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却又水土不服的奔驰出租车


笔者从小就是一个“的士迷”,不知道为何,总觉得开的士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成年后,无论是捷达桑塔纳甚至是现代名驭都没有少开过:


一度自诩叼着香烟懂洋文的的士司机KelvinMoore,我想,如果我改行去开出租车,那我肯定是出租车司机里面文笔最好的!
副驾驶来了个小妹妹也是香烟伺候:

当然,研究过的“最高等级”出租车当属梅赛德斯奔驰W211系列了,笔者翻阅过当年的大量资料,并因为改装车有幸拆解过一台当年的奔驰出租车。
千禧年初,在上海和杭州两大城市,先后向市场投放了梅赛德斯奔驰的出租车。

当时这在国内是很轰动的新闻。

其实这在国外并不算什么大新闻,根据可查的在手资料,早在2000年的时候,在德国就有75%的出租车是梅赛德斯奔驰制造,主力车型是E级(当时是W210)

原产国海量的配件以及使用低功率的CDI柴油发动机配上手动变速箱让这些车子轻轻松松可以跑到几十万公里无大修:

千禧年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飞速发展,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城市名片”的出租车自然不能太过于“寒碜”。千禧年初,国内绝大部分城市出租车都还是普桑\捷达\富康。像上海和杭州这样的大城市有帕萨特、索纳塔出租车,那时候数量不多。甚至杭州一度设置高门槛,作为出租车必须“达到排量1.8以上”!而这样类似于“跟风攀比”的行为的顶点则是2004年,1月份,上海投入了50辆梅赛德斯奔驰E200进入出租车市场,一个月后,杭州也同样投放。

这在当时是很惊人的,因为那时候即便是最低配置的E200也要将近60万的售价呀!2004年全国第一的上海市户籍人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5749.44元……总之,当年那个年代,奔驰做出租车,放在南京是想都不要想的,南京历史上最豪华的出租车是尼桑公爵王,是金陵饭店服务于贵宾的电召车。我们小时候,如果说你坐过奔驰,那么值得你和同学吹上大半年。可惜的是,50辆奔驰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太少了,我跟着大人去上海玩从来没有打到甚至是亲眼见过。

来看看当年乘坐过“大奔的士”的人是怎么描述的吧!
「我第一时间跳上副驾驶坐,那司机很有礼貌地讲:“您好!欢迎乘坐,请问要去哪里?”我说了要去的目的地后,那司机就非常稳定地起步开走了。在这种偶然加上碰巧的情况下第一次乘坐上海的“大奔”出租车,不免向司机发出一堆问题。首先当然是耗油问题了,“大奔”出租车的车窗上,贴着“起步价:10元”与普桑一样的价钱,而印象中奔驰耗油是挺厉害的,那么司机不是要赔本了么?司机叫我看仪表板上的那个电子显示表,那里有很多信息,其中一项就是写着10.9L/100km。司机说到“这车耗油还可以,现在我们是在市区,100公里就那11个油,跑上高速的话都只是6、7个油呢!” 我在留意看了那个电子显示表,除了100公里耗油,室外温度等多种信息,不愧是“大奔”。上到高速后有时他把车开到150km左右,车内隔音很好。这么高的速度完全不影响我和司机的谈话,我想如果是普桑的话恐怕我要嘴贴到他耳边才能说话了。仪表台简单实用,司机在空调出风口上放了两瓶香水,这是以前做任何出租车都没有的,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副驾驶坐与驾驶坐之间是没有任何遮挡,也就是没有装上那些几乎所有出租车都有安装的为了保护驾驶员的纤维板或铁网什么的,而且副驾驶坐前的杂物箱上面印着“SRS”三个字母也能让乘客格外放心,司机告诉我以前有些乘客赶时间,在高速上曾经有开过约220km的速度,我想这也是除了“大奔”外没有任何出租车能跑出的速度了。」

但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大约两年多的光景,国内的奔驰出租车就全部退市了。
奔驰出租车“奔”不下去,是无视和违背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
其实早在2004年的4月,上海的出租车公司就因为奔驰出租车入不敷出的市场压力,向有关部门提出提高营运价格的请求,但未获批准。杭州那边甚至有奔驰出租车司机因为入不敷出公司又拒绝退车退还押金集体抗议,组团深夜把车开回了老家河南(题外话,最骚的是那批车被河南警方查扣后居然当地消化掉了!)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有不同的售价,同理,不同档次的出租车无疑也有差异,这是价值规律的要求。优质当然必须优价,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有关部门不允许奔驰的运营价高于其他出租车,这就是强制与价值规律作对,把“价廉”和“物美”的差距拉大到几乎断裂的程度,这就扭曲了市场上最基本的关系,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比如说,桑塔纳保养一次可能在当时只要50块钱,而W211底盘的E200保养一次要500块,可起步价基本一致,这是什么道理?那么根据实际提高奔驰出租车的营运价格,以当时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必然接受不能,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又最畸形的呈现结果。
至于后来这些车子去哪了?有一部分“营转非”低价卖给了有需要的人,但是因为运营车即便是转成了非运营,也有报废期,如今这批车子报废掉了;还有一些“漏网之鱼”当年没有被出租车公司拿走的,则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让当地企业或个人买走了。

另外谈一谈“奔的”出租车本身的机械构造。可以这么说,当年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写的博客,里面大多描述了“第一次坐上奔驰的激动”,而这款车是否真的很豪华?那么我想人类在激动的时候容易夸大事实,那么一定是过誉了的。
不过,那批奔驰出租车确实是纯正的“德国制造”。和后来北京戴勒姆奔驰组装的211完全不同。首先它们是前期型的CLASSIC版本:

CLASSIC的W211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引用以前关注的一位汽车博主的话那就是:

ELEGANCE和CLASSIC在W211世代上面的区别无关于发动机排量和变速器的形式,CLASSIC也有自动档的:

所以,不要再说手动档=乞丐版了。

(ELEGANCE版本的手动档)
再例如出租车版本的W211车顶光溜溜的没有天窗:

中控台空空如也啥都没有:

甚至没有标志性的电动座椅调节:

门板自然也是空空如也:

当出租车的时候包了一层人造革的座椅:

而实际上座椅是织布的:

它当然也没有自动空调。它的配置甚至不如一辆同期的雅阁,它最高端的电子设备是‘SBC刹车系统’(Sensotronic Brake Control Holding)

这一套由博世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在坡道停车的时候,你只要深深踩下刹车,仪表盘上的SBC H提示就会闪亮。在扭矩突破刹车的制动力前,车子绝对不会动一下,所以它绝对不会溜车!

溜一下不算我输,而是SBC坏了。这东西是个易损件,基本10万公里一坏,坏了只能换,没的修!即便是当年,4S店弄一下也得万八千,普通汽修店没有配件的渠道,这对当年那批“奔滴”司机来说实在肉疼。但其实坏了只要你技术到位,掌握利用“脚刹”坡道起步(W211没有手刹),也无伤大雅,坏在W211出租车是纯英文系统(可以选择德文、法文、西文甚至日语),它的各种传感器高度精密,面对仪表盘上忽明忽暗的一大串红色的警告字母(即便是玻璃水没了都要警告你),的士司机毕竟不个个都是KelvinMoore,难免以为这车容易坏哩!

其次是定速巡航:

其余没了。
而北京奔驰组装的最低配的E200K ELEGANCE这一版本内装也在这个水平:

这明明就是同一款车,但看起来仿佛降维打击。
不过国内也有玩家追求极致的“简易”,那么找一台最低配置的豪华级轿车是他们的执念。于是除了手动档爱好者,“极简主义者”也是这一批“奔驰的士”的粉丝,毕竟,除了出租车版本,也只有当年外交部和外商带来的进口版才有这么“斋”的配置了!

我甚至怀疑这车如果怼一些92号汽油进去会不会也可以照常开?考虑到出租车版本的奔驰E级W211配置低到如此令人“发指”的程度,其实把它当出租车开根本开不出问题,反正当出租车“只要能跑就行”,只不过在十五六年前,人们把“大奔”当作祖宗一样供着,没有考虑过它的一些低配版不过是一个吃粗粮干活的车而已。

所以嘛,奔的奔不下去,是无视和违背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说到底,还是它出现在了一个不该出现的国度与时代。而在2021年,也不可能再生产可以开到那么粗糙的奔驰车了。

随着汽车文化在国内的蔓延,愈来愈多的玩家热衷于手动挡,而当年一共200台的手动档奔驰出租车,即便是大部分流入了报废市场,能拆到奔驰的手动变速箱,也是一个相当好的配件资源,大概,这就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意义吧?

-END-
COPYRIGHT ©MOORE.KONG 
2021.11.5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