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本来认为没有多少人会看公众号,昨天发的这篇
未来10年,这五种能力很重要
阅读量还不错,就再谈谈自己的认识。
追溯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历史,我们发现,固定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被机器取代:
- 织布机取代了纺织工人
- 农业机械让大部分农民失去工作
- 计算机取代了计算员
什么样的工作很难被机器取代呢?
可以归结为三种:
1.需求不大,没有规模效益的,不值得研发机器来做。比如疏通厕所这事,始终可能都得人来做;
2.要情感参与,与人打交道的。比如护理,教师,心理咨询这样的,机器是辅助,人是主体;
3.复杂的,数据少,机器短时间内很难学会的工作,比如对新问题的陈述和建模。
目前的人工智能只会从数据中学习相关性,还不会建构因果模型。人的优势就是有机器没有的认知能力,能从很少的数据中,提取特征,归纳模式,做出判断和决策。
那么,在AI时代,我们怎样才能保住饭碗呢?
除了大部分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岗位外,就是要充分利用认知能力的优势,从事复杂,跨界,需要多种能力综合的工作。
人不是执行者,而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者。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点在智能时代,尤其突出。
人提出问题,构建模型,执行则交给算法,让机器来做。
有个词叫做斜杠,就是说要跨界,多能力。但很多人没认识到的是,要充分发挥斜杠优势,几个技能间不应孤立作战,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协同,能互补。
所谓互补,就是联合在一起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正在共读的《设计规则2》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比如茶叶有价值,茶杯也有价值,开水也有价值,但把三者放在一起,价值更大。
有的人苦练PPT技术和写作能力,但这两个能力间很难擦出火花,你写作的时候,配几张漂亮的PPT图片对文章提升效果有限。但如果你需要演讲,那么做好PPT就很重要。
换句话说,演讲跟PPT的互补性更强。
另外,斜杠的时候,如果能将自己的主业和副业协同起来进步更快,比如相同的用户群体,相同的技术要求,解决相似的问题。
如果要重新开辟一块与主业毫无关联的疆土来耕耘,那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还可能会影响你的主业。
有一些小伙伴说过完年做自媒体,做自己的个人IP,我建议要从现有的技能,资源出发,见效最快,最容易得到成果。
总之,智能时代多能力才能生存,但也不要认为斜杠化就是多学一些技能。如果它们间不能相互配合,就会事倍功半,努力很多,收获很小,无法持续。
写了一本1.5万字的《个人IP创富手册》
整理了打造个人IP的一些认知和方法。
获取方式:扫码加大辉微信 (16279731) ,回复「宝典」获取。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进步黑客」,让关键的事情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