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体制内工资3000的工作超过私企月薪10000的工作?算清6本账,当场愣住了!


N年前,小林年轻气盛、好高骛远,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体制内国企。工资正好是3000元,住房公积金双边1200元,年底有1万元年终奖,一年收入五六万元。
那个年代的体制内单位福利不错。还有“内部政策房”待遇。可以免费吃食堂。一年六个节日都有福利,米面油、肉蛋奶、果菜禽以及防暑降温、劳动保护等费用多到可以供整个“家族”使用。
身在福中不知福。小林几位年轻人羡慕在民企私企月薪过万的同学,感觉体制内的工资一辈子也达不到月薪上万。小林他们跳槽去民企后,才知道体制外的江湖还真不是那么好”混”的!

他们到私企才上了不到一个月的班,就发现“现实”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老板对他们呼来喝去,动不动就训斥:“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滚!”

一晃N年过去了。现在就说说我们四个人的境遇吧:
小林后来通过关系重新回到国企,知道社会不好混,心态上踏实了。踏踏实实工作了几年,被提拔为单位中层。随着国企的飞速发展,现在年薪已经突破了20万元,工作和生活都过得不错。
那家民企受到了行业冲击,没过三年就倒闭了。那三位哥们加入民企后,没有拿到承诺的年薪12万,只能拿到七八万元左右。什么福利也没有,社保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的,综合算下来,还不如不跳槽。民企倒闭后,他们到处打工,折腾了N年,人生倒退了N年。
当然了,这四个人并不代表所有辞职下海的体制内员工,有个别朋友跳槽后也混得非常好,但大多数从体制内辞职的人普遍混得不如意。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混得成功还是不成功,如果问他们后悔不后悔,他们基本上都会说:后悔。

那么,下面对比“体制内工资3000元与民企私企工资10000元”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1】绝对值。
体制内(拿优质的国企为样本)的人工成本与到手工资的比值是:2.5:1。即:工资3000元,单位给你的综合收入应为3000*2.5=7500元。五险一金,大约为+55%;六险两金(增加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大约再+6%至12%。福利费13%+教育培训2.5%+帮扶救助金1%+工团经费2%+交通午餐等补贴8%+书报费文体费4%,等等。你拿到手3000元,单位实际账面支出7500元。
其实,这7500元,只是计算了绝对增加值,还有算带来的附加值和增值部分呢。比如,住房公积金可以享受超低的贷款利率,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到95%以上 ,困难救助金能保障员工不至于因病、因灾返贫,企业年金还是有累积、递进式的增值,等等。
我们单纯地进行“绝对值”的对比已经得出结论,工资3000元已经等于民企私企的月薪7500元。
【2】相对值。
体制内(拿优质的国企为样本)年收入的相对值,一般要靠绩效奖金(包括月度预支奖、半年奖、年终奖)来拉开“浮动的差距”。国企分为工人与管理人员,工人的收入模式是:固定的工资:浮动的奖金一般等于6:4,即,固定的工资占60%,浮动的奖金占40%。管理人员的收入模式是:固定的工资:浮动的奖金一般等于3:7(职位越高,固定的比例越小),即:固定收入占30%,浮动的奖金占70%。

工人岗位:如果月工资3000元,属于比较低层次岗位的工人,那么,他的浮动奖金应该保证有3000*40%=1200元。年终奖一般不会低于15000元。国企的性质不同、所处行业不同、效益不同,差异性非常大。有的优质国企,普通工人的年终奖也能拿到几万甚至十几万。
管理岗位:如果月工资3000元,也是属于比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那么,他的浮动奖金至少保证有3000*70%=2100元,年终奖一般不会低于25000元。职位越高,差距越大,优质国企的管理人员年终奖可以达到七八万、十几万甚至三四五十万元。
所以,当体制内的人说自己的工资是3000元的时候,收入的“绝对值”应该在7500元左右。那么,计算相对值,就会天壤之别了,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三四十万元。
综上,从绝对值+相对值等维度来对比,体制内工资3000元完胜体制外的10000元工资水平。这是一个“大概率”的统计结论。
【3】在职时的长尾效应。
什么是长尾效应?如果应用在“收入对比”上,可以简单描述:你在民企年薪50万,只能拿3年,其余年份可能会逐年降低,那么,职业周期从20岁到60岁计算为40年,“风光”的时候,年收入的曲线很陡峭,但多数年份里,收入在低位“走平行线”。你在国企年薪20万,曲线不如民企的曲线那么“陡峭”,但是累积40年的总收入,可能要高于民企的总收入。

【4】退休后的长尾效应。
在国企里,工资只能增不会降,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也是“同向”正增长的。
比如,同样一位30岁的员工,在国企混到60岁退休,工资增长到3万元,那么,他的养老金可以拿到1.5万元。他如果从60岁活到90岁,1.5万*12个月*30年=540万元。
如果他在私企工作,混到60岁(也许他都混不到60岁退休),工资可能不增反降,而且私企民企缴纳社保的基数一般都是很低的工资水平,假设养老金拿到0.5万元,活到90岁,0.5万*12个月*30年=180万元。
我们看看退休后的长尾效应:国企的养老金总和为540万,私企的养老金总和为180万元,两者相差360万元。
综上,计算在职时的长尾效应+退休后的长尾效应,国企员工一生的总收入可能要远远跑赢私企员工!所以,对比体制内好还是体制外好,不要看短跑,而要看长跑。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5】职业半衰期。
我们行走职场江湖,难道只能对比“一时一地的工资高低”吗?那就大错特错了。刚才,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我们原来所在的国企,越发展越好,已经成为大型优质企业了。那家民企呢?早已经破产了。
从目前的环境看,国企特别是央企,发展得越来越好。即使遇到了经营困难,也会重组合并,而不会让它倒闭,员工只会被妥善安置,而不会失业下岗。民企和私企呢?我们在这里只列举一个数据:中小型创业公司2年存活率不足20%,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在2年内会倒闭80%。

企业都倒闭了,你还谈什么职业周期呢?据统计,私企员工在职业周期里至少要跳槽7次。跳槽七次,可能会越跳槽越受益,也可能越跳槽越失意。企业倒闭的因素叠加失业、辞退等因素,造成私企员工的职业半衰期很短,想长期、持续发展并混到退休的人是比较少的。
在国企,职业半衰期与私企相比,是完全相反的。只要自己不犯错误、自己不主动辞职,你的职业周期会长达40年直到你顺利退休。职业周期这么长,而且可以持续发展,混出头的概念其实是比较大的,你想一想,你持续耕耘一个领域40年,没有职位的提升,也有经验的增长吧。
【6】幸福感指数。
据统计:近年来的求职意愿指数,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地方国企的指数持续攀升,已经远超私企、民企、外企了。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的年轻人不再把工资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了,他们的父母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他们的家底比他们的父辈更殷实,所以,他们找工作不仅仅追求工资收入,还要追求性价比、幸福感。
幸福感指数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职业的安稳性,国企可以让你一辈子安稳;职业的周期长,国企可以让你持续发展职业几十年;没有中年焦虑和职业危机;工作压力不要那么大;管理考核不要那么严苛;请假的时间弹性要大;时薪要高(单位时间内的工资水平),等等。这些要素,大家都懂,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分析了。
综上,当你算清楚以上六本账,会不会当场愣住呢?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体制内工作优于体制内工作。
一家之言,欢迎交流。(原创文章,修改完善后重新发布,原创链接见左下角阅读原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