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太难:人才选拔的平均准确率只有⅓!


公司前段时间曾误招过一个管理人员,造成了很大困扰。想来,我也曾招过很多人,成绩惨淡,甚至一度对自己的眼光不信任,拒绝面试。最近又想到这个话题,好奇查了一下,才知道招聘原来那么难!

好多管理大师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先人后事,我也知道重要,但没想到重要度如此之高!

网上说有调查,公司的人才招聘失败率达到46%!又看到管理大师说,一般经理人员招聘成功率顶多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凑合,剩下三分之一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下我有点释然了,不是我眼光太差,是看人这事本来就很难啊。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又想起韩非子讲看人的困难,圣人都容易走眼!下面标红的欧冶是巧匠,伯乐擅相马,孔子是圣人,只看外表他们都没法确定宝剑好不好,马好不好,人才水平咋样。但如果实际试一试,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所以韩非子的结论是:不要主观臆断,要靠实践检验。


好多同事问过我:“工作态度/品德重不重要?”
我回答:“当然很重要。”
“那为什么《管理大纲》里,员工考评‘重考核,轻评价’,客观指标占主要部分?”
“因为考评是针对过去,赏罚跟着考评,态度和品德评价太主观,自由裁量太大,会制造不公平。就像法院判案,肯定要依据事实和法律比对。”
只有人才的选拔针对未来,必须根据过去预测,除了工作完成情况,《管理大纲》强调了要通过事实,合理评价人才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类似面试。

因此,看人才某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一定是基于目标和事实来客观、冷静比对。如果担心弄虚作假,可以对诚信进行要求“工作报告只写结果,任何一项不得有虚假陈述或者重大缺陷遗漏,否则得分归0!”我为什么反对述职评价成绩?因为述职过程主观得多,也费时间。
面试官和面试者不认识,没有成见,准确率都才有百分之三四十!而述职,听的人和讲的人熟悉,有固化的看法,与会人员也有微妙的关系,评价准确率只会更低!主观评价的结果,大家主要精力会花在搞好关系,而不是做好事情。
述职这个形式看起来正式,而且给考评者“大家一起查缺补漏,以及被评者会认为更公平、怨不了自己”这样的错觉,因此被滥用。

以韩非子的一段话结尾:“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徒有声誉的人就无法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会斥退。(感谢您的查阅,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
相关阅读↓
观点:管理要刚柔并济,刚主柔辅
5岁小孩买东西,拿了张百元钞…
看老婆的微信群聊记录,有点震撼
企业管理是如何被“民主”忽悠瘸的?
感情和规则,一码归一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