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解析】【Fate/SamuraiRemnant】明月白鸟

顶顶
每一个片语和句子是一个结束和开始,
每一首诗,一个墓志铭。任何一个行动
都是一步,走向断头台,走向火焰,走向海的喉咙
或走向一块无法辨认的石碑:那是我们的出发之处。
我们随垂死之人而去:
看,他们逝去,我们随他们而去。
我们与死去之人一起重生:
看,他们归来了,我们也随之而来。
——T. S.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
一、镜头的补充
本部分旨在对部分正片未提到的镜头进行阐述:
1.1-彼此彼此


在第三章“月下膝枕”的这组镜头当中,可以看到夜晚的浅草,月光洒满地面,但画面全程并没有给“月亮”一个特写,甚至没有出现在远景当中。
那么“月亮”在哪呢?

答为:宫本伊织的瞳孔
这一段cg的bgm的名称为“霁月窥探”,这首bgm一般也用在游戏里相对抒情的部分。
‘霁’是雨雪结束后、放晴的景象,而伊织本人的一个象征意相就是月亮,这也是他少有的感情流露的部分。


从人物切远景,镜头给到家,渲染安心、喜悦的气氛,逐渐转入浅草全景和天空,离开二人,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关灯”镜头,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
在这组画面里同样只出现了月光而没有出现月亮。
1.2-为使月盈

盈月是土御门泰广为了自己的愿望而从未来的记录当中打捞出来的碎片,而将盈月放回书中,书本合上时,也预示着盈月回归了书本,有关它的故事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开始的是“真实”。



伊织对红玉之书的叩谢,不止是因为对方选择用生命结束仪式,更是因为其作为一名长辈为自己做出了最后一次指导——“有形之物终会损坏,但至少自己还有所选择。”
简单而言,死亡、终结,这些必须到来的命运,人们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选择迎接这些命运的姿态。红云之书的自我终结是压断伊织作为人的理性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决定效仿自己的长辈,在接下来的时点迎来死亡。
这里的佐证是,红玉的自害行为已经让盈月失效了,留下盈月也好还是说实现目的也好,都不是伊织的愿望,战斗开始时显示的副标题很直白地戳穿了他的内心。

在走向浅草寺大殿阐述自我的时候,Saber从高处缓缓走下,而伊织则从面光处转身彻底背光,在这个镜头里可以看到满月,与序章长夜通明的月亮一致。
因此更正一个前文的错误,即FSR的故事发生时间应为一个月而非十六天。


Saber的身影则逐渐与“月亮”重合,也标志着伊织曾追求的月亮此刻在其眼中,已经完成了与Saber的重合。

这个镜头如果留意的话,会看到Saber的瞳孔在不断地颤抖,虽然很明白对方无论如何都会走上这样的道路,也坚定内心的想法,但多少还是不会不忍吧。
1.3-胜负揭晓

在决胜的cg里,伊织回到了面光的一侧,而Saber变为了背光,也是在暗示着执行杀戮的是Saber的这一边,是胜者。
在此时,月也“落”在了伊织的剑上。

Saber冲向伊织的过程,也可以视为伊织的月亮冲向他的过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月落’呢?
作为一个“浮士德”式的悲剧,伊织被名为“盈月”在诱使人走向堕落的恶魔影响下,他的灵魂不断前往崇高灵境。他将Saber当作了必须去追求的目标,如同太阳灼热耀眼的剑神(月亮的光来自太阳),所以愈是靠近Saber,他人性的外衣就愈是被炎热的风暴所褪去,这也是为什么第三章斩杀温柔的自我过后,伊织反而关系与Saber更加接近的原因。
这里借用一下微博网友@午夜心碎小咩 根据自己剑道知识对这一小段剑斗上的博弈的分析


Saber终究也不是太阳,是同伊织相似的月亮,因此他要做的不是迎合他,而是拥抱他、告诉他,你并不需要剥除自己的人性也可以触碰我,当人性以感情的物理学的形式传温于两个角色之间时,隔着二人关系的心之壁也随之融解,得见真心。
这段cg的bgm“剑之终结”,也是由二人的角色曲“继承二天之人”、“威风凛然”的旋律共同编织的。
就像是恶魔赢得了赌约,但上帝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那样,盈月让剑鬼突破了伊织的躯壳,他的灵魂被白鸟指引而去。
除此以外,《浮士德》中接走主人公灵魂的正是天使,而天使一般为双性,对应小碓面板性别的“?”(当然碓实为男性);
浮士德的名言“美啊,请为我停留的”的日文现在一般为“時よとまれ、おまえは美しい”,决战进入战斗后伊织的第一句话正是“おまえ、は美しい”。
前一句也有各种版本,如单纯的”とまれ“,也算是能同“盈月为我而留”照应,中文翻译为“为我而留”不知是否有意与名著对齐。
正雪老师的人造人(Homunculus)身份可能也源于浮士德中的瓶中小人:祂是科学和理性的产儿,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实体“。其需要在在古希腊哲人的引导下撞碎瓶子,归入大海,在走入死亡的过程中抵达生命的更高境界,人造人归于水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理想的精神在现实的自生命中完成自我克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