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规则的管理,是如何失败的?


有朋友参加一个线上会议,回头告诉我“拍马屁都那么卷了,里面说的一个比一个动听。”我突发奇想:这些都是聪明人,听的领导更聪明,是不知道这些话很假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种情况那么普遍呢?这种方式对组织到底有没有用?为此,我分析了一下中西方相关文化的差异。

西方自由主义的逻辑,讲人与人平等,管理注重规则、法治,强调公平。比如分工清楚,付出和回报对等,规则之外不再管其他。这是现代管理的基础,组织运转有序,自由竞争,评价相对客观公平,人员预期比较稳定,能激发活力,提高效率,而且人与人关系相对真实、简单。
但这种理论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个人主义。理性算计会放大人的自私,绝大多数人都把规则用尽,底线付出,顶格索取;规则有漏洞的地方,毫无心理负担地利用。成为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的意思是理性、聪明,不违背规则(除非招致处罚的代价远小于获利),但会充分利用规则,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利己。这样的组织还存在各行其是、稳定性差的问题,看西方人开会吵架的情形很容易理解。

儒家有强烈的道德色彩,深刻塑造了我国伦理型的文化偏向,除了制度的外在要求(礼),还有内在进一步的道德要求(乐),思考和实践有追求“应该是什么”的理想主义倾向。比如在公司,单单不违法乱纪远远不够,还要有更高的美德要求。儒家把道德拔高,很多人必然做不到,严格的“道德绑架”,让大家选择“装”,产生普遍的虚伪。评价也没那么客观,有很多主观性,组织权力因此更加集中。遗憾在于人际关系复杂,大家都累;其次在于评价不够公平,会压抑个性,委屈个人,这也是很多知识分子批判的地方。
但我不相信儒家看不到这一点,组织领导也必然知道,包括很多意识形态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言不由衷的情况很多,大家都知道却不说破。为什么不纠正呢?采取什么方式,最终是一个权衡和取舍。对组织来说,不管动机如何,道德束缚(或者绑架)客观上能让个人为集体多付出,组织的稳定和团结有了保障。我国自古是大一统的主旋律,而这又跟季风气候,需要集体步调一致才能抗击灾害、存活下来有关。放任每个人表达真实想法,按照真实意愿行动,个性释放,私心外显,集体将会分崩离析。儒家讲“礼乐”文化,希望用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教化提高个人的精神觉悟,为集体奉献更多力量,多承受委屈,不要只顾自己。

外在规则也是很重要的,所谓“礼崩乐坏”,规则崩了,完全失去公平、合理,组织对于多数成员完全是邪恶的,这怎么能指望内心品德不坏呢?所以传统文化也不是不讲规则,只是没那么完全依靠规则,还对组织成员有更高的要求。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没那么容易简单说谁好谁坏。
华为任正非有一句话:“假积极一辈子就是真积极”,华为本身管理是很西化的。但我觉得这句话形象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止讲规则和公平,还重视态度和奉献这些更高的追求,甚至虚伪的积极都没关系,结果好了,管你动机如何。

个人做管理的经验还不多,但也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特点。过于强调平等、制度和公平,团队成员对吃亏的心理承受力会降低,对要求的心理预期会放大。面对计划外的事情,以及特例情况需要多付出,甚至偶尔加一会班,都会陷入逻辑困境,因为按照公平和清楚的规则说不通。所以在西式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个人和组织都不可能生活和工作在理想化、机械化的模式当中,没办法做到泾渭分明。
因此,我觉得现代管理是规则为主,不讲规则的糊涂蛋颠倒黑白,必然失败;但是,迷信规则的管理也会失败,可能一盘散沙,各行其是,也没办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欢迎关注我,更多阅读点↓ 
马斯克的启发:该学他折腾,还是学他坚持?
烂大街的“木桶理论” 其实是种职场PUA
上班3件事:赚到钱、学东西、归属感
大数据思维:脑力劳动的本质是体力劳动?
假期是难得的“休战”  开工恢复“内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