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一支近千人的队伍开到了井冈山,这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部队,从此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红色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井冈山到处是山,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突然又来了一支千人的队伍,这支队伍以每人每天吃1.5斤粮食计算,一天就要消耗1500斤粮食,这对原本生活就困难的井冈山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为解决这支革命队伍的吃饭问题,毛泽东等领导人一方面向当地百姓征收公粮,另一方面靠打土豪,剥夺大地主的粮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打到山外去,夺取地主的粮食,这样部队的吃饭问题,压力还不算很大。
但是8个月以后,朱毛会师,并成立红四军,队伍一下子增加到近万人,每天光粮食就要消耗1.5万斤。这样的消耗,是井冈山人民无力负担的。这个压力一下子压在了毛泽东的肩上。
年轻的毛泽东,在那时就表现出卓越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圆满解决了部队的吃饭问题。
1.积极开展土地革命。红军之所以深受贫苦百姓的欢迎,是因为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代表穷人的利益。毛泽东领导红军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在永新、宁冈、遂川和茶陵等县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为此毛泽东亲自制定了十七条分田政策,依据政策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了贫困农民。
后来,根据地还指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依法进行土地改革。广大没田少田的穷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分得土地的农民积极向边界政府交纳公粮。
2.组织红军将士,积极支援农业生产。红军的第一职责是打仗,保卫根据地。战争的间隙,毛泽东就号召将士们积极支援农业生产。他自己还身体力行,亲自到田里帮助农民劳动。他曾经帮助孤寡老人、缺乏劳力的农户收割庄稼。
毛泽东给将士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将士们看到毛委员都亲自下田劳动了,他们更是积极帮助农户耕种。
边界政府还积极动员妇女参加劳动。以前,男子承担较多的田间劳动,现在很多青壮年男子都到前线打仗去了,政府就积极动员、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努力做到在缺乏男劳力的情况下,不使土地减产。
3.政府帮助调剂生产资源。土地革命后,虽然很多穷苦农户分到了土地,但是缺乏生产工具、耕牛,有的则缺乏劳动力,边界政府就出面进行协调,帮助组建耕田队,帮助农户调剂余缺,使各家各户都能做到不误农时。
4.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以前井冈山农民都是靠一家一户单干,反动政府又不作为,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水利设施。而我们的边界政府,却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边界政府一方面帮助当地农民修建牛路,另一方面组织群众兴修水利。
在永新大屋村和新塘边,红军帮助当地村民修建了两条牛路,大大方便了群众。边界政府还组织群众在一心乡修建了一条水渠,灌溉田地300多亩。
5.积极筹款筹粮。根据地内的潜力毕竟有限,整个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才只有72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而这50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是贫困人口,百姓的吃饭尚且成为问题,再养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负担之重也就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粮食缺口问题,红军经常组织队伍下山打土豪,筹款子,然后再用筹来的款子买粮食。当时红军筹款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种是派款,就是红军占领一座城镇以后,就会召集当地商人开会,向商人挨个派款,派款的金额一般以1000元为标准。比如打下一座县城,把全城的商人都召集起来,根据商人的资产,每人派一笔款子,限期缴纳,一次往往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第二种是没收,在打土豪的过程中,对那些劣绅家的粮食、金银和财物进行全部没收,这样不仅能筹到数量可观的款子,还能直接没收到大量粮食,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搞到红军急需的布匹、药材和食盐。
第三种是罚款。也就是对一些劣绅,特别是有劣迹的土豪进行惩罚性的派款,这笔款子往往也能帮到红军的大忙。
第四种是挖窖。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逃跑的土豪。这类土豪听说红军要来,事先就把粮食和金银埋藏起来。红军就会挖掘出他们埋藏的财物,然后运送到山上。
通过各种手段,红军筹集到不少的款子,用这些款子买山外的粮食,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根据地的缺粮问题。
6.组织将士们挑粮。根据地总体上是缺粮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设法从山外运粮进来。为此边界政府组织军民积极到山下组织粮源,并把粮食运到山上。
比如宁冈工农兵政府就把征购和打土豪所得粮食集中到柏路、桃寮和茅坪等地,然后再由防务委员会组织军民把粮食挑运上山。
当时积粮、储粮是红军的一件大事,毛泽东和朱德作为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都曾经亲自下山挑粮。小学生语文教材里就有一篇文章,叫做《朱德的扁担》,讲述的就是朱德挑粮的故事。
在井冈山,至今还留有那条挑粮小道,在这条小道上挑粮的不仅有朱老总,还有毛泽东。就是这条蜿蜒的小道,总共为红军运送了30多万斤的粮食,为解决红军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帮助群众大搞工商业。比如帮助群众成立竹木委员会,利用井冈山当地的竹子、树木资源优势,向外输出,换取井冈山所需要的粮食等物质。比如还建立一些加工厂和商品交易所,活跃根据地经济,经济发展了,不仅能够调剂根据地内部的资源,还增强了经济实力,以换取外面的粮食。
7.号召将士节衣缩食。一方面要努力开发粮食的源泉,另一方面,边界政府和红军又千方百计在节约上做文章。为此红军不得不降低生活标准,把粮食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红军为了节约粮食常常用野菜充饥。当时红军的伙食费,每天只有3分钱,这样的伙食标准,每天只能吃南瓜。
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因为红军的供应太紧张了,红军一方面不能跟百姓争粮食,另一方面从山外获取粮食的途径也是有限的,因为敌人除了对红军进行围剿之外,还对整个根据地进行封锁,外面的粮食通过正常途径很难进来。
8.实现精简部队的政策近。万人马齐集井冈山确实壮大了根据地的力量,但是贫穷的井岗地区难以养活这么多人,即使用尽了各种办法,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吃饭问题,毛泽东跟朱德、陈毅等领导人商议决定,把由湘南农军组成的几个团再拉回到湘南地区,让这些农军到当地继续闹革命。这样既减轻了井冈山的粮食方面的压力,又扩大了革命势力范围。
井冈山根据地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毕竟是新政权的雏形,毛泽东在管理这个新兴政权雏形的时候,运用智慧,出色地解决了困扰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显示了一代伟人的雄才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