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志14】有突厥血统的斯拉夫人,第一个称“沙皇”——从保加尔人到保加利亚人


提起“沙皇”这个称号,我们很容易想到俄罗斯沙皇,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第一个使用“沙皇”称号的是保加利亚沙皇西美昂一世。

保加利亚令人惊讶的点不止这一处,它的国名来自部落名称,这个部落属于古代突厥人的一部分,叫保加尔人,后来在东欧的长期生活,让保加尔人逐渐融入到斯拉夫人中,形成了今天斯拉夫人的南部支系——保加利亚人。
另外历史上的保加利亚也对欧洲历史,尤其是东欧斯拉夫人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在长期与拜占庭帝国的接触中,保加利亚学习拜占庭文化,并成为罗斯人学习拜占庭文化的第二条主要通道。
本期视频主题,我们就来看看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痕迹的保加尔人以及后来的保加利亚的历史吧。
照旧兰初君先挂出免战牌:因为个人是历史学爱好者,加上自己查的资料有限,如有谬误还请多多指教。
一、保加利亚国家名称的由来——保加尔人
当代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主要来自三支:古保加尔人、斯拉夫人和色雷斯人。保加利亚这个国家名称就是来自保加尔人,意思是“保加尔人之国”。
根据一些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古保加尔人属于古代突厥人的一部分,住在里海和黑海之间,过着游牧生活。
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来自东方的匈人政权崛起,冲击着罗马帝国的边境,作为同为游牧部族的保加尔人就加入匈人的队伍,随着他们进入欧洲中东部。

453年,第一个荣获“上帝之鞭”的匈人王阿提拉死去,匈人帝国土崩瓦解,这些保加尔人也随之散落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
匈人政权瓦解的一百年后,公元6世纪中叶,欧洲又面临着西迁的柔然后裔阿瓦尔人进攻。阿瓦尔人征服了保加尔人,之后让他们作为协从军加入对拜占庭的作战。
7世纪初,阿瓦尔人衰落下去,保加尔人暂时成为了进犯拜占庭的游牧民族的主角。7世纪20~50年代,在首领库布拉特的带领下,保加尔人在高加索西北的库班河谷和亚速海之间,建立了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作“大保加利亚”。

649年,保加尔人首领库布拉特去世,作为游牧政权的大保加利亚,仍然受到游牧国家普遍存在的离心力制约,死后政权分裂,一分为五,被库布拉特的5个儿子掌控。
其中长子留在原大保加利亚当地,后来被并入可萨突厥;
二儿子被迫北上定居伏尔加河,建立了“伏尔加保加尔汗国”,中间改信伊斯兰教,这个政权一直持续到13世纪,被蒙古人所灭,后来伏尔加保加尔汗国遗民和其他一些突厥语部落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形成了今天俄罗斯第一大少数民族——鞑靼族;
四儿子率领部众进入多瑙河流域,后来融入到了阿瓦尔汗国之中;
五儿子向西迁徙到意大利半岛,融入到伦巴第人中。
三儿子率领的部众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正是他到达今天保加利亚东北部,征服当地斯拉夫人,建立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正是这个国家逐渐演变成后来我们知道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
二、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时期:681-1018
一开始,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还是游牧阶段,但是这并不长久,接下来保加尔人便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游牧生产方式便退居二线。
随着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逐步扩张,拜占庭帝国坐不住了,680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亲率大军迎战保加利亚人,但是不曾想他在作战过程中得了中风,拜占庭军队撤军,在撤军途中保加利亚人进行突袭。
681年双方签订和约,拜占庭不仅承诺每年向保加利亚人纳贡,而且还承认了保加利亚人在巴尔干半岛与多瑙河之间地区的统治。后世的保加利亚史学家把这一年作为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开始。这也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巴尔干半岛主要部分的主权让渡出去。
这时的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成为拜占庭帝国危险的邻居。
不过,危险归危险,两国之间并不一直是斗争状态,比如在705年,保加利亚的特尔维尔可汗率军保护查士丁尼二世回到君士坦丁堡。作为回报,查士丁尼二世送给保加利亚人许多珍宝,还给了可汗一个荣誉称号“凯撒”。当时的“凯撒”称号,是在拜占庭帝国内仅次于皇帝的地位最高的贵族称号。

查士丁尼二世
双方的友好时间没超过半个世纪。到了8世纪中叶,拜占庭皇帝轮到了君士坦丁五世,他在位时期,尤其在757-775年间,与保加利亚发生了9次战争。这几次战争双方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拜占庭帝国占据上风,帝国不仅让保加利亚人放弃了扎格雷地区,而且国力遭到很大削弱。
时间进入到9世纪,保加利亚可汗变成了克鲁姆,他整合保加利亚内部,第一次将保加尔贵族和斯拉夫贵族统合在一个体系内,进行军事改革,与西欧查理大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联手,一起灭亡了阿瓦尔汗国。
811年,克鲁姆可汗还击败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一世,并且还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把皇帝头骨做成酒杯。尼基弗鲁斯一世成为近500年以来第一个在战斗正被杀死的拜占庭皇帝。

接下来的40年间,几位保加利亚可汗继承克鲁姆衣钵,致力于扩大领土,到了鲍里斯一世时期,保加利亚领土比克鲁姆可汗时期增加了两倍,领土包括今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乌克兰西南部。
为了避免国家成为其他基督教国家“圣战”打击的对象,鲍里斯一世选择皈依基督教,是选择罗马教会这边,还是选择拜占庭教会这边?
鉴于几十年前曾经和法兰克王国联手灭亡阿瓦尔汗国的经历,保加利亚人似乎选择和法兰克王国结成联盟,并承诺了从法兰克传教士手中接基督教。但是拜占庭这边坐不住了,864年,拜占庭皇帝米哈伊尔三世入侵保加利亚,战争以保加利亚人的失败告终。事后双方谈判,拜占庭坚持要保加利亚人接受从拜占庭人手中接受基督教。形势比人强,保加利亚人同意了。

鲍里斯一世皈依
865年,这一年保加利亚可汗鲍里斯一世到达君士坦丁堡,接受洗礼,皈依了拜占庭的东方教会。
鲍里斯一世的这一举动在保加利亚历史上影响深远,保加利亚“逐渐脱离了突厥主体,融合到基督教的欧洲当中。”占居民大多数的斯拉夫语和文化占大量优势。
时间到了893年,保加利亚王位从鲍里斯一世换成了西美昂一世,正是他带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登上了巅峰。

西美昂一世早年留学君士坦丁堡,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了解到了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帝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文化差距,下定决心积极发展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霸权。
从893年登基,到927年去世的34年间,西美昂一世治下的保加利亚,与拜占庭帝国发生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大部分时间拜占庭帝国处于劣势。
913年,西美昂一世进入君士坦丁堡,被加冕为凯撒,经由斯拉夫语,再翻译成汉语,就是中国人熟悉的“沙皇”。925年更是当众宣布自己是“保加利亚人和罗马人的皇帝”,并由保加利亚大主教正式加冕。

旁边的拜占庭人当然不高兴了,“我这现成的罗马皇帝还在呢,你保加利亚算哪根葱?”但是身在罗马的教皇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当教皇得知西美昂一世自称“皇帝”后,立刻写信表示愿意承认,还派遣代表团专门为他加冕,条件是只要西美昂承认教皇的绝对权威,西美昂同意了。
925年下半年,西美昂又一次举行了加冕仪式,不过这一次主持的是来自罗马的枢机主教。此时的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同时也是国势最强的时期。

正当西美昂一世准备再次振作,攻打拜占庭之际,他的心脏病发死去。继承者是彼得一世,他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而且保加利亚也在西美昂一世的多年征战下,民生凋敝。
彼得一世顺应民心,和拜占庭帝国缔结和约,放弃自913年之后从拜占庭手中夺去的绝大部分土地,拜占庭人承认彼得一世是“保加利亚人的沙皇”,双方还缔结连理,彼得一世娶了拜占庭皇帝的孙女。这时的保加利亚,从挑战拜占庭帝国的存在变成了一个温顺的拜占庭卫星国。
971年,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甚至以战俘和罪人的身份出现在君士坦丁堡,随后还被拜占庭人剥夺了沙皇称号,仅保留“地区总督”一职。

之后原来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东部地区被拜占庭占领,西部的一位贵族宣称自己是西美昂的继承人,他的儿子在976年建立西保加利亚王国,这个政权一直持续到1018年,最终被拜占庭所灭。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时期的保加利亚,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这一时期保加利亚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而且还扮演了中介者的作用。保加利亚人和俄罗斯人都是斯拉夫人,两者在文明选择、价值取向、文化借用动机上都有相似性。保加利亚在引入拜占庭文化后,很快成为斯拉夫文化的一个中心,
保加利亚采用斯拉夫语为官方语言,并且把斯拉夫文字向周围传播。后来罗斯人在皈依基督教时,全部书籍都是从保加利亚传过去的。
三、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时期:1185-1396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被灭后,保加利亚遗民不断反抗拜占庭人的统治,一个多世纪后的1185年,保加利亚人再次建国,史称“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3世纪时,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国力有所恢复,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有较大发展,同拜占庭、意大利半岛、波兰、罗斯等国的贸易也有长足进步。

国王伊凡·阿森二世在位时期,即(1218—1241年),第二保加利亚王国达到鼎盛时期,打败拉丁帝国。拉丁帝国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建立的罗马天主教国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巴尔干半岛南部等地。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打败拉丁帝国后,拿下了马其顿、色雷斯、阿尔巴尼亚北部,并获得了地中海和黑海的出海口。
伊凡·阿森二世死后,国内矛盾加剧,外部又遭遇蒙古人和拜占庭人侵袭,到了14世纪,塞尔维亚强大起来,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附属国, 1396年奥斯曼帝国吞并保加利亚,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灭亡。
四、1396年之后的保加利亚历史
从1396年到1878年的近5个世纪中,保加利亚都处于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下。这期间奥斯曼土耳其人实行强制同化政策,有影响力的保加利亚人不是被肉体消灭,就是被迫移居海外或者皈依伊斯兰教。
18、19世纪,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多次进行战争,不少保加利亚人选择站在同为斯拉夫人和东正教信仰者的俄国一边。为了躲避土耳其人报复,又有不少保加利亚人迁到俄罗斯,比如在1768-1774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中,就有16万保加利亚人背井离乡。

第五次俄土战争时期的俄国沙皇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1877年,沙皇俄国以保护基督教、支持斯拉夫人的口号,掀起了第10次俄土战争。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包括保加利亚等势力,纷纷站在沙皇俄国一边。
1878年,当时欧洲主要强国,包括英国、法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一道,在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牵头下,签订《柏林条约》。北部保加利亚成为独立公国,南部仍属于奥斯曼,但有自治权。

祖上也曾阔过的保加利亚人当然不会选择这么算了,1908年趁着奥斯曼帝国内部动乱的机会,摆脱和奥斯曼帝国的臣属关系,建立独立国家。
1912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巴尔干半岛上信仰东正教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和奥斯曼帝国开干。
当时欧洲已经是两分天下的态势,分别是以德意志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
德国和奥匈帝国认为巴尔干同盟有俄国撑腰,对自己不利,就进行干涉。最终奥斯曼帝国几乎完全退出巴尔干半岛,仅保留伊斯坦布尔。
因为列强的干涉,奥匈帝国不让塞尔维亚得到拥有出海口的阿尔巴尼亚,因此遭到塞尔维亚记恨,另外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归属权发生争执。
1913年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次作战双方,一方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希腊、黑山以及奥斯曼帝国,这一方的背后站着沙皇俄国;另一方是保加利亚,背后是奥匈帝国。
战争结果是保加利亚惨败,这一战促使保加利亚在一战时期加入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
一战以德奥联盟的失败告终,作为小弟,保加利亚的境况好不到哪里去。1919年保加利亚被迫签订《纳伊条约》。条约规定保加利亚的不少领土分割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还要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限额2万人,不得拥有海军和空军,另外要赔款22.5亿金法郎。
这个条约在保加利亚被视为丧权辱国,签订条约的斯坦姆博洛夫被视为“卖国贼”,后被杀害。
1938年,有着强烈复仇心理的灿科夫担任保加利亚王国首相,他坚决向邻国索要一战中失去的土地,这势必加剧和邻国罗马尼亚的紧张关系。

灿科夫
这时候德国站了出来,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之间做仲裁,强迫罗马尼亚交出土地,这赢得了保加利亚的强烈好感,事后保加利亚首相说出了“荣誉归于希特勒”的口号。
此后保加利亚跟定了德国。
同是天涯沦落人,二战德国战败,1944年保加利亚就配合苏联红军倒戈,冷战时期加入苏联阵营。
1990年保加利亚宣布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2004年加入北约,2005年加入欧盟。
以上就是有关保加尔人和保加利亚历史的简要介绍,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还请长按点赞,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i]指文烽火工作室.《战争事典035:保加利亚西美昂征战史》.台海出版社.2017.
[ii]穆立立;赵常庆 本卷主编.《世界民族第七卷:欧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iii] [1]蔡佳余. 古代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关系研究(5-10世纪)[D].广西师范大学,2013.
[iv][1]杜燕山 ,曾汉珠 ,程时生.欧洲各国国名——世界国名由来之一[J].咸宁师专学报,1986(01):86-90.DOI:10.16751/j.cnki.hbkj.1986.01.015.
[v] (法) 格鲁塞 (Grousset
R.) 著.草原帝国.重庆出版社.2019:186.
[vi][1]陈若愚,张文德.十至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在伏尔加保加尔汗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西部学刊,2021(23):66-70.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1.23.021.
[vii] [美]丹尼尔·赛诺.剑桥早期内亚史.商务印书馆,2021
[viii] (法) 格鲁塞 (Grousset
R.) 著.草原帝国.重庆出版社.2019:186.
[ix][1]张静怡. 拜占庭征服保加利亚研究(10-12世纪)[D].华中师范大学,2018.
[x]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xi]唐岛渔夫.《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套装共2册)》北方文艺出版社,2022
[xii][1]赵克仁.二战期间大国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博弈——兼及对罗、保两国抵抗运动的影响[J].外国问题研究,2023(01):87-98+143-144.DOI:10.16225/j.cnki.wgwtyj.2023.01.009.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