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被两只鸽子叫醒,他俩在我窗外咕咕个不停。
我起来看看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欠招儿,他俩因为隔着窗户有恃无恐,歪着脑袋斜楞我。
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也不能把你们怎么样。
又是明媚的一天。外面很冷很冷,但阳光耀眼。
中午找朋友吃饭。
值班经理听说我是大众点评V6,送了两杯暖胃暖心的梨汤。当年开始旅行,兄弟跟我说反正我到处去吃,不如顺便吃一家就打卡评价一家,如果能到V8,好多地方可以免费吃。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照做了,也确实得过不少小恩惠,比如在黑河的一家俄罗斯餐厅,吃完了没走顺便写了个评价,老板过来就送了我个大冰淇淋。
鱼头泡饼味道挺好,只不过现在店大了讲究了,还给介绍这个鱼头应该按什么顺序吃,先吃“划水”再吃什么,没记住。
但“划水”这个词,勾起了我的回忆。
旅行到苏州时,机缘巧合,住在一个特别美的村里。
江南水乡的农村,那诗情画意,我一个在北方出生长大的人,一下就挪不动步了。
出门就是河,河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河里全是一群群的游鱼,鸭子每天定时放养,它们在河里游上几圈,玩一会儿,然后自己回家。
旁边有一片稻田花海,我当时还是一个iPhone8的破手机拍照,实在是展现不出那种舒展心灵的美。
在村口吃一顿大餐,能管一天不饿。
胡子当时在上海工作,特意在周末坐动车来苏州找我。
“哥们儿去给你拔个创,省得你总被村里的恶犬欺负!”他说。
因为我当时在公众号里说,一只恶犬总在我回村的狭窄小道上拦路凶我!
他下了火车打车直奔郊区,司机诧异问他:“你跑村里干嘛去?”
“会友。”他说,“见北京老乡。”
我俩逛寒山寺、轧平江路,还去听让我们这俩北方糙爷们儿酥到骨子里的吴侬软语:苏州评弹。
临走前,他和我一起去吃了一道我惦记了好久、一直想吃但没去的大菜:红烧甩水。
我至今,想到这道菜,就会流口水,但凡我再去苏州,去一次吃一次,美味入口,浑身每个细胞都有快感。
去的这一家,一年没去了,不知道现在咋样,好想再吃。
因为服务员说了个“划水”,其实就是鱼鳍上那一小块肉,我就跟朋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在苏州的日子。我背包旅行两次过苏州,待了很多天,蟹黄面、三虾面、黄鱼面、枫镇大肉面、奥灶面,仅就苏式面一项就可以让我吃上一个礼拜不重样儿。
我翻出以前写的公众号文章,去找关于苏州的记录,逐篇看下来,一颗心蠢蠢欲动,等我猫过了北京这个冬天,待合适的时间,从北京一路去西藏。
吃完饭回家,看到一家书店,进去转了转。
超级喜欢这种叫书立的东西。
精致的中国古代布景,漂亮。
路过新街口。
最早的新川和庆丰。
铁签子羊肉串。
吉野家和DQ。这都是至少20年前就在的店。
下次的CityWalk,是不是该去转转我大学时代混迹的新街口—护国寺一带了。离开了20年,不敢回,青春的友情爱情,记忆的潮水太汹涌。