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高温预警,您要开空调吗?



如果现在递给您一副空调遥控器,您会立马按下启动按钮吗?
是选择“瞬间凉爽”还是“害怕生病”,在我看来,这就像一道“哈姆雷特式”的选择题,绝对值得深入思考。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在前几天我贪图一时的清凉感受,足足吹了一整天的空调,傍晚时分风池穴的位置上就开始胀闷胀闷的痛,整个人迷迷糊糊的,晚饭也不想吃,还好家里有药自救及时,晚上8~9点钟的时候也就缓过劲儿了,但也因为这一日的经历让我深入思考了一个问题:夏季应该如何防暑,一旦误入阴凉之地出现“阴暑”症状时,要如何缓解这份身体上的不适?

◎八岁手绘
实话说,现在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中很难做到完全避免空调的使用,因为这副无形的空调遥控器根本就不在我们手中,就像医院、写字间、幼儿园、商场、甚至我们出门吃饭的餐厅之中,都极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一片清凉避暑地,就在这样的“内卷”之下,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暑湿之邪引发的“中暑”,但随之而来的是,原本并不高发的“阴暑”证人群,现在正在慢慢变多,而且又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无法随着自己的“好、恶”而掌控那无形的“阴暑”来源。
既然躲不掉,那我们就先学会治疗这份不适症状吧,因为这样可以给我们聪明的身体争取一些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的时间。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阴暑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有哪些具体的症状表现?我们又要如何治疗它?
什么是阴暑?
我们刚刚说了由于科技不断进步,纳凉方式变得多样又简单,但似乎我们享受到了清凉,却没能真的舒服起来,反而出现了头胀、头晕、头痛、肌肉发紧,汗出减少,晕晕沉沉胃口差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盛夏季节暑气当令,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而兼湿气。然后,我们试着把身体经络想象成一个由低向高的蜿蜒车道,我们在日光下感受到的这份暑热之气,正依照本性,向上向外奔跑,带走了我们储藏在身体内部的津液,所以我们经常会大口喝水,大汗淋漓,汗流浃背。
这样的暑热之气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大汗淋漓后,沐浴一下还会让身体倍感轻松,而且这样的暑气还会随着夕阳西下慢慢消散,我们流失掉的津液也可以通过频频饮水而补充回来。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但是如果我们过用了制冷设备,室内外形成极大温差,这就好像在疾驰的赛道上人为地添加了许多石头,身体状况好的,适应力强,也勉勉强强地完成了障碍赛,而气血不足的,平素就是“亚健康”群体的女生们,就会表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头晕、头痛、头重脚轻,恶心、肌肉酸疼,没力气,甚至越来越怕走到户外去…… 
出现了这些阴暑症状后,我们要怎么做呢?
●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憋在身体里的汗散出去,其中一种办法就是健身,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每天傍晚回家后,运动一番,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让阻隔在身体里的暑邪、寒气统统宣散出去,然后洗个热水澡,再睡上一觉,保证您第二天还是那个活力满满的女汉子。
● 我猜这时定有朋友会说:“我真的很忙,真的没有时间运动,那怎么办呢?”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那也有办法,不能运动发汗,那我们就喝些饮品帮身体发汗。冬天受寒了,我们要用麻黄宣散,那夏月之麻黄是谁呢?就是“香薷”。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巧用香薷饮来赶走阴暑的不适症状?
香薷饮
您觉得古代之中,哪个朝代的人们生活的最舒服?
不知道与您心中的答案是否一致,我觉得宋朝算得上一个相对自由的朝代,他们取消了唐朝的宵禁制度,自由夜行,自由贸易,大宋的朝廷中甚至还有一个叫做“冰井务”的部门,专门负责研制解暑降温的冷食品,而且他们还有为贪凉饮冷后造成“阴暑”证的专方——香薷饮。
香薷饮收录于大宋官修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之中,此方仅有香薷、炒扁豆、姜制厚朴三味药物组成,简便易行,又长于祛暑解表、和中化湿,制成饮品后可以治疗夏月伤寒之阴暑证。故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香薷饮
香薷6~9克,白扁豆(炒黄)6克,姜制厚朴6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薷
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与我们比较熟悉的“益母草”同属一科,所以香薷最早是作为“利水消肿”药出现的,用于治疗吐、泻、肚子胀、不消化、腿肿等问题,然后用着用着,发现此药善于入中焦脾胃之地,又具有辛温之性,尤善治疗湿邪困阻脾胃之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延,香薷又多了一项“化湿和中”之效。
直到宋金元时期,香薷的身份变了。《李皋药性赋》中言香薷“其用有六:治伤暑,有神”治疗夏季阴暑之症直接变成香薷“标签式”的存在,而香薷的这一能力也被沿用至今,未再改变。
《本草约言》载香薷:“助肺家清化之气,故能治暑”。香薷善治水,善治湿,又可以入肺脾胃经,在我看来它就好像身体的强力除湿烘干机,在寒气包裹着暑气时,给身体以驱散外邪的动力。
白扁豆
白扁豆就是我们常吃的蔬菜扁豆的种子,它的特点就在于擅长“补脾化湿”,而且药性温和。我常会跟那些脾胃功能较差,容易拉肚子的宝宝家长们说,可以在孩子的辅食中加入白扁豆,尤其是暑湿季节。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因为白扁豆,虽然性质偏温,但无温燥伤津之弊,单用本品煎水即可治疗夏季吐泻之证,炒后健脾之效更优,配伍于香薷散中以行化湿健脾之力。
厚朴
厚朴与藿香一样,是一味化湿剂,也是化湿剂中善于理气除满之品,此方配伍了少量厚朴可以起到消积导滞,消除腹胀、满闷等不适症状的目的
三物合用外解表寒,内化暑湿,这就是治疗“阴暑”证的名方香薷饮。
然后我们再说说此方要怎么用?
香薷的用量宜轻,若小儿使用则可以在1~3克左右,成年人若有气虚症状者可选6克为宜。如果您是偶尔贪凉饮冷引起头晕头痛等问题,一般1~3副即可,无需久服。
若您是白领工作者或需要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可以选择原方剂量的1/3制成茶包,少量多次服用。方法也简单,将香薷,厚朴捣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左右,待凉后代茶频饮。
此方为什么要放凉喝呢?
当然不是因为夏天热就要大家喝凉药,香薷饮原方是说“水中沉冷,连吃二服,随病不拘时。”意思就是说:“啥时候喝都行,但要放凉了再喝”。其实,这就是中医里的“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想要治疗感寒的暑邪,也要有一个具有凉性的媒介,“放凉”这一看似无心的操作,就是治疗“寒气”的媒介。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我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
但我希望这其中的“改变”是为我们“所用的”。温室的花朵禁不得风吹日晒,我们千万不要让原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进步力量逐渐把我们包裹成一朵朵弱不禁风的美丽花朵~
我们要更加健康的力量,无惧寒霜,不怕酷暑。
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苦夏”等于“减肥”吗?
❀高温天气,这样使用空调可以避免生病
❀湿气重的天气又来到了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