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毒计,减少一半中国人口!他为何出这招?



朋友说:你上两回给我讲的故事都太沉重了(没有希望的人生,如何反击?他这么干……)。这回你又准备给我讲点啥?
我说:这回我们来聊了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人物——贾充。
提起贾充,很多人未必知道。可一说他的女儿贾南风,人们肯定都听说过。没错,贾充正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的老丈人。
贾充出身于名门——平阳贾氏。所以,他是老阀阅的一员。
贾充在司马氏手下当差,可谓殚精竭虑,身死后已。
为了抬高司马氏,他把该做的,不该做的,统统都做了,甚至包括弑君。
司马氏在屠杀曹爽之后,没有急着篡位,而是先扶立了几位傀儡皇帝在台前。而司马氏自己则在暗中,不断清扫掉异己力量。
其中一位被扶立的皇帝叫做曹髦。
曹髦年纪轻,看不清形势,不甘心只做一个虚位的傀儡,而是要做一个实权的皇帝。
所以,曹髦集合了宫里的卫兵和一些奴仆,前往司马府,要讨伐司马昭。
这位曹髦还走在最前面,冲锋陷阵,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
面对这种阵势,司马家的很多人都感觉不太对劲,跑出去避风头。只有贾充躲都不躲,反而跑去煽动司马家的卫兵,要他们拦着曹髦。
他冲着人们大喊道:“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该怎么干,还用问吗?”
结果,众人上前,乱刀弑杀了曹髦。
这可是弑君的行为呀!可贾充非但没有因此受到责怪,反而得到了司马氏的加倍信任。
司马昭在去世时,向世子司马炎明确推荐贾充。这是把自己的心腹交托给儿子,让儿子依靠心腹的意思!
司马炎在上台成为晋武帝后,果然极为倚重贾充,不断给贾充加官进爵,将之作为股肱之臣。
可是,司马氏对贾充越是重视,贾充的日子就越难过。
(永远的史学经典,值得一读)
自从嵇康死后,以山涛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新精英势力就盯上了贾充。
山涛对嵇康之死极为悲愤,他又受到嵇康的托孤。
所以,山涛无时无刻不以践行嵇康的遗志:压制旧阀阅,发展新精英。
山涛在司马炎手下当官。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却大量发展新精英的力量。
比如,山涛利用德高望重的身份优势,向司马炎推荐多位重要人物。
如果司马炎不同意,山涛就会以辞职作为威胁。
出于无奈,司马炎只能任用这些人。
在力量充足后,以山涛为代表的新精英派就开始向旧门阀发难了。他们挑选的进攻对象就是贾充。
面对山涛等人的咄咄之势,贾充左右抵挡,不断退让,直至被逼入死角。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为了维持贾家的基业,贾充只得祭出绝招:抬出自己的女儿贾南风。
贾南风是太子司马衷的太子妃。后来,司马衷当了晋惠帝,贾南风也就成了皇后。
贾充在临死前,寄希望于贾南风,希望他好好看护旧门阀的基业。
但是,为贾充所不知道的,他所寄予厚望的这个女儿,恰恰是毁掉旧门阀的基业的罪魁祸首。
在贾南风的一番操弄下,晋朝惹出了震惊寰宇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杀了个天翻地覆,极大地削弱了旧门阀的力量。这便给了周边的蛮族以机会,于是,此后不久就爆发了杀尽中华近一半人口的“五胡乱华”。而旧门阀也被杀得丢盔弃甲,乃至丢掉了大半个江山。
所以,贾充不识天色,到了历史关口却恋栈不退,反而妄图以一番手段保全旧门阀的天下。偏偏天不遂人愿,将旧门阀统统推向火坑。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在《捭演论》(《捭演论·内篇》)中曾经提到,在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个精英群体。它们在社会的顶层,宛如洋葱的表皮。
但没有一个精英群体可以永续长存。他们皆有一定的寿数。
寿数有长有段。但只要寿数到了尽头,这个精英层次就会被历史剥去,然后露出一个新的精英层次。
“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这也就是我在《捭演论》(《捭演论·内篇》)中提到的历史的“剥洋葱现象”。
“剥洋葱现象”是不可违逆的历史规律!
如果一个旧精英群体已经走到历史临界点,却不肯退出历史,反要赖在台上唱一出大戏,那么,这出大戏难免会成为他们的绝命之声!
相反,如果旧精英群体可以在历史的临界点到来之时,多对新人亲善,反而可以为自己的来日留下一份恩义。
这才是上上之选!
这个道理如此浅显。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哎!
说完这番话,我从长跪的席子上站起来,翻了翻《春秋》最后一篇,又看看了自己的掌心。
延伸阅读:
第一回:在历史临界点上,这么软弱,还能有机会?我看悬!
第二回:没有希望的人生,如何反击?他这么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