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写博客是哪一年不记得了。应该是2010年左右吧。
写博客是受谭老师影响。她当时是公司的培训师,毕业于山大,写一手好字,也写一手好文章,她向我推荐了中华部落阁。
我在那儿认识了包括谭老师在内很多“同道中人”。拉维老师,上海老树,小女人,凤儿,叶子,小丽,南桥,晓黎,无言,路人甲,雪儿,常庆,山人,安吉儿,真水无香,苹果鱼,babyfish,chacha……至今大家仍有互动。
我曾对小丽说过:我也是看着你们家宝长大的啊。后来,又看着她生了宝妹,宝妹现在都上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了。虽然素未谋面,但在网上比前同事更熟悉。
也有线下见过面的。跟凤儿在苏州见过两次,叶子是山东媳妇,某一年国庆节随老公来临沂的大姑姐家,匆匆见过一面。
后来部落阁式微,又转移到博客大巴,不太确定了。也好像在搜狐博客开过账号,再后来,又搬到新浪博客。当时博客有个功能,叫“一键搬家”。就是各平台为吸引作者去安家落户,设计了那样一个功能,你在搜狐写的文章,可以全部搬到新浪。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在妞博网是不是和新浪博客同时更新,已无从考证,毕竟妞博也已经关了。
至于后来在简书码字,是受王佩老师文章的影响。他写自己一个朋友去了简书,还分享了自己的写作体验,我就去注册了。
可以说,在去妞博和简书之前,我都是当日记写流水账的。到妞博和简书之后,才开始写文章。
近来发现,公众号文章审核很严,不知会不会越来越严。前几天有篇文章审了三次,每次耗时三个小时。这对作者无疑是一种折磨。
我就在想:会不会有一天取消公众号?你们还想做自媒体?
难免心中一凛,好像有雪落在心里。那公众号是不是有一键下载功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下载下来。
博客时代“四处安家”,是怕写在网上的文字消失。虽然是些有一搭没一搭的没有目的的写作。但自己码的字,还是珍惜的。
今天忽然想起,我还有个新浪博客。那些文章还在不在?当年都写了些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连用户名和密码都忘了,还能登陆吧?
就搜了一下。
居然,还能找到。
从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9月。2018年我就写公众号了,同时发在新浪博客,显然也是为了“备份”。
于是我就翻阅了博客里的文字,好像在翻阅自己的从前。
一个感慨:如果当时不记录下来,那些事,很多事,可能就都忘到脑后了。
我经常想不起来去台湾是哪一年,以为除了《阿里山下的树木银行》,没写过任何一篇关于台湾的文字,翻看博客才晓得:呀,当时是带了电脑去的呀,还在博客上写了几篇“游记”。
可惜当年目标性目的性都不强,记录的内容太简单了。不像现在写“无知的游历”,是用了点心的。
比如2010年4月2日的一则《母女对话》,如果不翻看博客,我压跟不会记得她10岁时的这则有趣的对话。
可可是小曦同学的乳名。
还有一则。全文摘录如下:
《可可教我识的字》
1
可可说:妈妈你得感谢我,今晚教你识了两个字。不,三个字。
是这样的——
我在阳台洗衣服,可可在她房间里写作业,我们一窗之隔。
她念道:他JU着身子。
我就奇怪了,怎么会有“Ju着身子”这样的动作?就说你好好看看课文是不是“绻”着身子?
她说后面还有个字。我一下想起来,知道是“佝偻着身子”。可可查字典,我才发现自己多年来“以为”的读音声调错了。
佝偻,应为gōu lóu,我读的是gǒu lóu。
好吧,这两字算作了她教我的。
后来她又问我“妈妈,是Yin红还是Yan红啊?”
我洗衣服,水声大,应声也大,估计楼上楼下阳台若有人都能听得到。
你查查字典嘛!Yin红的鲜血吧。
可可查到,把字典贴在玻璃上让我看:你说错了吧!是Yan红。幸亏我教你了吧!
我了个汗。幸好未在人前丢过大人,原来是YAN红的鲜血。
又想,如果有人姓殷名红,撞见了会不会YanYin不分纠结叫她啥好泥?
2
人一生识得的有些字,大概有很多是联结着某一个人、某一种场景,甚至是有着深深浅浅的某些回忆的。
比如,从此我会记得。一个夏日的黄昏,写作业的可可教我识得了“殷”的另个读音。
比如。翁。识得这个字是在小学或中学的课本上吧?在《白头翁》中,在“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在邹县,大概是方言的缘故,一直读ONG。到1983版的翁美玲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时,才知道原来翁也是个姓,仍是读ONG美玲。(拥护传统文化,建议恢复学龄儿童学习《百家姓》、《千字文》等。)
直到参加工作后的有一天,好像是在集体宿舍里,好像说起有个叫翁虹的女演员。
丁P的表情我还记得:(那个字)你都念ONG?不是WENG吗?
ONG……WENG……
时隔多少年,回想当年场景,感慨一下:人生中,有多少人是我们的一字之师啊。
重读那些年的那些文字,工作的,生活的,是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就觉得,记录是有意义的。
也决定整理一下那些文字,陆续贴在公众号里。据说新浪博客也要关停了,只有作者自己能查看。
文字能打败时间,文字也有力量,给我们庸常的生活赋予些意义。
我曾劝很多人写日记,写作,记下来,包括小曦同学,我跟她说,行万里路,如果不读书写作,“就是个邮差”。我还曾因在某次会议上说“公司总监级的人都应该会写文章(大意)”,原话我自己也不记得了,也许是选择性的进行了遗忘了吧。说起来,是件伤心事。
至今,我仍然觉得,写作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还是要坚持写。为了忘却的记录。
推荐几个公众号
三十多年好友
前同事现教育工作者
前同事
推荐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段子手:“比他们大的人都不懂爱情,小孩懂什么呀!”
有什么动力是支撑你写作的?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写作”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