇人的氛围。
恰好到了我去游泳的时间,就按了暂停,关上电脑去游泳。
隔了四五个小时,晚上九十点钟了,我那天没写原创文字,把白天学习群分享的内容组织了一下发在公号上,继续看《男人》这部电影。
只看了十多分钟吧。我果断合上电脑。
继续看下去,就到了深更半夜。那天只有我自己在家,一个人看恐怖片,不是找虐吗?可能就不敢睡了,可能会做恶梦的。
我才不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第二天,我还是坚持把《男人》看完了。断断续续的,一边做拉伸锻炼一边看,暂停一下,跑到厨房喝杯水再继续看。
可能是为了缓释恐怖感吧。
通常我每看完一部影片,就会在豆瓣记录一下,打个分,写句短评,是为了记录自己每年看过多少部电影。如果不记一下,很多电影看过也就忘了。
我写的是:不适合看恐怖片。中断了很多次才看完。有很多隐喻。了解想表达的主题,但喜欢不起来。
说实话,我还是有点佩服一个人敢在深夜看恐怖片的女孩子。据说有人会蒙上被子在被窝里看,越恐怖越刺激,甚至有人说看恐怖片是为了练胆,给自己“壮胆”。
晚上跟小曦同学说起这部电影。她一边嘲笑我,一边又跟我推荐《孤儿怨》。几年前她就推荐我看,说“真的超级好看”。当时也是暑假,有天晚上非要拉着我一起看,我听说是恐怖片,就逃开了。
我一直以为是《孤儿院》,至今也没敢看。
不打算看了。
《男人》被视作“年度恐男力作”,“无差别地扫射所有男性角色”。片中,以自杀要挟妻子不肯离婚的丈夫,没有边界感的友邻,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越界的神职人员,失职的警察,酒馆里陌生男人的窥视……每个男人都给女主角压迫感。最后恐怖的尺度也越来越大,以男人生出一个个“人”而成为高潮戏。
通常要离婚都是女人要死要活,这部影片里女主角的丈夫却是那个要死要活,还死在她眼前的人。女主人公摆脱不了眼前的那一幕,便选择了逃离。如果要在《男人》这部影片里找价值或意义,大概就是讲女性还是要靠自己克服心魔,抚平心灵创伤。
我大约是看不了恐怖片的。
之前台湾有部新冠疫情+僵尸题材的影片,我也是看了个开头就果断切掉了。本来还打算抽个白天再继续看完,以锻炼自己的胆量。
前两天读到李银河的一篇文章,便放弃了继续看完的念头。
她说:世间有万千种事物,有的美,有的丑,有的高尚,有的低俗。人活着,完全可以选择性地观看,不看所有丑陋的猥琐的,只看美好的高尚的。
还说她“从来不看电视上关于家长里短的节目,不看犯罪的节目,不看七大姑八大姨的节目。”
所谓:非美勿视,非美勿听,非美勿言,非美勿动。
我也就不打算再挑战自己,去看恐怖片给自己找虐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多看点文艺片,剧情片,纪录片……结局花好月圆皆大欢喜的影片。
疫情,谋杀,伤害,意外,无常,未来的不确定……已经够了,还是多看见美好的好。
推荐阅读
见好
看见美好
看见了看见春天的你
看见生活中的美好
第一个把“美”看成“大王八”的人,看到的是什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