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K-Car,你了解多少?


Kei car,K-Car,在日本被称为轻自动车,是日本最小的公路合法乘用车类别,且尺寸和发动机容量都受限。K-Car也包括厢式货车以及卡车。该车型类别是日本政府于 1949 年创建的,此后法规已多次修订。这些法规规定了最大车辆尺寸、发动机容量和功率输出,以便车主可以同时享受税收和保险福利。在岛国大多数地区,这些也无需证明车辆有足够的停车位。
严格来说,几乎所有的 K-Car车型都是在日本设计和制造的。在日本,K-Car不仅受到老人以及女士的欢迎,而且由于价格实惠且易于使用,因此也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家庭的欢迎。然而在日本以外的市场,K车型不会大规模被推广,一是因为很多国家对这种车并不买账,二是日本的车企也无法通过出口K-Car赚到钞票。我国的汽车文化大约落后日本20-30年,于是后知后觉的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K-Car很着迷,结果苦于国内市场能达到K-Car标准的车子太少(即便是北斗星,尽管尺寸在3400mm以下,但是排量超了太多),即便是我们不去纠结排量,只把尺寸卡在标准以内,你会发现好玩的K-Car车型就那么几个。
360 cc 时代 (1949–1975)
K-Car法律阶层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代,当时大多数日本人买不起一辆全尺寸的汽车,但许多人有足够的钱买一辆摩托车。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为小企业和店主提供另一种汽车交付方式,便创建了 kei-car 类别和标准。最初在 1949 年仅限于 150 cc或二冲程发动机 100 cc的排量,这个要求对于车企来说实在是苛刻,于是在1950年-55年之间逐渐把排量放大,到了1955 年的时候,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的排量限制增加到 360 cc。
也就是说,按照1955年的标准,一台K-Car的尺寸要求在长3米,宽1.3米,高2米以内,排量在360cc以内。
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如今被放置在日本汽车博物馆的经典车型。
例如斯巴鲁360(1958-1970):

马自达R360(1960-1969):

以及本田N360(1967-1972):

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550 cc 时代 (1976–1990)
70年代中期,日本对K-Car的限制做了调整,将整体长度和宽度限制分别提高了 200mm和 100 mm。发动机尺寸增加到 550 cc,从 1976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也就是说,550时代的K-Car是指长3.2米,宽1.4米,高2米以内,排量在550cc以下的车型。
据网上查的资料所知,当时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对这个决定有些惊讶——因为这个标准1975年推出,1976年实施,尺寸的话还好,550cc代表着气缸更大,性能更好的发动机,这对厂商的研发周期来说是一个难题。
然而随着 K-Car尺寸的扩大、动力的加强,加上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对于日本车企来说另一个商机出现了:出口量大幅增加。特别是货车以及卡车出口的增长,而普通乘用车出口增长则未提升。 数据显示,在1976 年,K-Car货车和卡车的出口总量为 74633 辆(同比增长 171%)。 1980 年更是出口增长达到了 80.3%(94301 辆),其中近 17% 的出口销往欧洲。
虽然在 1980 年代,K-Car的限速为 80 公里/小时,如果超过此速度,则发出警告音以提醒驾驶员,但是K-Car的性能远不止80 公里/小时的标准,因为随着 1980 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车企有钱,工薪族更是荷包满满。于是日本主机厂在80年代开始将K-Car从实用性至上变成了性能至上:什么四轮驱动、涡轮增压器等高性能配置开始在 K-Car上使用。
高性能的铃木奥拓Works RS/X 和RS/R就是这个时代的产品,600KG不到的重量,4WD,输出64匹马力,由此K-Car进入全盛时期。

660 cc 时代 (1990–2014)
随着K-Car进入了全盛时期,1990 年 3 月日本政府再次修订了K-Car车规,最终K-Car尺寸达到了3,3x1,4x2米的尺寸(1998年修改成最终版本的3.4x1.48x2米),排量增长到了660cc,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日本经济泡沫期间,与当初“穷日子”的时候不同,所有的制造商都迅速开发出新车型来适应新规。短短五个月内,所有主要的K车型都从 550 cc升级成了 660 cc 发动机。但是在此时期,政府设置了功率限制,类似于280匹的君子协定,K-Car最大马力设置为64匹马力,然而泡沫时代的JDM车无论什么车型都是武装到牙齿,要突破64匹马力以及10000rpm的转速对于那个年代的车来说轻而易举。
90年代,K-Car性能跑车遍地开花。
最经典的当属铃木卡布奇诺:

本田Beat:

大发Copen:

对了,说到《头文字D》,佐藤真子姐姐和池谷前辈邂逅时开的那辆红车是Daihatsu Mira,这就是典型的K-Car:

而这个时期,日本最畅销的K-Car是铃木Wagon R(你也看出来这是什么了,国内很流行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至 2004 年,日本柳濑经销店出售了一款 Smart Fortwo的车,这是一个罕见的海外量产车型在日本销售的车。没错,Smart也是原汁原味的K-Car噢。

走向没落(2014年以后)
2014 年 4 月,日本政府大幅降低了对K-Car的优惠,征收更高的销售税、更高的汽油税和更高的车税——最后一项提高了 50%:与普通车相比,K-Car大大降低了优惠。
目前,大发、本田、铃木和日产三菱是为数不多的K-Car量产车的制造商。 





关于这些你还需要了解
1、无论丰田Vitz、本田Fit,日产March还有什么酷熊(Toyota  bB,本土定位为mini MPV)这些被国内玩家称为K-Car无论是排量还是尺寸都远远达不到K-Car标准;

2、奥拓和北斗星是国内最典型的K-Car,但根据国情,排量远超660cc,毕竟K-Car是针对日本市场,中国版本“大排量”也无可厚非;


3、国内完全原汁原味的K-Car据我所知只有斯巴鲁REX(贵航云雀)以及斯巴鲁Vivio,后者整备好有路权的已经被炒上了10W(说不定四个玻璃还都被冰雹崩掉了)


码字不易,还麻烦各位看官老爷“点赞-在看”支持咯~
-END-
交流群:

慎入,这个群里面的人不一定都爱车,但是肯定有各种妖魔鬼怪,行动纲领也不对头,而且在里面和人对喷可能会被人威胁说要起诉:

抖音已入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