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这种事的。
毕竟中国社会素有包括“死者为大”在内的中国式宽容的传统。但是,架不住腾讯新闻连篇累牍的头条消息推送。
估计此事还会有后续。家暴,遗书,离婚冷静期内,产后抑郁,丧偶式育儿,老公渣,婆婆坏,人生绝望,生无可恋……都有可能。
可是,可是,再大的同情,也难以接受“怀抱两个孩子跳楼”这一选项。
一岁的儿子可能还不会走路,无法选择;四岁的女儿,如果心智正常,应该有对死亡的恐惧了。这个母亲,在决定带儿女自杀前,有没有问过他们,“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跳)?”
当一个妈妈决定去死,她有没有资格和权利带孩子一起?
我以为是没有的!
就是太自私了!太极端了!纵然我默念过多少遍《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段著名的开头,“每当你想批评别人时,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也得这样评判。
郑爽代孕的事那么多人义愤填膺,觉得她两个孩子被弃养了很可怜,对携子女跳楼的妈妈为什么要宽容?都没有几个公众号大v写这件事,大概因为“人都死了”吧。
可是,对活着的、下一个绝望的妈妈有討论的价值。
郑爽代孕生的俩孩子有孩子生理意义上父亲和家人在美国照顾,活得好好的,一点都不可怜。将来郑爽想开了,随时都有“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可能,毕竟孩子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可怜的是合肥那俩被妈妈怀抱着跳了楼的四岁女孩和一岁男孩,他们连未来都没有,他们是——受害者。
而他们的妈妈,是直接的加害者,是凶手。
除非,她有某种精神疾病,无行为能力。那就是另一种性质的人间悲剧了。
如果不指出这一点,滥加同情,今后可能仍然会有女人走这种极端。
所谓想不开,活不下去。还以为特有道理。
不管是出于什么动机:报复男人及男人的家庭,惩罚他们从此生活在痛苦之中,让他们断子绝孙;怕独留孩子在世间,得不到好的照顾;人生实苦,太绝望了,不如离开……等等。
都说不过去。
用毁灭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方式,去证明“别人不够好”,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按社会学家李银河老师的观点,评价一件事为是否犯罪按“有无受害者”分类,带一儿一女跳楼这件事,就是明目张胆的、赤裸裸的杀人。
即便杀的是自己的儿女!
我人生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妈妈想带孩子一起寻死”这种事,是在学龄前看的一部香港电影中。片名叫做《巴士奇遇结良缘》。
对这部影片如此深刻,是因为那是我人生看的第一部香港片,因为“巴士”这个词很新鲜,还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结良缘。还因为有明确的优越感,“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而男女主人公在资本主义的香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电影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他们没死,一家人抱在一起,决定好好活下去。我至今还记得在巴士上结了良缘的青年男女生的孩子,一个叫平平,一个叫安安。
平平安安。
不知道合肥被母亲杀死的男孩女孩叫什么。愿他们在天有灵,能平平安安。若有来生,挑一户正常人家投胎,被爸爸呵护,被妈妈珍爱,死在父母后面。
前段时间偶尔读到一段话,说做子女的最大的孝顺是死在父母后面。合肥这位女子父母若在,她自己先死一步,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不孝了。她的父母亲人,更值得同情。
纪伯伦有首著名的小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如果那位女子读过这首诗,在杀死孩子之前能想到“我的孩子其实不是我的孩子……”也许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有个老师说将来给儿子找媳妇至少得找读过高中的。我觉得吧,找老婆找媳妇,得找情绪平和的,有判断能力的,别遇到渣男还跟他们生孩子。
最好是读过几首诗的,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种信念牢记在心里,内心温柔温暖一点,对自己就不会那么狠,对别人、对孩子也不至于下毒手。
成年人的世界,谁活着容易呢?
活不下去的时候,只一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多年以后,大概也许很可能就会感谢当年自己的不死之恩了呢。
还是那句话,好好活着,一切才皆有可能。
喜欢更多 原创文章,点击下图加关注
推荐阅读:
说说“拉面哥”
大学生作弊后跳楼:最高等的教育是生命教育
生命中有个“怕”字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仇恨才是”
你的生命还有多久,取决于你对生命的负责任程度!
今日荐书
《影响孩子一生的情商故事》
全集52册148元/套
点阅读原文下单,
微信支付
!
谢谢点 在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