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目送



此时,小曦同学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
连续在市南做了五天核酸,北京健康宝弹窗消失,码是绿的,应该能顺利进京。一颗心终于不再忐忑。
下午又有提前一天到北京的同学提醒,到市立医院国际门诊做核酸,需要打印英文版核酸报告。虽然折腾,但还算顺利。
说折腾,是因为核酸报告明天才能出来,也不给发电子版,或邮件或网上能查询。明天一早我要过海去市立医院给拿纸质报告,再拍照发给她,她在北京打印出来。
为什么不能发邮件呢?发邮件能增加医院的成本吗?
本来就是疫情期间,减少医患去医院的频次,减少出行,不是更科学吗?
就觉得,医院在服务方面,在以人为本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至少能给大家一个选择:是自取报告,还是发邮件?
打印报告不仅浪费医院的纸张,还浪费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邮件,不更低碳更环保吗?
大不了,再收次费。比如,选择发邮件收费10元。
国际门诊挂号100,为什么连核酸报告的电子版都不能提供?还需要去取?
无百思,不得其解。
自她离家上学,已经习惯了一次次的目送。她第一次出国,也是在青岛北站出发去的北京,那次是觉主陪同赴京,我一个人目送他们爷俩。
这一次,依然是青岛北站。她一个人,带两个盛重23公斤的行李箱,背一个12公斤的双肩包,去北京住一晚,乘明天的航班。
行李箱和背包都是称过重的。23公斤是国际航班每个免费行李箱的最高限度,留学生凭学生证,有两个行李箱的免费额度。
我也是多余,把叮嘱的话,车咕噜般讲了又讲。她今天说了好几遍:妈妈呀,你别叨叨。我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了啊。
来,你把我叨叨的内容复述一遍。她说:哎呀,无非是注意安全别熬夜少玩手机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我有数啊。
绿皮火车时代,送站还有站台票售卖。去车站送行,可以花一两块钱买张站台票,就能把人送到站台上。那时的火车,慢;那时的站台,总是有风,总是有雨,也好像比现在更浪漫。
那时的站台,该见证过比现在多的多的离别和告别吧?那些眼神那些拥抱亲吻……
高铁时代,我不确定还有“站台票”这种东西,毕竟,很久没在站台上见过告别的场景了。
不能进站,也就意味着,只能目送她过安检口,目送她乘扶梯进候车大厅。像第一次一样。
觉主灵机一动,说买两张到青岛站的高铁票,不就能进站了吗?
青岛北站到青岛站果然有高铁班次,花12块钱买两张票,并不真正上车,只为把小曦同学送进候车大厅。
本来车站有“小红帽”服务,就是找人帮忙搬行李到车厢,当然要花钱。去询问处问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因疫情,已经取消了这项服务。
又去问检票口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帮忙把行李送到站台。毕竟,一个女孩子拖两个大行李箱再背个十二公斤的双肩包,有点吃力。
至于她到了北京,如何把两个箱子搞下高铁,再打车去酒店,有没有帮忙把行李放到出租车的后备箱……我们眼不见,也心不烦了。
总会有办法的。
愿你有好运气遇到好心人帮忙,愿你一路平安。
本来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问。没想到工作人员说可以,只能进一个陪人,把行李帮忙送到站台,不进车厢。
就这样,我再一次目送他们爷俩过检票口进站,我在外面等候。大约过了不到十分钟,我一条朋友圈还没编辑完,觉主就从进站口出来了。对那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谢了又谢。
路上又跟我感慨,说青岛高铁管理还是很人性化的。
又一次的目送。
我跟她说:过年别回来了,太折腾。
她也说不回来了,明年见。
相关文章
“妈,我绿了——”
学会接受
接受
妈妈,不用你瞎操心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愿你能叫外卖,也能挽袖剪花枝洗手做羹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