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大战吐蕃、朝鲜、西域和犹太人联军(谈明系列13)


谈明系列⑫:施耐庵给他干军师,“宋江”的原型干翻大元朝(上接这篇)
前言:
张士诚让大元上下全部发飙了。
物理伤害上,大运河被卡住,没有了南方鱼米之乡的供血,北方的蒙古汉子们如何再快乐的骑马?
更重要的是精神伤害,别人都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张士诚你个私盐贩子,手下有没有1w人?就敢称王?
你还自称大周,这不明摆着骂我们蒙古人是纣王?
大元拿出自己所有力量,吐蕃人、朝鲜人、西域人、犹太人(术忽回回)......各色人种云集扬州下辖的高邮,与张士诚一决雌雄。
(小城高邮)
一、各族联军来扬州
天南海北的一波波部队开赴高邮。
不得不说“大元宋江”张士诚确实有点东西,水战陆战全然不惧,先后打败了在湖北剿完徐寿辉的湖广军和扬州下来的江浙军。之后军威大振,四面八方的江湖好汉们纷纷投奔。
整整一年,大元都拿“梁山泊”的这些好汉们无可奈何,北京城里粮仓已经见底。本来窝阔台就是抢了本该属于自己弟弟这一系的皇位,到今天都有蒙古汉子骂他,当时草原上的大汉看元顺帝连南方的渔民都灭不了,何谈继续带领我们发财?纷纷蠢蠢欲动。
元顺帝对着丞相脱脱破口大骂,“本来我就想凑活过日子,黄河泛滥淹死几万人死的不是汉人?多好!你倒好,要修水利。这下如何收场?!”
在《水浒》里,为了剿灭宋江,大宋聚集了十大节度使,包括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等,发兵梁山泊。
现实远比小说更精彩,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顺帝命脱脱亲率领重兵攻打张士诚。“省台院部诸司,听选官属从行,禀受节制”,全国文武百官都听脱脱命令,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皇帝这么信任自己,脱脱知道自己这关过不了就玩完了。他利用手中权力,全国上下搜罗了40万兵马,对外号称百万大军,向高邮杀去。
《明史·脱脱》记载,西域、西番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元廷下令,境内的穆斯林、犹太富人(朮忽人)、吐蕃人、朝鲜人、西域人,甚至高加索山民的后代都被集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当年蒙古打到多瑙河,也不过出兵几万人,这波对付张士诚就来了40万!
(高丽武士善射,人人背弓)
二、高丽人也来了
高邮之战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很简略。
一来,张士诚日后在中国历史上被打上了守家奴的标签,看着朱元璋做大,自己身死国灭,他的得意之作被人忽略也不足为奇;
二来,中国人大阵仗见多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昆阳之战,哪个不是号称百万?高邮之战又没多精彩,随便记几行字就罢了。
但这仗对于参战的朝鲜人意义可不一样。五千年来头一遭派兵来汉族腹地,光荣啊!因此朝鲜人对此战记载却很详细。
那时候朝鲜还被叫高丽。在元朝时期,他们被管的死死的,降格为大元治下的征东行省特别行政区。看似没有被灭,但是以牺牲国王的性福为代价,每一任国王从小就要去给元朝皇帝当侍卫,当他们成年后必须娶蒙古王室那些五大三粗的公主为妻,以此保证了高丽国的半独立性质。
这些王爷大多过得很窝囊,经常被蒙古那些五大三粗的公主们骑着打,但为了不亡国,只能忍着了。
许多朝鲜王爷甚至因此有了心理障碍,比如元顺帝时的朝鲜恭愍王不知道被蒙古王后如何刺激,在对方死后甚至厌倦女色,转而喜欢男色。
在元大都,高丽人以温顺而出名,其两大特产充斥北京:太监和女人。
许多宦官和宫里的丫鬟都是高丽人,甚至连元顺帝的第二皇后奇氏都是高丽人。除了皇宫,元大都的达官贵人们对朝鲜的贡女也有很大需求。
大都居住着两万名高丽人,而元朝境内散居的高丽人大概有25万之多,这其中包括高丽世子、沈王(世子政敌)、学者、僧侣、商人和数千名为宫廷和贵族精英服务的高丽贡女。特别是那些高丽贡女,她们进入了大元朝很多高官贵族的家庭,形成了一个信息网络,可以及时准确传递消息。
对于政治动物元顺帝,他竟然会选择一个高丽人做皇后辅佐自己,他们的势力在元朝境内可见一斑。
1354年,元朝皇帝下诏让高丽人来帮忙讨伐张士诚。
高丽人没想到元朝也有在军事上求着自己这天,派大将柳濯和总兵廉悌臣率2000国内最精锐的王室禁卫部队驰援。
被蒙古王后掰弯的高丽恭愍王也知道派这点人有点寒碜,在大军路过北京时,又招募了2万名高丽人扩充部队。由此可见,当年高丽人群居在大都的人口有多少,到今天北京还有高丽营这个地名。
当年11月,脱脱率大元治下各民族联军到了江苏,连战连捷,很快就将张士诚包围在高邮。张士诚率手下的盐丁好汉们连连出击,但奈何实力相差太悬殊,都被元军击败。
按照脱脱以往的平叛事迹,高邮被攻破后将被屠得鸡犬不存。投降的话头上也是一刀,战到底也是一刀,还不如拼了。
高邮全城上下只得团结在张士诚身边,一心守城,能拖一日算一日,但心里却把张士诚祖宗八代都问候过了,“江苏这么多城,你去哪里不好,为什么要守高邮?”
三、朝鲜人善射
如果说中国人的传统艺能是种地,朝鲜民族则是射箭。
作为渔猎民族,朝鲜人虽然打仗不咋地,被唐朝、元朝、后金等轮番蹂躏,但他们的射箭水平还是被各方认可。
比如唐伯虎的老朋友,明代苏州四大才子之一的徐祯卿在诗句中描写弓箭手的诗句,第一句便是“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
一直到现在,韩国都是世界上弓箭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家的射箭是比我们的乒乓球更稳的金牌收割器。

自1988年汉城奥运,首度创立射箭团体项目之后,至今九次奥运中,女子团体射箭项目的金牌都是由韩国队夺得;而韩国在男子团体射箭项目,也成功于2020东京奥运取得二连霸。
东京奥运会上,韩国夺得了全部39枚奥运会射箭金牌中的27枚。
征讨张士诚的这波高丽人同样射技高超,被脱脱委以重任。他们与由豫西彪悍山民组成的“毛葫芦军”相配合,“毛葫芦军”在前面抗伤害,他们在后面用弓箭输出,对张士诚部造成很大伤害。
一次,在高丽人的掩护下毛葫芦军已经冲上城头,高邮城中为此大惊,张士诚自觉已经危在旦夕了。高丽人迅速将军中精锐派出,打算趁热打铁再破内城,在元军这么多民族中抢得头功。
可这时元军主账突然鸣金收兵了。高丽人和毛葫芦军回去一打听,才知道元军主将眼红竟然让朝鲜人抢得头功,故意下令撤军。
在错过此次机会后,张士诚发动城中百姓连夜抢修了城墙,高邮再攻下难度倍增。大元只得围而不攻,将部队分散剿灭周边义军。
朝鲜人被分去攻击南京江北的六合(今六合区),在这里他们碰上了另一个狠人--朱元璋。
四、郁闷的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他所在的这伙人是郭子兴跟另外四个庄稼汉带的队伍拼凑而成,五大头领谁也不服谁,互相挖坑,巴不得对方出门被车撞死,自己就能兼并对方部众。
于是在元末风起云涌大大环境下,别的队伍都是迅速兴起,攻城略地,然后再被元军盯上剿灭。
可朱元璋他们这波队伍,竟然造反造的毫无声息,造的默默无闻,五大头领岁月静好的在凤阳城里过日子,就怕自己出去打仗结果大本营被另外四个人抄了。
本来五龙治水就够乱了,随着从徐州逃出来的将领赵均用、彭大加入,5龙变成7龙,更乱了。
赵均用、彭大虽然被元军逼着跳河逃生,但毕竟跟脱脱主力战斗过,压了郭子兴等几个足不出户凤阳县的土豪一大头。五个人“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让这两个外来户当了大头领。
之后迎来的不是团结,而是7个人继续斗。郭子兴跟铁匠出身的彭早住对脾气,这两人组成一伙;赵均用和孙德崖等另外4个人组成一伙,斗的天翻地覆。
尤其是赵均用,号称元末第一内讧王,走到哪里内讧到哪里,日后他还跑到红巾军发展最好的山东,通过内讧做掉了山东红巾军首领毛贵,让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某天,赵均用突然发难,径直火并,在军营里就把郭子兴掳走,一阵毒打,关押小黑屋中。
作为郭子兴的亲信,朱元璋赶紧带着郭的老婆儿子去找彭大求救。
彭大铁匠出身,为人仗义,一听说自己小弟被掳走,马上点兵,与赵均用对峙,准备再凤阳城里彻底火并。
赵均用怕伤了自家元气,不得已只得隐忍,把郭子兴放走。
郭子兴过得不如意,身为小弟的朱元璋更是朝不保夕。现存关于他当时的记录,要不就是因为管军法得罪人(他的本职工作),然后郭子兴罩不住他,被人整的快死;要不就是大军没物资了,朱元璋被派出去想办法弄几十石的粮食和盐。
1353年,张士诚被围攻的前一年,凤阳也被元军围攻。7巨头暂时放下斗争,团结对外。
此次围攻历时六个多月,元军久攻不下,自动撒围而去。在此次战事中,朱元璋也没立下什么功劳,仍旧默默无闻。
凤阳虽然转危为安,但军队减员严重,作为郭子兴的受气包,朱元璋有了回老家招兵的机会。
朱元璋此次回乡,大有收获,帮郭子兴召募了700多人。
其中,名字载于史册的有:
徐达(魏国公)、周德兴(江夏侯)、郭兴(巩昌侯)与郭英(武定侯)兄弟、张龙(凤翔侯)、张温(会宁侯)、张兴(安乡伯)、顾时(济宁侯)、陈德(临江侯)、王志(六安侯)、唐胜宗(延安侯)、吴良(江阴侯)与吴祯(靖海侯)兄弟、费聚(平凉侯)、唐铎(文官 兵部尚书)、陆仲亨(吉安侯)、郑遇春(荧阳侯)、曹震(景川侯)、张翼(鹤庆侯)、丁德兴(早卒 追封济国公)、孙兴祖(战死 追封燕山侯)、陈桓(普定侯)、孙恪(全宁侯)、谢成(永平侯)、李新(崇山侯)、何福(宁远侯)、耿君用与耿炳文(长兴侯)父子、郁新(文官 户部尚书)、郭景祥(文官 浙江行省参政)。
朱元璋一生封了62个公候伯,这帮人中占了20多个,组成了明初最核心的淮西帮。
(明孝陵石像)
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这些人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成为明朝稳固的根基。
比如耿君用与耿炳文父子,他们为朱元璋信任,坚守太湖,牢牢控制住张士诚西出的路线,每年挡住张家的一波波攻击,父亲战死了死了儿子继续,让张士诚一辈子只能在江苏浙江那带打转。
朱元璋晚年诛杀功臣,但因为耿家以善守出名,留了耿炳文一条命,想让他为朱允炆守护好江山,这又是后话了。
看来影响个人的发展最大的因素还是所在团体的发展,朱元璋老家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出了大明一半的公侯。
这些人虽然一度风光,但给朱元璋这种雄忌之主打工,大多结果不好。
朱元璋在位期间总共分封了10个公,52个候。
10个公当中,5个人没有好结局,李善长、冯胜、蓝玉、傅友德被处死,濮英的儿子被处死。
52个侯爵中,50个自己或后代因罪被除爵。只有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善终且传下来爵位。
如果这些人再一次选择,知道自己将有的风光,以及之后的最终结局,是否还会离开家乡,给朱元璋打工呢?
部分资料来源:
《元史》
《明史》
《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
《朱元璋传》吴晗
《元朝高丽军队中原作战记--曾经偶遇朱元璋》 知乎网友 老伊先生
《朱元璋真如【山河月明】中那样仁慈?六十六个功臣中几人善终?》牛奕达
《高丽与元朝政治联姻及文化交流_乌云高娃》
《元代入居中国的高丽人》王崇时
《入元高丽移民士人考论》杨绍固
《论元朝末年中朝关系》张晓明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