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自从专攻短视频平台后3个月涨了3000粉,这样的话做个一年大概粉丝就能破万,觉得那样就足够了,毕竟本人不是个做网红的料。
那实际上在订阅号完全舍弃流量而求质量之后呢,我觉得能写的东西就有很多了(不包括感情史和人际修罗场那部分)。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作:为什么我们这代人对奔驰W211和宝马E60情有独钟?实际上不止如此,我们这一代人对奔驰W203以及宝马E46也是有一份情愫的。
这个是有原因的。其实千禧年之后内地城市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发达的状态了,而且那个年代对于文化、思想比较包容。我记得到了初中的时候已经开始被灌输“生命是自己的,为自己负责”的价值观念(近十年来似乎已被推翻),这个问题不展开多谈。那个年代,从欧美传来了TeenPop流行元素。从我上小学高年级到我初中,像是布莱妮、杰西卡辛普森、曼迪摩尔、擦姐(Christina Aquilera)包括后街,野人花园这些欧美偶像or团体在校园文化中很受青睐。
千禧年的时候很多私立学校都开始叫XX外国语学校,区别于那些公立的数字中学。而我们学校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唱起码一首以上的TeenPop歌曲(音乐课有才艺表演KPI,以及圣诞节的演唱比赛唱英文歌拿奖率比较高),所以,这些是我十岁出头时候的旋律与情愫。
那么你会问,扯这么多,与W203和E46有毛线关系?任何时代,最有辨识度的不是时装(因为潮流是个圈),而是音乐与路上跑的车。
我们那时候获取车型资讯的方式以杂志为主,千禧年初期,国人对奔驰和宝马就有很深的执念。因为我们受了一些外来的熏陶,在MV、影视剧上也会看见花生灯/四眼灯的奔驰,泪滴天使眼的宝马,不仅仅觉得这些是“好车”,也觉得很酷。
那时候我们把W203这样的车型称之为“花生骑士”:
其实这样的想法不难理解,就像如今的初中生哭闹着和父母叫唤要买新款Type R一样,甚至有的跑到耳锅私信处寻求我的心理按摩。可惜我是一个无情的人,虽说没说什么好话,但我也不会对人指点,毕竟我们90年初的这一代人也是如此成长过来的,成长的过程中不需要指点,而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自我摸索。
奔驰W203的生产年份是2000年到2007年。
而宝马E46的生产年份则是1998年到2004年。
所以W203的竞品除了E46还有E90:
相比E90,203约等于冲锋战神对标先驱音速,不是一个时代的玩意。那么W203和E46比,个人认为还是W203输了。毕竟,3系和C级这个等次应该是对拼谁是运动车,而203怎么看都像是一台小型行政车。如今的E46无论国内外都是改装成漂移小能手:
而203几乎没有玩家,少部分像我这样的也是为了圆当年的情愫而修修补补着,大概和运动也不沾边,功能完好即可。
说真的我目前的年龄真的挺尴尬,上有前辈尚可以给我“上课”,下也有后浪来和我说着他们的热血事迹,这时候,我更多应该当一个倾听者。如果允许我开口,那可真想和他们说说当年自己的“情愫”呀!那么我的情愫是什么?大概就是开着W203/E46,听着当年流行的歌曲,幻想着自己是穿着玄外制服的学神而不是学渣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