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张士诚挽救抗元革命(谈明系列16)

前言:
1354年,被张士诚卡住大运河后半年后,元朝权相脱脱带着大元主力50万南下,对外号称百万。
此时抗元形势处在最低谷,明教刘福通困在大别山地区,被张无忌的岳父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压着打。
陈友谅的老大徐寿辉在湖北更惨,国师明教五散人之一彭莹玉被打死,都城黄冈蕲水被攻破,满朝文武400人被杀,自己跑到山里做野人。
徐州芝麻李、襄阳孟海马、南阳布王三等大股红巾军相继被镇压。
至于朱元璋的老大郭子兴,对比上面的大佬只不过是芝麻粒,徐州残军赵均用、彭大逃窜到凤阳后就可以做他们老大。
张士诚若被剿杀,大运河一贯通,元朝获得南方的供血,将在以脱脱为代表的要求汉化官员带领下迎来中兴。就好像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土木堡之战皇帝被活捉,汉朝被王莽篡位,大一统王朝中间都有一劫,挺过去就后至少能续命100年。
天下人都在注视高邮。

元朝时中国人口分布。失去了人口稠密的南方,元朝退出中原成为必然。一、以一城挑翻元朝百万大军
脱脱征召了全国各地的蒙古主力,甚至还有吐蕃人、朝鲜人、西域人、犹太人(术忽回回)......,对外号称百万,实际有50w,云集扬州下辖的高邮。
张士诚出城迎击,结果打败。之后元军将高邮被围的铁桶似的,日日攻城。什么从阿拉伯学来的回回炮、从南宋学来的神臂弩等器械都全部用上,城内箭石如雨。
脱总天下兵围高邮,日事攻击,矢石雨注,城中几不支,日议降附,又恐罪在不赦。围者亦指日望成功。(《庚申外史》)

不少罗斯人在蒙古军中效力
此战资料太少了,本人写作力求有据可依,因此很难还原此战细节。
我找到一场情景类似的战役,即南北朝时北魏纠集北方各种民族与南方刘宋的盱眙之战,大家可以由此估计高邮之战惨状。
盱眙是江苏淮安下辖县,离高邮只有100公里。盱眙之战很多人没听过,但与此战有关一首宋词可谓人人皆知: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辛弃疾的一首词,其中写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儿子刘义隆北伐的事。他讽刺皇帝本想学霍去病马踏贺兰山建立显赫武功,结果自己又菜又嘚瑟,引得小名为佛狸的拓跋焘大军南下。
和元朝多民族组成的南下大军类似,拓跋焘部队里除了鲜卑人,还有丁零人、匈奴人、氐人、和羌人,从中原打到长江边,攻破扬州,隔江对南京虎视眈眈。
此次战事中,南朝难得的亮点即盱眙之战。(今日盱眙最出名的是小龙虾,被誉为龙虾之都)

今日盱眙
盱眙类似张士诚据守的高邮,城小却坚,刘裕老婆的侄子臧质率甲士三千据守此城。
拓跋焘大军听说盱眙被南朝经营多年,储存大量粮食,于是便军临城下。他以为盱眙这么小,在十万铁骑面前,一定瑟瑟发抖,开城投降。
没想到臧质鸟都不鸟他,盱眙之战开打。
第一步:
拓跋焘先打心理战,写了封信给臧质,内容十分有趣:
参与攻城的有河北的丁零人、山西的胡人、陕西的氐人和羌人。这些人不仅不是我们鲜卑人,而且还是祸患。请您费费心,在他们攻城的时候帮我杀死他们吧,谢谢您了。
焘与质书曰:“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正减并州贼;氐、羌死,正减关中贼。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资治通鉴》)
就算西方媒体口中的前苏联,对待士兵再苛刻,也不过是设个督战队。从古至今没听说过对自己人狠成这样的。
第二步:
修筑围墙围城,断绝盱眙内外联系。
拓跋焘大军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此步骤,切断盱眙对外的水陆通道,使其成为孤城。
第三步:
使用攻城器械钩车。
在弓箭掩护下,用钩车钩住城楼后让士兵往上爬。臧质早有防备,城墙下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的羽箭,勉强守住了。
第四步:
使用冲车。
北军的冲车往城墙上撞,想把城墙撞塌。幸好此城是南朝重点经营的据点,城墙战前得到加固,此次又守住了
第五步:
人海战术。
拓跋焘恼了,不再顾忌士兵损伤,展开全面进攻。士兵们在督战队的刀刃威胁下,一队队的轮番攀爬城墙,即使死人的尸体都几乎堆得跟城墙那么高,没有人敢后退。
虏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虏死者与城平。(《宋书》)
一个月后,拓跋焘军中发生瘟疫,一传十十传百,不得不退军,盱眙之战以刘宋的胜利而告终。
一年后,丧尽人心的拓跋焘被自己的太监杀死。又过了一年,刘义隆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又又过了一年,臧质参与了皇家政争,满门被杀。
盱眙之战才打了一个月,张士诚的高邮之战打了三个月。

期间险象环生,“城中几不支”。如前章(谈明系列第13章)所写,被征召的朝鲜部队在跟河南西部山民“毛葫芦军”的配合下险些攻破高邮,奈何蒙古人嫉妒外人获此功劳,关键时刻竟鸣金收兵了。
“城将陷,鞑靼知院老长忌我国(高丽)人夺其功,令曰:‘今日暮矣,明日乃取之。’麾军而退。其夜,贼坚壁设备。明日,攻之不克拔。”(《朝鲜史略》)
高邮之战比盱眙之战晚了900年,科技进步许多,攻城手段更加多样,100年前元军就用上了中原人从没见过的回回炮,攻破了南宋的襄阳。西征欧洲途中蒙古人还往城里投射有瘟疫的尸体这种手段。
高邮战事只会更惨烈。
张士诚不愧是军师施耐庵眼中的宋公明原形,又狠又硬,外城已被攻破,仍旧苦苦支撑,就是不降。
也可能是投降了人家也不收,就想杀鸡儆猴。

南宋的噩梦:回回炮二、高丽人眼中的朱元璋:战斗力不错,但还是被我们击败了
围城期间,脱脱分兵剿灭附近义军。高丽军被派去打南京六合区的义军。

高丽士兵装备。高丽人自古以善射出名,今天射箭在韩国就相当乒乓球在我国,是奥运会射箭金牌大户。
六合义军招架不住,赶忙向滁州的郭子兴求救。
六合紧邻滁州,如果这里失守,滁州即唇亡齿寒。朱元璋顾不上元军势大,向郭子兴请命,主动领兵前往。
在《明太祖本纪》中,把朱元璋此战吹得神乎其神。书中说朱元璋佯败引敌来追,之后设伏打败元军,缴获好多马匹。之后朱元璋主动送回战马,并备上厚礼,说己方只是结寨自保的百姓,请不要攻击。高丽军还真信了他,随后两边睦邻友好,不再相攻。
但即使如此,《明太祖本纪》也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撤出了六合。
高丽人的《朝鲜史略》中对此战记载很简单,“南贼日盛,我军陷六合城,又移防淮安路。”
朱元璋没有守住六合,失败而归,滁州自此门户大开。如果张士诚失败,朱元璋大概也活不了多久。
不过此战中朱元璋部打的还是很顽强,高丽军猛攻,朱元璋就硬刚,从早到晚坚持战斗。晚间不休息,忙着修复城防工事,第二天一早堡垒几乎完好无损。
“官军攻之急,每日暮,垒垂陷,官军去之,诘朝复完垒与战。”(《续资治通鉴》)
相对于此时全中国注视的焦点张士诚,朱元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夺取六安后,高丽人没有接着攻击滁州,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所谓“妙计”,而是高邮出了大事!
三、转折点到来
1937年是抗日战争最惨烈的年份,这一年毛泽东写出《矛盾论》。书中写道:“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和根本动力,即内因。
我们做事,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打好基本功,控制好内因。外因就算再残酷,迟早会变化。
尤其在惨烈的军事斗争,敌对势力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有自己的内部矛盾。尤其当敌对势力越大时,更难以照顾到内部各个派别的利益,离心力就越强。
高邮之战打了三个月,在张士诚快坚持不住时,元军那边出事了。
统帅脱脱被免职。
脱脱是元朝最出名的贤相,在他掌权时期,元朝加快转向儒家文化,从草原外来政权向本土政权转变。
脱脱大幅度和汉族地主阶级合作,开了科举,让地主们有了进入政权的途径,录取了包括刘伯温在内的知识分子。为了掌握解释权和话语权,他还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让元朝从儒家文化上更有合法性。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治理黄河,这也是元朝唯一一次大规模治河。之前元朝的蒙古人都忙着杀蒙古人,哪顾得上管理汉人?
然后明教借此闹事,自古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元朝就崩了。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某政坛巨擘推荐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说:“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被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未被消除的那些流弊, 于是人们情绪更加激烈。”
脱脱被搞掉直接原因是他权力过大。
当时元朝朝廷中分皇帝和太子两派。太子那派想要举行册宝大典及郊庙之礼,让自己地位无可动摇。脱脱为了维护皇权,挡住了太子那派。
此次出征,脱脱“半朝廷之官自随 ”,征召了一半朝廷的官随他出征,其势力之大可想而知。又因征战之便,他掌握了全国最精锐部队,有了任免官职的权利和征调财务物资的权利。
人、钱、军三权都集中在一个臣子手中,让皇帝怎么想?
打一个盐贩子占据的小城高邮,3个月还打不下,不班师回朝交回权利,让皇帝怎么想?
他同时成为皇帝派和太子派的眼中钉。
之后一封圣旨九重天,夕贬云南路八千(脱脱被流放到云南腾冲,旁边就是缅甸)。
诏书到来时,属下建议他不要打开,鼓动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脱脱却被儒家那套忽悠瘸了,称深受天子重恩,不能背叛。
他把名马和物资送给手下诸将,交出兵权。从此人为刀俎,他成鱼肉。
参议龚伯遂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是与天子抗也,君臣之义何在?”弗从。既听诏,脱脱顿首谢曰:“臣至愚,荷天子宠灵,委以军国重事,蚤夜战兢,惧弗能胜。一旦释此重负,上恩所及者深矣。”即出兵甲及名马三千,分赐诸将,俾各帅所部以听月阔察儿、雪雪节制。(《元史》)

今日蒙古搏克手
元朝的斗争极为残酷,大佬被弄死一般都全家死光光,比如之前元顺帝的岳父燕帖木儿他们家,一朝失势,鸡犬不留。
脱脱是元朝军事世家,他爹当过国防部长,叔叔当过丞相,门生故旧遍布军队。脱脱自己又担任丞相多年,许多人跟他混饭吃。
脱脱被剥夺了一切,他的属下后果可想而知。客省副使哈剌答直截了当的说,“丞相此行,我辈必死他人之手,今日宁死丞相前。”,然后就持刀自刭。
其他将领一看这样,还打什么仗啊,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大军百万,一时四散”。
张士诚就这么赢了。
元朝就这么输掉了南方,甚至连一场战略决战都没有,甚至连像样的对手都没有,窝囊透顶。
张士诚实力大涨,收获了可供五十万大军的物资和溃散无所依的元朝精兵,“其散如无所附者,多从红军”。

今日为俄罗斯服役的布里亚特蒙古人,长相真喜感

跟上面那位士兵像不像?
十几年后元朝风雨飘摇,监察御史圣奴等总结朝廷为何失败,都认为转折点在此时,“临敌易将,我国家兵机不振从此始,钱粮之耗从此始,盗贼纵横从此始,生民之涂炭从此始”。
一个个渔民(陈友谅)、教书先生(北征朝鲜的统帅关先生)、农夫(徐达)、小地主(冯胜)、强盗(常遇春)、和尚(朱元璋)、盐贩子(张士诚)在此刻真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小人物们用生命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部分参考资料:《元史》《明史》《明本纪》《纪事录笺证》《国初群雄事略》钱谦益《朱元璋传》吴晗《元朝高丽军队中原作战记--曾经偶遇朱元璋》 知乎网友 老伊先生《奇后与脱脱高邮阵前被贬》李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