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30岁达到退休状态,他说只需要这样这样再那样就可以了


戳蓝字“栽钱种树”关注我。
最近新认识个朋友,他25岁辞职,30岁就赚够了退休的钱,现在又当起了数字游民,边旅游边在网上赚点零花钱。
我真的很羡慕他,生命体验极其丝滑,想知道他如何做到这么自由的,于是追着他问了10多天,他才告诉了我一个【独家幸福退休秘方】,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
他说,要想达到退休状态,有3种方法:
第一,存钱。只要存款足够多,被动收入就能满足开销。
第二,把开销降为零——出家修行。
第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完全乐在其中,有钱没钱无所屌谓。
第二种可能有些极端,而且出家修行也不意味着自由了,还有清规戒律等着你去受,实际上在寺庙、道观里面的住庙出家人和上班打工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上班打卡变成了诵读经文。
第三种,需要你拥有一种“老子谁不欠”的开悟精神和实力去挣脱家庭、社会的枷锁(各种亲情债务、消费债务),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不大现实。
那就来具体说说第一种怎么实现。
6个字总结怎么存钱:少消费多投资。
一提到消费与投资,我们往往想到的就是钱。
把钱花在生活必需、娱乐,购物就是负债型消费,钱花了就没了。
大多打工人的生活就是在赚生活费和月光之间挣扎。
把钱花在能带来收入的地方,就是资产型消费。
可每个月赚的钱只够生活,没钱可投资。
于是,日复一日,穷且稳定,而且一旦遗传,就是下一代的命。
如果想要做出改变,需另辟蹊径。
想想除了钱还有什么能投资?
投资时间!
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玩游戏、刷短视频、购物等上,不能带来任何收益,那么我们的时间就是负债型消费。
但如果花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做一些小项目。
即使是最简单的,去做流量,我们也是资产型消费。
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娱乐上,那么当中老年来临的时候,就要不断偿还债务了。
我们父母那一代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
下班后忙于生活琐事,或者喝酒打牌玩游戏聊八卦等等。
然后,每天就是为了生活,房贷,人情世故忧愁,过着很累很辛苦的生活。
所以他在25岁的时候辞职单飞了。
然后他发现大多数人这辈子赚不到的钱,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前提是把时间花在资产型消费上。
什么算是资产型消费时间呢?
1、学习
常规理解就是多读书。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大学毕业的时候看了很多,后来发现看的越多,消耗的越多。
好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或者一个叫做盈利性学习的词。
如果你的学习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那就是无效的学习和负债型消费。
举个例子:
做房地产,就学习房地产知识、销售技巧、客户心理等。
如果跑去看哲学,社会百科全书,历史,没有什么用,不过浪费时间罢了。
做电子商务,学习运营,平台规则,产品选择,交易技巧,售后服务技巧等等。
读成功学的书,鸡汤语录,宏观经济,毫无卵用。
学以致用,用在哪里?
用于赚钱。
总之,学习不能帮你赚钱,就和玩游戏没什么区别。
有些人可能会说,现在学习是没用,但也许有一天会用。
是的,还说不定,哪一天可能就忘了。
2、积累
积累什么?
流量。
无论何时何地把时间花在做流量上,都一定是资产型消费。
有流量就不用担心钱了。
项目并不重要,因为不管做什么,手头有10万客户,还会担心没有生意吗?
3、思考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横财不富穷苦命,野草不肥劳碌马,啥意思呢?
穷苦命是什么,你今天不干活,明天就得饿死了,你是没有机会选择横财的,你现在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打拼,野草不肥劳碌马啥意思呢,马白天太累了,晚上睡着了,它没功夫吃。
洛克菲勒也说过,忙碌的人没有时间赚钱。
什么意思?
很多打工人就这个月挣5000块钱,马上花掉了,下个月不工作饿死。
所以他们没有时间思考什么能赚更多的钱。
没有时间和机会尝试创业和做生意。
因为,月薪仅够支付生活费。
可该思考什么?
思考如何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思考如何提高赚钱效率:
一个月能赚一年钱,为什么要用上一年?
能一年赚到十年的钱,何必用上十年呢?
如果脑子里从来没有过这个概念,那就停下来反思一下。
节省时间有什么意义?复利。
赚钱越早,越早积累起来了。
光靠利息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且滚雪球的复利效果越好。
前段时间狂飙很火,高启强只是一个臭卖鱼的,可短短几年就成了大佬。
人的能力差别不大,差距在于时间产出。
只要进入那个圈子,时间自然会集中在那里,当然哈,犯法的咱不能干。
如果每天和商业精英和政界的接触,你觉得自己会很混不好吗?
一个机会抓住直接一飞冲天,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财富。
因此,投资不仅仅是钱的游戏,更是时间的消费。
如果能更早地醒来并采取行动,在30岁之前退休是很容易的。
感谢阅读,觉得本期分享有用的,点赞+关注(在看),我们下期再见!
老读者建议星标,这样方便第一时间看到我更新的内容。
往期干货:
《20万教会我如何厘清人际关系》
《赚钱的底层逻辑》
《这个社会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