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文化有哪些传承 为何武汉的文化越来越淡 其根源是什么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城市的精神和内核,“武汉每天不一样”是武汉城市的宣传语。

我们从官方非常简单的提炼中,能窥见真知,如果从全国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宣传语恰到好处,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乃至武汉人非常精明,敢于开阔创新。

换一种角度,以作为生活乃至定居在武汉的人而言,则丝毫体验不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从本地人而言,如果是拆迁户,有一定的筹码和资产,他们会过得相对安逸,如果是在武汉工作的外地人而言,他们被生存和生活压弯了腰,更加思考体会不到敢为人先,特别是有车贷和房贷这样的羁绊以后,而现在的大环境,似乎也做不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那么,武汉漫漫的历史中,武汉的这些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文化沉淀,在我们的生活中,乃至工作中,什么样的差异性,能区别武汉以及外地,武汉人以及外地人?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武汉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盘龙文化、荆楚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道教文化等诸多优秀文化。
武汉文化体现最明显的是武汉方言,俗称武汉话,武汉话将码头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码头文化讲究吃苦耐劳,码头文化讲究敢打敢拼,讲究江湖规矩,重情义,武汉的方言如果是外地人,以为是骂人,但是对于武汉人而言,则显得非常豪爽。

武汉文化,从饮食的角度而言,体现最明显的是热干面,豆皮,糯米鸡等食品,特别是热干面是武汉饮食的代表象征。
从建筑的风貌和特色而言,黄鹤楼代表武汉的文化,是武汉文化古迹的象征,是武汉的名片。

但是,随着人口不断融合,武汉文化的痕迹逐渐减淡,武汉由于城市化,吸纳了大量的外地人,诸多外地人都不会讲武汉话,促使普通话成为武汉主要的交流形态,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去公司上班,去政务中心办事,主流的交流方式还是普通话,武汉话更多的是老武汉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由于城市新鲜血液的不断融入,武汉方言的浓度大大降低。
武汉的代表热干面,在湖北其他地方遍地开花,由于科技的发展,热干面做成了很多速食包装的产品,能非常容易轻松的吃到武汉的热干面,也不是仅仅只是在武汉能吃到热干面。
武汉的黄鹤楼是现代化钢筋混凝土的产物,跟古代的黄鹤楼不是一回事,武汉本地人一般都不去黄鹤楼。

武汉曾经遗留的文化,比如汉剧、楚剧,基本只是老年人的喜好,年轻人被电视剧和电影的时间稀释了大半,一般人很难对这样传统的国粹感兴趣,无论是昆剧,还是京剧,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更何况楚剧和汉剧。
武汉的民间文学,比如《木兰传说》、《黄鹤楼传说》、《伯牙子期传说》,以及传统音乐《八十八行》、《牌子罗》,基本都成为假借文化属性,赚钱的工具和项目,很多武汉人都不知道这些民间文学和传统音乐,基本被现代快餐化的小说和影视剧,流行音乐取代。
更不谈传统的舞蹈《汉阳高龙》,传统曲艺《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武汉的杂技,武汉的美术汉秀,基本都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老年人,或者景区溢价空间的项目。

而武汉曾经的生活禁忌,越来越世俗化和简单化,武汉葬丧文化,越来越攀比化,弄得这些文化成为传统恶俗,弄得乌烟瘴气。

这些文化的转变,促使武汉人的文化积累和沉淀逐渐淡化,武汉人乃至武汉的标识在减弱,越来越缺乏个人个性和城市个性,文化的自信越来越淡,一元化的价值感面前,在物质化的金钱面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除了物质化,改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该怎么弘扬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不促使我们的子子孙孙们,忘记了老祖宗,失去了民族的传承,而这样的敬畏和传承,则是我们民族延续到几千年,不能在我们这几代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彻底进入历史博物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