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养我的“玻璃胃”



都说秋冬进补,春天打虎,可是此时有一部分人想到要开始进补就会很头痛。
因为她们的胃脆弱的像“水晶玻璃”一样,没胃口已经是常态了,别说要喝汤汤水水了,就是饮食稍不注意,也很容易就会胃胀,打嗝,吞酸,反胃,甚至呕吐。她们不敢多吃大米,会经常吃面,因为酵母发酵而成的面食能够化解部分反酸的感觉;她们不敢喝茶,但喜欢温热的小米粥,会经常生嚼花生,因为这样胃里会舒服些……
那么,在进补的冬季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不妨来聊聊与“养胃”有关的话题吧。
“改变习惯”是养胃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如今有胃部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其实,想要脾胃舒服些,只需做到八个字“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而这八个字可能是当今生活节奏下,很奢侈的一种状态吧。
年轻人咖啡续命已是常态,每天早出晚归,省去了规律的生活,省去了吃饭的时间,他们用身体健康换取了“内卷的资本”;妈妈们时间相对充裕,但生活越来越寂寞,能沟通的朋友越来越少,每天看着短视频中花样翻新的幸福生活,而自己却是不快乐的那一个。
不恰当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胃部不适的关键,大规模的流行病数据告诉我们,沿海地区人们患“胃食管反流症”的数量要远高于内陆,其实这与高盐分的腌制食品有很多关系,这也就是《黄帝内经》早就告诉过我们的简单的道理“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40~50岁左右的女性开始喜冷水(这里有的是冬天的常温水,有的是加冰的冷饮),照理说这个年岁的人应该懂得照顾好自己了,但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问了一些人后理解了,因为她们有早更的症状,有虚热在里,会觉得喝些冷饮更舒服,但殊不知这样的习惯也很伤胃呀。
除去上面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个隐形在身边的杀手,就是老年群体的慢性病。如果您仔细看过手中常用药物的说明书,其实不难发现,副作用一栏都会写着可能出现消化道副反应,尤其是降压药中如某某地平,心血管的硝酸甘油,关节炎、牙痛时选择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失眠的地西泮等等。
吞酸
烧心是什么?被烧的当然不是“心脏”,而是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而引起反酸、反食、疼痛等表现的比喻性“描述”,而这样的感觉中医称之为“吞酸”、“吐酸”、“醋酸”。
有吞酸表现之人,经常兼见心烦,口苦口干,渴喜冷饮,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等表现。那么,中医认为这些多出来的酸,反上来的酸究竟是哪里来的呢?
一部分是因为胃内余热未清而致。《内经·病机十九条》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类人群年轻时多喜食肥甘厚味,有些饮酒的小习惯,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腹型肥胖,经常打嗝,容易心烦,口干,甚至还会描述说:“舌头干的像起刺一样”,大便秘结者多。
还有一部分则是脾胃运化之力差。这部分人群包括《寿世保元》中的肝气郁结克制脾土,也包括《证治汇补》中阐释的过寒伤胃。这类群体多以脾胃虚弱为主,表现为容易胃胀,吃不下饭,食欲随着情绪变,饮食喜温,四肢不温,舌淡多兼见齿痕,便溏。
也就是说,吞酸之症的进程大体可以理解成三个阶段:饮食积滞或郁滞化火,胃气上攻;肝郁克脾或素体脾虚;脾虚不化,痰饮内生。那么我们就从这三个阶段来聊聊“玻璃胃”的复健思路。
01
有火
若胃中湿气郁而成积,则湿中生热,从木化而吐酸。或是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木郁克土,横逆犯胃,饮食停积胃中,酿生湿热。
肝为刚脏,主疏泄,能调畅情志,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如果情绪不佳,或忧思伤脾,或恼怒伤肝,则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犯胃之患。胃失和降,浊气不降,上逆反酸。犹如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所言:“吐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而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明代赵献可在《医贯·郁病论》中也明言反酸为肝经之病:“盖凡木郁乃少阳胆经半表半里之病,多呕酸吞酸证。”
肝的疏泄对于脾胃而言,仿似“木能疏土”。正常的肝气运行,会促进脾胃的运化气血及水谷精微。很多年轻的女孩,或多或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今天心情很好,那么胃口好像也变好了,能吃下整整一碗饭。如果男朋友惹生气了,工作中被老板同事针对了,那不但没有胃口,还会一个劲的打嗝反胃。这就是典型的“肝气犯胃”。
中医早就认识到这种情况,比如《临证备要》就说“胃中泛酸,嗜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情志失调致使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出现嗳气打嗝、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郁久化热,酿热生湿,则出现反酸、烧心等表现。
这时就需要左金丸的思路了,《张氏医通》言:“若胃湿气郁而成积,则湿中生热,从木化而吐酸,久而不化,肝木日肆,胃土日衰,当平肝扶胃,逍遥散服左金丸。”
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肝郁脾虚血弱证,逍遥疏肝又健脾。以逍遥丸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配黄连清泻肝胃之火,肝火清则不横逆犯胃,胃火降则其腑气自降。少佐吴茱萸,取其降逆以和胃气,开郁助肝气条达,吞酸之症自解。
这里再给大家个小技巧,待舌红、呃逆、反酸症状消退后,可停服左金丸;然后配以生薏苡仁煮水配逍遥丸,再服一月左右时间。薏苡仁为淡渗之品,既能利水湿,又可顾护中焦、健脾化湿,如《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而脾属土,土能胜水除湿。”
而如果吞酸症状还处于第一阶段,因过食肥甘而出现偶发的吞酸症状时,可以选择左金丸或薏苡仁水调理即可。
02
脾胃虚弱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吃完东西之后,会觉得腹部发胀,食物好像不能消化,然后出现打嗝反酸的症状。这种情况其实就属于脾胃虚弱了。《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过:“食后療酸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明酸是也。”脾胃虚弱,运化能力下降,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消化,郁积在胃中久而作酸,而后随胃气上逆,引起反酸。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得降是以脾气得升为基础。脾胃中焦乃后天之本,如果说肾气决定了一个人的先天禀赋,那么脾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后天气血。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耗损等原因,致使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反酸、痞满、胀痛等症,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之一。这种因脾胃虚弱而导致的胃食管反流,就需要温养脾胃,以治其本。
治脾胃气虛或因年长体弱,饮食渐减而有吞酸症状者,诚如《景岳全书》中所述“惟宜温补脾胃,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机能都是在逐渐下降的,尤其在现代社会,空气和食物都不是那么绿色健康,生活作息也是没有节律,治疗老年病的现代药物等等都在无形之中给脾胃带来了许多压力。
脾胃损伤,中焦虚寒,运化失职,气机郁滞,此时使用温补中焦、健运脾胃之剂,直取治病求本之意,方选六君子汤。六君子汤以四君子加陈皮、半夏而成,四君子乃健脾和中基本方,而陈皮、半夏则有降逆止呃,调节脾胃升降气机之效,合则健脾益气,降逆化痰。中成药可以选择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等都是同样的思路。而此类体质之人,调理周期会相对长一些。
03
痰气郁结
脾有运化水谷之用,而胃食管反流,多为酸液痰涎粘稠之物,很少有质地清稀之时。《杂病广要》中就记载“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
其实,今天的一大部分老年群体他们都是经历过食物匮乏到食物相对富足的年代的,但他们之中很多人还是居安思危,秉承饥饿年代的饮食习惯,总怕吃不饱,总怕饿着,东西要多做,肉要多吃,而吃吃喝喝之下,本就难以为继的脾胃就伤的更重了。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脾胃运化无权,从而聚湿生痰。痰气阻滞,气机不畅,故有胸膈满闷、恶心欲呕、咽喉部异物感等。脾得水湿,则不能消水谷,胃失和降,则反酸上逆。脾为生痰之源,不论是由水湿寒邪侵犯中焦,聚湿成痰,还是因脾胃不和继而痰湿壅盛,痰湿都是引起反酸的重要原因之一。“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痰气郁结的人群,多以养尊处优,缺乏运动虚胖者居多。遵“百病多因痰作祟”之理,从痰湿入手,易获良效。
《证治汇补》云:“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不宜食粘滑油腻,令气不宣畅,宜入清虚淡蔬,使气道通利也。”《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则指出“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甚,或寒或实,偶有所积而为酸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以二陈、平胃散,和胃饮之类主之,中气微寒者,宜加减二陈汤或桔皮汤,甚者宜温胃饮。”二陈汤是治疗痰证的基本方,由此而观,凡痰湿致反酸者,以二陈汤健脾化湿和中,尤为对症。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的习惯成就大的健康,饭要一口口地吃,脾胃更要一点点地养。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介绍胃痛时可以用到的一个中成药
☀胃,你好嘛?
☀胖子必读——寒痰、痰热到底该怎么调理?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文中图片均已注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擅用。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