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您不能在旁边玩手机!这份“断舍离”协议,您愿意签吗?




甲方(孩子)不得在周一到周五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周末使用不超过1小时;
乙方(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不得在甲方学习时看手机……
新学期开始,杭州一所中学的400余名学生全部签署这样一份《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
*《家长孩子一起和手机“断舍离”,不妨一试》 作者 江城 来源 澎湃新闻
近日,杭州中学这样一则
“手机断舍离”新闻
引起了全网关注
 
在这份新奇的协议背后
蕴含着校方推动护眼爱眼
促进建立监督机制的良苦用心

之所以签署这样一份协议,据学校的说法,是因为寒假开学之后,老师发现,孩子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明显增强。很多家长坦言,自己在家陪伴孩子时也经常使用手机……
孩子如何在信息时代生活,不只是孩子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父母如果不能展现出自制力,又如何指望孩子能够从容地与电子产品相处呢?
(节选自澎湃新闻)
其实,危险的
并不是“手机”?
都说电子产品不能多玩
那么,沉迷于电子设备
究竟会给我们的眼睛
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01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儿童睫状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时间得不到松弛导致睫状肌痉挛从而产生视力不良。
022
有研究发现:持续近距离用眼超过30分钟的儿童,比那些持续用眼小于30分钟的儿童,近视发病率更高;看东西的距离小于30cm的儿童近视患病率,为用眼距离更长的2.5倍。
03
还有调查显示,在光线条件不好的环境里使用电子产品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更高。

      所以,与其说看电子产品让孩子近视,不如说是使用电子产品时伴随的不良习惯,增加了近视发生的风险。
      当然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自然就导致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从而导致近视的产生。
   想要“断舍离”
正确引导很重要

原来,罪魁祸首其实并非手机
而是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设备
眼睛过度疲劳
影响了眼球的正常发育
导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要做到家长孩子
共同“断舍离”
正确引导很重要
1-3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更新孩子的玩具。
2、父母手机中不要下载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拍照等功能,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
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游戏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一起阅读各种读本。
2、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鼓励孩子交朋友。

7-12岁
不宜强势打压
1、与孩子共同协商玩手机的时长、次数。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少看手机。
2、家长要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合理设置奖励惩罚机制。

12-18岁
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2、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可适当和孩子一起在电子设备上阅读书籍、搜索学习信息。

最后,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
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断舍离”
并非是要家长一刀切似的严令禁止
把握好护眼与用眼的度
才能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
真正走向“成功人生”!
这份“断舍离”协议
您,愿意签署吗?

△ 炯炯已经帮大家将协议拟好,广大学生家长可根据个人需要打印签写哦~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