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一条消息:别忘记来填问卷↓
征集|读书是为了赚钱吗?
图|来了来了,赶紧变色以示尊敬
叛逆似乎是青春的底色,或早或晚,每个人的人生里总有一段勇敢对抗的回忆。
象牙塔里的你,是追逐个性的叛逆小孩,还是听话懂事的乖巧同学呢?
叛逆=坏小孩?
乖巧=好孩子?
叛逆=有创造性?
乖巧=迂腐保守?
也许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并不能简单地用非黑即白的好坏来评判。
晚上好呀,我是小编逐清。
我们记录了叛逆小孩与乖巧小孩的一天,来看看不同场景中叛逆小孩与乖巧小孩的不同想法,也许你对叛逆与乖巧会有新的想法。
一、你也有这些叛逆行为吗?
01 不良倾向有点“酷”
图|黑暗荣耀
会堂里,领导正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学生叽叽喳喳。
叛逆小A:(跟旁边的人狠狠吐槽)“狼性文化”?这是公司还是学校啊,要不以后口号都改成“嗷嗷”好了,多狼性啊!坐在这里真是我最大的尊重了,讲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乖巧小C:(在心里默默地想)现在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像狼一样有野心。但是,小A的评价好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苦苦憋笑)。
小A的言语中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敢于用自己的眼光赞否所见所闻,是自我意识的成长。但倘若放肆其发展,可能会助长打架斗殴等不良风气的蔓延。
小C看似乖巧懂事,但内心深处也潜藏着对不良倾向的认同感。
或是认为与老师、长辈对着干“有本事”,或是支持甚至敬慕一些锄强扶弱的“大哥大”“大姐大”,或是讽刺挖苦爱护集体、遵守纪律的同学,认同不良倾向是叛逆的一种表现。
02 模范榜样有点“假”
图|曾少年之小时候
宣传墙上,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叛逆小A:我的天呐,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啊,是不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啊?也对啊,要不是做了这些事,也不会成为宣传对象了。
乖巧小C:他们好伟大啊,但是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宣传墙宣传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宣传墙是从哪里收集到的他们的信息呢?(陷入沉思jpg.)
面对着新闻媒体的倡导时,持有怀疑态度是具备批判性思维,有足够媒介素养的表现之一。
但当英雄模范撞上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黑暗事实,叛逆期的少年往往更愿意相信后者,甚至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
这一“叛逆”属于信度叛逆,由于你“看见”的社会事实与宣传内容相悖,于是对信息不信任而产生叛逆言行。
03 异性引力有点“强”
图|少年的你
班级后排,一对情侣私自调换座位,在课上窃窃私语。
叛逆小A:好羡慕啊,跟对象一个班,我也想跟npy贴贴。
乖巧小C:智者不入爱河,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儿女情长来日再谈。
中学时期的早恋似乎总是越反对越热烈。面对着老师、家长的劝导,颇有一种“为了ta,放弃全世界”的孤勇感。这种心理与禁果叛逆有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禁止的,越是好奇。
而TIE也曾在过去的推文中提及过,爱情很美好,但最好不要因为叛逆,因为跟风,因为感动,因为逃避学习而选择爱情。
↓↓↓
你只是「感动」和「寂寞」丨我为什么劝你不要早恋?
04 规章制度我不顾
图|野孩子
上课铃响了,一位染发化妆的同学正慢悠悠地走在校园里。
叛逆小A:啊!xxx的发色好好看啊,假睫毛好翘,我要去取取经!
乖巧小C:这个年纪浓妆淡抹的不太好吧,有点浪费时间。
叛逆的学生往往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屑一顾。外貌打扮上我行我素,上课迟到却不慌不忙,无故旷课也不思悔改,通过故意违规来表达个性。
尽管漠视规则有一种打破常规的快感,但如果一味放纵,可能会从恶作剧发展为大过错,甚至走上犯罪之路。奇装怪发与酗酒赌博之间,或许只有一念之差。
05 老师权威我不从
图|独领风骚
英语课上,老师激情讲解,同学们各自忙碌:默默刷卷子、钻研数学压轴题、聊天说笑……
叛逆小A:这老师又在讲啥啊,他讲的东西自己听得懂吗,简直是噪音救命啊。拜他所赐啊,上次月考班里平均分降了5分。。。
乖巧小C:老师讲课好辛苦,我还是认真听讲吧,不然好像不太尊重人(抠手手jpg.)。
对任课老师的看法,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当对某位老师产生偏见,学习热情减退,进而成绩滑坡,之后会将退步的责任归咎于老师,偏激评判甚至否定老师能力,造成恶性循环。
青春期的学生会有更强的自主性,在遇到困难时,更乐意独自钻研,因而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当遇到磁场不合的师长时,很容易陷入叛逆的选择。
然而青春期的学生同样认知有限,容易因为一时的偏见全面否定他人,在“我偏不”的一句句抵抗中,错过了本可以拥有的,在逆耳忠言中快速进步的机会。
06 批评教育我不服
图|小欢喜
家里,与父母大吵一架后,狠狠关上房门。
叛逆小A:你们不让我做,我偏要做!不是喜欢操心吗?那就担心个够吧!我就是叛逆,我就是坏,能怎么样呢?
乖巧小C: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不理解我,到底要怎么说他们才能明白我?
在自我意识日臻成熟的阶段,我们不愿父母过多照顾或干预自己的生活。
诚然,有些时候,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窥探隐私、限制爱好,无一不令人反感。
但为了反抗而反抗的行为,譬如生命威胁、离家出走,不仅是对家人的伤害,更是对自己的伤害。
二、叛逆or乖巧,我如何自处?
#无需焦虑——
01 叛逆很常见
【谁的青春不叛逆】
叛逆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成长阶段,当下看似稳重的老师、父母,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或许做着比你更出格的事情。
【青春期限定叛逆】
当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你想起叛逆时期的“中二”行为,也许涌出的情绪不是羞愧,而是怀念当时勇于“怪异”、敢于自我的自己。
02 叛逆也有好处
其实,叛逆并不是完全消极、负面的。
图|网络
叛逆行为里也蕴含着积极品质:
【你有浓烈的好奇心】
你好奇着从前不被允许接触的事物,想要探索“禁区”。倘若怀着这份好奇深耕学业或事业,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降临。
【你有创新求异的思维】
叛逆有时是求异思维的灵光一闪,可能会有冲破传统的意外收获。你爱质疑、肯探索,独辟蹊径虽然偶尔“碰壁”,但新的角度、新的思考总是值得记录的。
【你有萌芽的独立意识】
不知不觉地,你有了更强的自尊心,追求成人感,于是努力表现自我的存在与独立。当你在群体和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地位时,你的独立意识也在慢慢成长。
#但也请警惕——
图|青春叛逆校园
01 耳提面命皆血泪
长辈的规训往往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不愿你重蹈覆辙,希望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不撞南墙、少走弯路。
02 为了叛逆而叛逆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反对正确、坚持错误是叛逆期的偏激想法。不顾一切的自我反而是心智不够成熟的体现,而非真正的独立思考。
03 过度叛逆一生痛
从抽烟喝酒到赌博斗殴,从漠视校规到违法犯罪,叛逆行为难以界定好坏,但规则法律存在明确红线,一不留神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写在最后
你可以乖巧,也可以叛逆。
如果乖巧让你痛苦,那么叛逆一些也没关系。
如果叛逆让你失控,那么试着调整心态,规则之内的“叛逆”也可以很有个性。
说到底,人们穷极一生,都是在寻找真正的自己。
无论乖巧,无论叛逆,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模样,遵循自己的真实意愿才是最妥帖的方式。
愿我们都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愿我们都有胆量做最真实的自己。
叛逆VS乖巧,你怎么选?
留言区见。
· Take It Eeeeeasy ·
中学生都在关注的心理疏导公众号
你来吐吐苦水 我来加糖去冰
↓↓↓
点击“设为星标”
↓↓↓
加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推送。
你可能错过的:
点击看看:我,白天放纵堕落,晚上刷题逆袭
点击看看:我有考试牛逼症,每逢大考必超常
点击看看:“ 这 个 世 界 是 假 的 ”
点击看看:奶狗弟弟吴磊谁不吃啊!我也好想谈恋爱!
点击看看:征集|读书是为了赚钱吗?
点击看看:如何让学霸心甘情愿给你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