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献策,让朱元璋从寇匪头子进化为领袖(谈明系列15)


朱元璋在至暗时刻的顿悟(谈明系列14)(上接这篇)
前言: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是朱元璋早期的诗《咏菊》,全诗杀气腾腾,凌冽之气,透纸而出。
更难得的是此诗模仿的《不第后赋菊》,作者是掀翻大唐300年盛世江山的黄巢,原诗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作为私盐贩子出身的造反领袖,黄巢被古代知识分子深深忌惮,斥责其以活人舂为军粮,祸毒九州。
但朱元璋却模仿黄巢写了这么一首《咏菊》,丝毫不顾儒家士大夫的联想。
此时朱元璋根本没想过夺江山!他在父母和7个哥哥横死后,只想在乱世中求存,面目峥嵘。他满身戾气,浑如带血刀剑。
这样的人没有可能被儒家地主接受,建立政权。
在南下滁州途中,两个影响大明王朝的人出现了。他们提出两条谋略,帮助朱元璋从寇匪头子蜕变为王朝领袖。
一、学会拒绝
朱元璋初显把握人心才能,帮起事时只有800人的郭子兴部队招揽了3700人,被提升为总管。
但郭子兴很快又找上他。
“朱元璋,你口才着实厉害,招徕到两批豪杰,让我军如虎添翼!”郭子兴说,“周边就剩横涧寨了,这些人是新败之众,我婿去劝降易如反掌。”
朱元璋新被提拔,又被捧得那么高,一般人龙潭虎穴也要闯闯。
朱元璋思虑片刻,抬起了头:
“我不去。”
郭子兴脸色黑了。
“横涧寨人数太多了,需要我们整个凤阳赵均用、彭大七个将领一起,才能吃下来。”朱元璋冷静的说,“到时末将愿为先锋,必然拿下此寨。”
横涧寨不比其他,有民兵两万。他们紧跟元朝,之前曾围攻凤阳,双方有血债。朝廷还给他们派了个监军张知寨,抓城寨建设和意识形态。若去劝降,只怕被监军一刀砍了。
想到要跟凤阳城其他几个头领一起分蛋糕,郭子兴心里好大不情愿。如果自己能单独吃下横涧寨,必定在凤阳县独大!
就算冒险死了一个朱元璋又能怎么样呢?马氏不过是个干女儿,郭子兴还有两个亲女儿呢。事实上,一年多后郭子兴就死了,郭子兴的家人将郭的亲女儿嫁给朱元璋。
但朱元璋明确拒绝了。
即使心里老大不情愿,郭子兴也只得与凤阳城诸头目商量。其他众将听说郭子兴女婿要当先锋攻横涧寨,欣然同往。
当夜,朱元璋率众包围横涧寨,大张旗鼓,锣鼓喧天。之后他让淮西24将之一(最初跟他混的24个人)的“黑先锋”花云带队冲锋。
朝廷派了的监军张知寨按理应该在关进时刻发挥作用,没想到竟和江南皮革厂的黄鹤一样,率先逃跑了。横涧寨是新败之众,本来就人心惶惶,如今看凤阳大军压上,自己监军竟然跑了,立马崩溃,只得由主将缪大亨率众投降。
事后一清点,不仅收获2w民兵,还有这些人的家人,共计7万。
凤阳这7个头领发达了,经过整编后,朱元璋日后回忆他们的队伍此时“赤旗蔽野而盈冈”(御制皇陵碑)。
为了美化朱元璋,很多明清文人将横涧寨的功劳单单安在朱元璋头上,比如《太祖实录》和张岱《石匮书》中都写的朱元璋一个人就把活全干了,后来这几万人也成了朱元璋个人的势力。
但按照逻辑推断,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让凤阳7大头领中排名靠后的郭子兴的小弟朱元璋一个人独占?
根据北大明史专家在《纪事录笺证》中论证,这些兵是众头领所得。之后他们才有实力分兵,攻击此前从未染指的泗州、滁州,而朱元璋只是攻击滁州的众将其中之一。
二、北上与南下
此时在高邮,宋江的原型张士诚击败了一波波元军,搅得南中国人心大乱。凤阳这边义军在受降数万人后也兵势大振,终于要扩张了。

四个选择
看这幅图,起义军看似有4个方向可以选择,但在势力最大的赵均用和彭大看来,只能往北。
往西:大别山这里太穷了,再加上刘福通在这里跟元军拉锯2年了,遍地饿殍,不考虑。
往东:张士诚卡住了大运河,引来天下兵锋,往那个方向就是送死。
往南:江浙一带富庶,即使穷汉也能混口饭吃,社会安定,没人跟着造反凑热闹。地主们组成大量民团,力量雄厚。再加上长江天险,很难过去。
往北的话:能回到赵均用、彭大的大本营徐州,还能进一步挺进徐州。而且这地方是黄泛区,元朝黄河失修,遍地都是吃不起饭的穷汉,一呼百应。再往北还能进入山东,那里更是沃野千里。日后赵均用的下属毛贵真的在山东建立了稳固的政权,这也是红巾军最稳固的根据地之一。
读者们或许会对他们的选择有疑虑,为什么他们不过江呢?近300年后的崇祯八年,张献忠也在同样的位置面临同样的选择。
张献忠带领义军全歼了守卫凤阳的两万官军,一阵烧杀抢掠,拆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掘了朱家的祖坟。
同样是在凤阳,最初他挥师南下,攻克滁州、和州,到了长江边。按理说江南富庶甲天下,正对张献忠胃口。
可接下来,他没选择渡江,而是逆江而上来到湖北,之后又入河南,转战千里。
他不知道江南有钱么?
但苏杭地区人人都能有口饭,即使明末也没灾民造反。没有人力补充,张献忠过江也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的赵均用等人选择北攻,向徐州挺进。郭子兴见北边有油水,也随他们前往。但郭留了个心眼,让朱元璋和自己的儿子郭天叙南下没有油水的滁州。(这里没有富户,江北兵荒马乱的,如果有钱早就渡江保平安)
此时的滁州防御薄弱,经过几次抽调去打刘福通和张士诚,守军人数很少。两军对垒时,又见“黑先锋”花云!他单骑冲破敌阵,在如雷的战鼓中大军跟进,滁州守军瞬时溃散。

今日滁州,已经成为安徽gdp第二的城市三、大明“萧何”来投,帮朱元璋集团树立榜样
朱元璋开国后,分封的六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常遇春之子)。此六人在大明地位最尊崇,爵位可以世袭。
本次南下之旅,朱元璋得到了其中三个。
首先是李善长,他比朱元璋大14岁,此时已经40岁,在乡镇呆了半辈子。他是定远县人,跟凤阳相隔50公里。
在朱元璋所有的功臣中,李善长排名第一,被朱誉为是自己的“萧何”,保障用兵千里之外而粮草无匮乏。
在《明史·李善长传》中对他的定性文章里这么描述:
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习法家,即意味着不善儒术,日后李善长也不以诗文和文章见长。古代读书人喜欢学而优则仕,才智最顶尖那批读书人都是学儒术考科举,李善长偏偏号称研习法家,他一个村里的闲汉,学习商鞅那套有啥用?大概是日后别人为他不习文学找的托词。

某部大明剧里的演员很像李善长
他从军前没有具体职位,仅仅是里长者,我理解这大概就类似街巷里有一定威望,主持村集体建设的人。
大概他就类似西汉发迹前的陈平:
里中社,(陈)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平在村里给人分块肉,都能联想到分天下。
陈平后来以奇计著称,这种人大多思维敏捷,对事情反应快,善于洞察本质。可这种人大多在日常生活中不顾细谨,因此陈平在发迹前有受贿和跟嫂子发生点什么的丑闻。
扯得有点远了。
孔子曾说:“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中国真是人才多啊,村里一个主持村委工作的闲汉日后有能力能成长为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长。村里一个分肉的日后能成为刘邦的间谍头子陈平(类似蒋介石手下的戴笠)。沛县这种人口不知道有没有1万的小县,里面的小办事员萧何竟然能成为兴汉500年最重要的功臣。
李善长的作用类似于汉朝的萧何,日后朱元璋出征都让他守家和保障后勤。
(朱元璋)前后自将征讨,皆命(李善长)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李善长比朱手下的战将都大一辈,为人老成,在朱元璋发怒时对众人多加维护,收获了感激,日后逐渐成为淮西帮的第二人物。
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
此次来投,他献策给朱元璋,让他学200公里外的沛县老乡刘邦,以之为榜样,建立自己的朝代。
这是早期对朱元璋最重要的献策,给朱元璋树立了榜样:刘邦!
你朱元璋不是路边的山大王,你要做刘邦!离你不远的刘邦能开创王朝,你为什么不行?
之前的朱元璋明显是没有此觉悟的。
学习刘邦好榜样,对朱元璋的具体要求有三条:1、豁达大度。2、知人善任,3、不嗜杀人。
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为什么劝朱元璋大度、不乱杀人?高手劝人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的。
但朱元璋顾不上别人的讽刺,自己就一个刚刚有点兵马的前要饭的,终于有个读书不咋样且到了35岁瓶颈的读书人来投奔自己,将就用吧。
四、蓝玉的老大来投,教朱元璋如何跟地主阶级合作
第二个来投的是日后蓝玉的老大宋国公冯国胜和他哥哥冯国用。这两兄弟都是地主出身,此前结寨自保,聚族而居。
不像朱元璋手下的厮杀汉,这两人不仅喜欢读书,而且通晓兵法。尤其是哥哥冯国用,给朱元璋献上了夺南京以为根本之计。
这也是对朱元璋早期发展至关重要的谋略。
(冯)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高手提建议都是有的放矢的。就算你们公司层面,你老板问你怎么推广公司产品,你说要做抖音,接下来你也要说个如何做抖音的具体一二三吧。
冯国用也给出了一二三。
南伐南京面临两个困难:1、江南守军。2、渡江。
第一个问题,江浙行省的武装早抽去打刘福通和张士诚去了,剩下的都是地主武装。当然不能小瞧地主们,江西的那群地主挡了陈友谅整整5年。没有这5年,陈友谅早从湖北顺长江而下南京了,哪里会让朱元璋做大。
如何争取地主武装?地主出身的冯国用给出了“倡仁义,收人心”之计。即承认儒家话语权,与地主们合作,按照他们的要求打造“仁义之师”。
朱元璋日后也这么做了, 收了一堆大儒以“千金买马骨”,在地方上也跟地主们合作。在儒学兴盛的江西、浙江等地,朱元璋都跟地主们达成了一定程度合作。不像陈友谅,去哪里都像捅了地主们的马蜂窝。

江浙行省的兵被抽取围剿刘福通和张士诚,江南早已空虚
第二个问题,如何度过长江天堑?
虽然我没有查到资料,但与巢湖水寇们的合作我估计冯国用起到很大作用。
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都有自己的寨兵,属于带资入股的,因此起点较高,地位高于淮西二十四将。5年后,冯国用因病暴死于军中。之后,冯国胜肩负大明方面之任,率领傅友德和蓝玉两名绝世名将,以步骑20万兵出东北,活抓北元的东北王纳哈出。
五、我朱家也有千里驹
第三个来投的是是朱元璋外甥、亲姐姐家孩子、曹国公李文忠。他日后将成为朱的霍去病。
李家是凤阳旁的盱眙人,原本家境不错。大灾之下的岂有完卵?短短几天,李文忠的妈妈、4个伯伯和3个兄妹都死掉了。全家只剩下他爸爸和他。听说朱元璋在滁阳城(今滁州市委所在地), 便立即来投奔。
朱元璋见他们父子形如乞丐,下令“衣服供具”重新添置,将年已16的李文忠收为义子,改称“朱文忠”,随后精心培养他3年,“靡不备至 克成文武之才”。
三年后,19岁李文忠的受启用,成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先带领朱的亲兵,听朱元璋言传身教。之后跟随各个大帅历练。
24岁,李文忠成为东南战区二把手,总制严州、衢州、信州、处州、诸全州等军事。
27岁,成为东南战区一把手,把守浙江,让张士诚不能南下一步。
30岁,代替了病死的常遇春,成为仅次于徐达的全军“二把手”。
31岁,军出野狐岭(金国的伤心地,野狐岭之战元朝打掉了金国主力),俘获北元嫡长子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此战后,朱元璋临奉天门接受满朝文武朝贺。
38岁,和李善长“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大事”,掌管统一后的大明政府、军队、纪检大权。
李文忠在战斗风格上类似常遇春,临阵常身先士卒,至遇大敌,胆气益壮,每战胜必以功推下。
此真实朱家的霍去病!
去时儿女悲,
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
何如霍去病?
霍去病早死,44岁李文忠也死掉了,死的不明不白。

朱家霍去病--李文忠
除了此三公外,日后的军方no1、大都督朱文正也在此时来投。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小名朱88(朱重八)。他们家命名规则是这样的:朱的大伯和他爹生下8个男孩,从11(重一)、22(重二)拍到88(重八)。几年前那场灾荒让11到77全死掉了。
这死掉的7个人的子女唯有朱44的二儿子活下来,就是朱文正。
李文忠加上朱文正,还有李文忠的爹和朱文正的妈,就是此时朱元璋在这个世上仅有的亲戚了。
朱文正只比朱元璋小6岁,是小时候的玩伴。这一年他19岁,长相上“貌类高祖”-跟朱元璋长得很像,也被朱元璋收为养子。
之后他很快承担起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的重担,朱元璋针对张士诚和陈友谅的两场非常重要的战役都由朱文正指挥。
对张士诚那场是著名的“常州之战”。常州位于朱元璋的大本营南京和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谁是常州之主,将对朱、张两大集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最初此城由张士诚占据,投奔仅仅2年后朱文正就作为指挥者打响此次战役,参战者有徐达、常遇春、汤和、廖永安等人。
对陈友谅的是“洪都保卫战”,朱文正作为洪都(今南昌)守将,抵挡陈友谅60万大军85天,防止其趁虚而入,挽救了朱家政权。
他25岁时,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29岁,在明朝建立前三年,他被朱元璋杀掉。
他的子孙承袭靖江王,封地为桂林。在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在淡淡茶香中,在200多年的岁月里,他们一脉远离了北京的纷争,静静看着明朝兴起,又跟着一起走向灭亡。

桂林山水间的靖江王府部分参考资料:《元史》《明史》《明本纪》《纪事录笺证》《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朱元璋传》吴晗《朱元璋诗文刍论》张德信《大明王朝诞生前的祭品——透视大都督朱文正之死》夏玉润《一位鲜为人知的“驸马”_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夏玉润《郭子兴旧部势力的清除与归顺—兼谈邵荣“谋反”案的真相》夏玉润《略论朱元璋、陈友谅政权的性质与鄱阳湖之战》张翔凤《徐寿辉、陈友谅等事迹发覆——<刘尚宾文集>读后》杨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