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神州遭敌摧, 举国遍地是狼烟,
十万男儿齐披甲,黄金台上报国语。
平关遇敌报国志,荡扫倭寇留青史,
今人再忆城南事,往事不过几春秋。”
这首诗描述的是我们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胜利——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发生于1937年9月25日,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配合第二战区友军作战的一次战役。
当时,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中国将士英勇抵抗,却未能挡住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北平沦陷,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我党为与国民党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自愿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9月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对此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配合阎锡山部队与敌军的正面作战,由林彪带领八路军115师在平行关一带埋设伏兵,以游击战方式攻打敌军。
这一站准备的十分周密,摸清敌人动向,中共领导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期间还有过山洪暴发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尽管如此115师的战士们还是创下了猛子战群敌、秦二楞肉搏、喋血老爷庙、排长捣敌营等各种各样的战争奇迹。这次战役歼灭敌人1000多人,将口袋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成功夺下了平型关地区的大部分阵地。但是获胜的115师却没有贸然前进,而是选择了快速撤兵,这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的军事奇才林彪,对此又有怎样的远见卓识呢?
为何退兵?
首先,我们要明白平型关战役胜利的原因。
1937年初秋,日军板垣师团猛攻南口前线,张家口同时也面临日军东条纵队,因为61军反攻不利,日军将矛头指向第二战区阎锡山苦心经营的山西,山西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日军欲统治华北,就一定要先占领山西地区,占领山西地区就一定要先占领重城太原,通往太原的平型关,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咽喉要道,它形成了左右两侧险峻的高峰,左边有东跑池、老爷庙等作为他的制高点,右侧分别有白崖台等山岭。左右两侧的山道中间形成了一条狭窄的沟道,这是狙击敌人的最佳理想地方,因此也成了林彪率领115师的埋伏地点。
如此看来,平型关战役可以在抗日初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果,是当时特定的天时地利条件下形成的产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时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和石油储存量都远远的超过了中国,因此无论是国家的发展实力,还是国家当中各种必备的战略资源的储量,我们国家和日本的差距都是很大的。所以,中日两国军队在装备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有事实为证,中日军队在正面战场硬碰硬对战的战役中,双方的伤亡比例常常是5:1,这种差距是巨大的。
在这样的经济鸿沟面前,太原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平型关战役是完全不具备反攻的实力,若急于冒进的话会与日本侵华的主力大部队相遇,那时的损失将是非常大的。因此中国军队采取撤退是明智之举。
同时,从当时的战争策略中,平型关战役的撤退,是符合历史大背景的。阎锡山和周恩来等人在战略决策中制定了《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其“作战方针”为:“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面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所以,在整体战争中,平型关战役是伏击战,意在破坏敌人的进军计划,使敌人被迫将大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从而支援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因此林彪所率领的115师在获得成功后及时撤回大部队,是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林彪所领导的115师已经超额的完成了战略上所布置的任务,如果选择继续留下来,只会影响后续战略的布局,是一种莽夫的行为。
也许会有人问到,既然不能贸然进攻,同时为了坚守战争的胜利果实,那么为什么不留守高地,以逸待劳,继续伏击日本?其实这与日本的空军有关。
之前我们就清楚的分析过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样巨大的经济鸿沟同时也影响了中日的军事力量对比,军事力量体现在陆战和空战两大方面,中国空军仅仅装备600余架飞机,能作战的飞机只有200架,并且全部都不是自己制造的,主要是购买的美国一战时期的战斗飞机,这些飞机,它们的性能远远落后于新式日本飞机,这些飞机他们的速度较慢,同时灵活性也不高,在面对日本的飞机时,很难对抗,这样的差距中,日本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这样的话,如果林彪领导的115师依旧停留在平型关,日本后方派遣的后续战斗机,就会发现林彪所领导的115师部队,进而对林彪的部队进行空袭,使林彪的部队受到严重的损失。
除了这几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干扰因素,那就是日本的遗体火化队。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军队在对日的战争中,无论是什么战争,无论获得了多大的胜利,只要是野外遭遇战,当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都会在整顿战场后,选择快速的远离战场。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为了进一步的宣传,他们的军国主义,他们在关于战亡士兵尸体处理之上,采取了一些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方式。他们格外的强调军人的荣誉感,因此在1938年5月陆军省颁布了《陆军埋葬规则》,也被称为战时军人为“三墓制”葬法:①葬于战地国,就是指战亡士兵安葬于中国;②葬于日本专门的陆海军墓地;③将军人回国安葬。一个军人死后,要在这3个地方都进行埋葬。
因此,日本它会有一个专门的部队来进行遗体收集工作,他们会首先集体收集本国军人遗体,然后将它们集体火化,运到司令部之后,根据特定的时间安排运回国内。哪怕在当时的战场上没有找到他们的完整遗体,他们也会选取当中重要的部分。所以在战斗结束后,日本的收集遗体队,会在短时间内到达,那些队伍也是拥有很精锐的装备的,而且在看到自己同伴的尸体后,对我军会有更大的仇视感,若我军不在短时间内撤退,就会与这些人进行第2次交锋,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通过这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平型关大捷,虽然打了胜仗,但是还是必须要撤退的。而且平型关战役的撤退,更有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姿态。
林彪真乃奇才!
平型关战役虽然是在阎锡山的作战作战方案框架下进行的,但是却是八路军独立指挥,独立战斗。国民党虽与我军。签订协议,但是却并没有按照协议进行敌军的牵制工作,所有的战斗任务都是115师独立承担,最后八路军战士仍然打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
这场战役歼灭敌人1000人,与以后取得的战斗成就相比,确实算不上一场大胜仗。但是,自从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就没有过很理想的战绩。国民党虽然拥有军队数百万,但在各种战役中也是连连败退,中国的城市一个一个的沦陷失守,这让所有的中国人民看不到希望。平型关大捷对日军的打击,迅速的燃起了中国人的斗志,使中国的抗日战争重获新生。而且,通行关大街打破了日军从右翼配合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 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严重挫伤了日军的锐气,并为中国军队以后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时机。再者,八路军的装备非常的简陋,甚至连国民党都对此瞧不起。却能击退装备比国民党还要精良,且有着很强战斗力的日军主力部队,这极大的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让世界对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
平型关一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胜利,且在进退中游刃有余,在胜利后也能明智的选择撤退,与115师的领导人林彪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
林彪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在十几岁时便有所显露,当年红军计划收复耒阳时,年轻的林彪便自动请命,且断言自己只用一个连便可完成任务。
朱德当时吃了一惊:“好一个林彪,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不是写诗,是打仗。你有什么法宝?”
但是当林彪将优秀的战斗成果呈现给朱德时,朱德震惊了,并且也开始特别的欣赏林彪,将28团团长的重任交在林彪手里。
后来邓小平也在写给毛主席的信中这样评价道:“对林彪,我过去觉得他很会打仗。我不相信什么常胜将军,不打败仗的将军是没有的。事实上林彪也不是每仗必胜,但毕竟是一个军事能手。”林彪很会打仗,善于打运动战,野战,打巧仗。他在战斗中精打细算,经常直接指挥到师,甚至到团,将每一个纵队的师、团应当作战的地方,安排的妥妥当当。有时候,战斗中,有的师在哪里,纵队不知道,林彪却知道的清清楚楚,对临时变更的战略部署,林彪直接下达到师里,都不给纵队命令。陈赓曾经开玩笑的说:"在林总指挥下打运动战,兵团司令是空军司令、可以睡大觉。"
其实,林彪绕级下达命令的目的是,为战斗计划的实施争取时间。林彪要将时间解释为一种力量,他说,时间的争取比增加军力更有利于作战。有时候增加一个团的兵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提早抓住时机,却能够将问题迎刃而解。抓住时机进攻,就能把敌人抓住,抓住时机后退,就能够有效摆脱敌人。这种作用不是几千的兵力就可以代替的。
林彪还提出了一系列作战原则,即:一点两面战术,四快一慢战术,三猛战术,四组一队战术,三三制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这几种战术在后来的东北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林彪平时也是一个爱琢磨战斗问题的人,平时的精力都用在研究怎样克敌制胜上。要是进入临战状态,他就会将所有的与战争无关事情抛在脑后,全神贯注地研究墙上的每一张战略地图,或沉思或来回踱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怎样打好仗”。
1948年7月,林彪松花江畔休养时,用三块长方形的小木板钉成一个类似于救生圈的器具,在水里反复做实验,最后这种工具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用处。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林彪:“林彪这个娃娃不仅有能力,而且是一代天才。像他这样的人,不仅能打巧仗,还能把整个局势都装在脑子里,将来我们的军队就需要这样的人来指挥。”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信任,毛主席才把如此重要的平型关一战交给林彪。林彪也确实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出奇制胜,大战才略,为以后的抗战铺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