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些正在做,准备做个人IP的小伙伴交流。有不少人已有积累,在专业领域有沉淀,就是卡在了不敢收钱这个环节上。
每天输出咔咔咔,一说收钱往后退。
商业社会,买卖建立在公平之上。卖别人生产的东西时问题不大。但当你卖自己的产品,卖自己的服务,押上了声誉,承担全部责任时,你总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够好,怀疑其价值,认为这是不公平交易,自己的付出不值得这个回报。
在这个状态下,收钱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个心理问题,是动机问题。我也经历过这个痛苦的阶段。分享下我的心路历程和解决办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人成事的动机有两种,不一定要高尚和纯洁。其中有一半是为了贪个人欲望而努力去做。这里的「贪」是全方位的,对事业、对名望、对成就的过于执着,也是「贪」。
成事的另一半是要有所激发和有所逼迫。被击败、被轻视、退无可退,未必是坏事,反而激发小宇宙,逼出战斗力,往往也能成大事。
动力不足的时候,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周末听《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有这样一个故事:
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个购物狂。她曾花1.5万美元更换家具,根据巴菲特的高尔夫球友之一鲍勃·比利希(Bob Billig)说,「这就像是要杀了巴菲特」。
巴菲特对比利希抱怨说:「你知道这些钱算上20年的复利相当于多少钱吗?」
巴菲特对钱的态度是未来导向的,并不是因为他需要钱,而是为了享受赚钱和看到财富增长的那种乐趣。当他损失了(花掉了)1美元时,他想的不是这1美元,而是这1美元可能会变成什么东西。
当你不敢收钱的时候,也可以想想,今天的1美元,算上20年的复利,可能会变成多少钱?
如果还不敢收,我还有个主意。你可以它变成一个实体的,看得见的东西。比如你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印刷成小册子。印刷需要花钱,快递也需要花钱。如果你不是在做慈善,花了钱的东西,总可以心安理得的收钱了吧。
实体的东西,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增加信任感。信任并不是大脑的理性,更多是身体感知。虚拟的东西无法感知,而实体的东西,看着,摸着,闻着,就能让身体直接感知到。
所以才有线上聊千遍,不如线下见一面的说法。
排版、印刷、快递是一个复杂的链条,没有做过电商的人,会觉得麻烦。我这里有一整套解决方案,你只需要创作内容就行。欢迎咨询交流。
相比自媒体主要靠广告变现,个人IP的变现方式丰富,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如果你在做产品交付,收钱和流量中遇到了问题。欢迎加入「个人IP创富营」,模块化打造你的盈利机器。
最近写了一本1.5万字的《个人IP创富手册》
整理了打造个人IP的一些认知和方法。
获取方式:扫码加大辉微信 (16279731) ,回复「宝典」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