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言之不预,是大家都熟知的外交辞令,外媒对此也非常熟悉,他们甚至把这句话视为我国的开战宣言。他们这么认为不无道理,因为我国的多次战争之前,我们的官方或者官媒都发出过这样的警告。但是说这句话是开战宣言,未免绝对化,因为事实上,我们官方或者官媒多次发出过这样的警告,并不是每一次都发生了战争,也不是每一次都准备打仗。但是这句话警告意味浓厚,这一点却是肯定的。最早说这句话的是清朝的乾隆帝。乾隆时期,中国还在做天朝帝国的美梦,而且乾隆时中国也确实正处在清朝的鼎盛期,也就是史家常说的康乾盛世。
那时候,英国已经想打开中国的市场,乔治三世派出马戛尔尼做特使,率领代表团来到中国。当然那时的英国人谦卑得很,还不敢造次,他们见了大清的皇帝都行跪拜大礼,然后提出一些要求,他们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开放宁波和天津、广州等城市,供他们跟中国进行贸易。
当然他们还提出租借我们的小岛供他们居住和存放货物,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减免某些关税的要求。乾隆看了以后很是不悦,就给乔治三世回了一封信,信中拒绝了英国的诉求,并且说,我们不跟你们进行贸易,希望你们的商船不要来中国,最后他加了一句“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的意思显然跟开战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警告的意味都没有,更多的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劝告,告诉英国人,我们不跟你们搞贸易,千万别把你们的商船开过来,到时候,你怎么开来的就怎么开回去,“徒劳往返”,别怪我没告诉你。
乾隆说这句话的时候是1793年,让他没想到的是,二百多年后,这句话被中国的官方和官媒反复使用,而且语气更加强硬,含义也从劝告变成了警告,甚至于这句话多次跟战争发生了关联,以至于被外媒认为是开战宣言。下面就盘点一下新中国几次使用这句话的情况。
第一次是1949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历数傅作义的罪状,文章末尾就加了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警告傅作义,如果继续顽抗,就会招致覆灭。
当然最后傅作义听懂了这句话的含义,接受了和平谈判条件,北平不动一刀一枪,回到人民怀抱。但是不得不说,对他的警告起了作用。假如他不听警告,解放军将不得不武力解放北平。从这个角度说,这句话具有开战宣言的意义,只是傅作义接受了和平改编,才避免了战争。
第二次是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这篇社论针对的是印度侵扰我边境的行为。文章结尾就用到了这句话。这句话是对印度侵略行径的警告,可以说是开战宣言。当时的情况是,尼赫鲁实行扩张政策,他借口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突破实际控制线,侵占我国领土。当时我国政府一直采取忍让态度,一方面我们跟印度刚刚建立了友好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和印度都有被列强欺辱的历史,我们希望能够跟印度通过协商解决边境争端。
但是尼赫鲁却误解了我们的意图,他把我们的忍让视为可欺,对我们官媒的警告充耳不闻,继续进行战争冒险。在警告无果的情况下,我们毅然发起自卫反击战,一战把印度兵打得丢盔卸甲,直到现在,印度人还有阴影。
第三次是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的社论,社论对苏联间谍利用商务代表的合法身份,从事窃取我国情报的勾当,进行了揭露,文章末尾又用了这句外交辞令。这句话只是针对苏联的间谍活动发出的警告,说起来不算是开战宣言。但是,之后苏联的间谍活动并未因此收敛,而且,苏军在边境地区也不断制造摩擦。当时中苏在军力和综合国力上都不是一个层级,苏联自恃强大,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但是毛主席却不信邪,决心教训一下北极熊。在珍宝岛,我们的战士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装备精良的苏军,在武器落后的解放军面前吃了瘪。
第四次是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这篇社论是针对越南反华仇华政策而发,社论结尾同样用了这句外交辞令。
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南一边拿着中国的无私援助,用着中国送去的各种武器装备,吃着中国的大米,一边进行反华活动。他们驱逐我华侨,在边境地区制造摩擦,甚至制造流血事件,给我国的边民造成巨大的困扰和牺牲。中央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
两个多月以后,自卫反击战打响。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占领越南北方大片领土,前锋已经拿下谅山,直接威胁河内。在越南举国哀嚎的时刻,我们却撤回了部队,因为我们达到了惩戒目的。
2019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这次评论针对的是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文章末尾再次用到了这句话。
美国为了打压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带领所谓联合国军兵临鸭绿江畔,但是神勇的志愿军却以极端落后的装备,把武装到牙齿的联军打到了三八线以南。美国人从此长了记性,不敢跟解放军正面对阵,但是他们却发起了贸易战。
但是中国人民向来不怕任何形势的战争,我们在发出严厉警告之后,也对美国实行了对等制裁措施,我们以贸易战,来回应美国的贸易战。
2019年11月20日,我外交部针对美国参议院炮制的涉港法案,驻港公署发表声明,用到了这句外交辞令;2020年10月15日,针对台湾情报部门在大陆大肆进行间谍活动,《人民日报》,发文予以谴责,也用到了这句话;2021年,针对台独分子修宪谋独行径,马晓光用这句话发出了严厉警告。综观以上8次用“勿谓言之不预”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多次借这句话对中外反动势力发出了警告,警告有时意味着开战宣言,有时并不是。即使不是开战宣言,也属于极其严厉的警告,听懂的人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而那些听不懂的人,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暂时没有受到惩罚的,惩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